分享

张春义:诗词创作漫谈(一)

 杏坛归客 2020-11-26

【编者按】:11月21日上午,市诗词学会特邀太原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张春义在市图书馆作了以《诗词创作漫谈》为主题的的专题讲座。张春义是我们山西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诗人,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春义老师主要从诗词的构思、立意、章法、形象思维以及创作视角、可读性等十个方面对诗词写作进行了讲解。 由于微刊篇幅有限,我们将分期刊出讲义,希望这次讲座对诗友们的创作有所帮助。


诗词创作漫谈(一)
主讲:张春义
在我们的诗词写作过程中,应该都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一首诗怎么立意,怎么开头?对仗句有哪些要求?如何结尾等等。那么,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谈谈这些问题,这么多的问题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如何写好一首诗。在这方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创作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怎么写好诗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一一解读:
一、构思
我们创作诗词如同盖房,先要有设计(谋篇),接着才能施工(写作),最后搞装饰(修改、润色),看有无重字、连韵、失粘、出韵等错误。因此我们动笔起草时,必须要懂得一个“创作三阶段”:感知认识、构思布局、修饰成篇。这个三阶段在创作实践的全过程中,常常混融在一起交叉进行,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不是截然分开的。
    1. 在审题立意之后按构思的内容形式写好提纲,包括体裁、题目、结构、材料、掌故等。
    2. 动笔前,要自觉地强化表达基本技能训练,如语音驾驭、形象塑造、情节安排等,以便在起草时,做到行文如流水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3. 起草时,要做到“意在笔先、心手相应”,表达服从于构思。
    4. 锻炼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初稿一次不成,二次、三次直到满意为止,这就是所谓“诗不厌改”。
     当然谋篇还有一个前提:就是立意,诗以意为主。谋篇必须围绕立意来进行,怎样开头、怎样铺陈、怎样结尾得有个框架。
二、立意
诗词写作的目的就是意,确定目的就是立意,意在笔先,这是杜牧作诗时的经验之谈。简单的四字,概括了写作应该遵循的重要规则。所谓立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以及动机等。“意’是一种情感、一种观点、一种主张、一种思想。“意”是爱恨情仇、建功守操、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孤高自许、不同流俗、怀古幽思、咏叹盛衰、思乡怀人、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等,这些都是“意”。立意,也就是说诗词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你要表达的主题。如果你的立意不成功,那么即使你有再好的修辞手法,再华丽的字句也不是一首好诗。所有的修辞手法、精警的句子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
那么,如何立意?立意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立意要正确 
立意正确是做诗的根本要求,这主要是指诗的思想性。是否能得住,就看它是否正确,是否带有社会普遍性,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与习惯,是否禁得起人们的推敲,是否能积极地、健康地反映生活本质的内容。正确,就是作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正确的立意应是大多数人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只有正确的意才能立得住、立得稳。你比如说有人写竹子,他说那竹子既没有好看的花又不能长成栋梁之才,没什么用。这就不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与习惯,这样的意就立不住,就不正确。
    2、立意要精。
    也就是立意要简明集中,要做到一诗一意,防止二意两出也就是说:一首诗,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这样,才能集中全诗文字,抓住重点,把这首诗的主题鲜明而突出地表现出来。因为二意两出,全篇就失去中心,失去统帅,战场上失去统帅要打败仗,作诗、写文章失去中心思想,必定东拉西扯。所以,立意一定要单一明确。当你作诗之前,你可能有许多想法、有许多情绪在激动。可你在动笔时,却只从其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感受最深的那点来写。为了突出那一点,你得把那些浮浅的、一般的想法统统去掉,这是立意的要诀。一首诗本来很短,要把一个意思鲜明而突出地表现出来,已经很不容易。如果你再想说两个、三个意思,而且总想面面俱到,那就什么也说不清楚。自己都说不清楚,更别说鲜明、生动地感染别人了。这也就是前人所说的:意多文乱。
    3、立意要高,忌平。
    写诗,不管是写景,咏物,还是怀史,写事,都要有所寄托,感悟,抒发,以给人教益,享受,领悟。写景,不能只是眼中情,耳边声,写成诗词化的景点说明。写史,写事,也不能单纯罗列史事,典故,写成史书,解说资料。要有旁拓,寄发,写出特色,精髓和现实意义。
关于立意要高这一点,我们可以用两首诗来做一个比较,一首是杜甫的《登岳阳楼》,另一首是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两首诗录如下: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同为描写洞庭湖的名篇。这两首诗有很多共同点:体裁上都是五言律诗;整体布局都是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描写对象都是洞庭湖,且笔下的洞庭湖都具有雄伟壮阔的特点。杜甫《登岳阳楼》是诗人晚年登楼感怀之作(公元768年),面对洞庭湖水感怀自己年老多病,孤苦无依,国家依然动荡,而自己不能报国的哀伤。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投赠诗,是孟浩然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写成的。当时诗人四十四岁。他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失利,又因写诗,因“不才明主弃”之句,得罪了唐玄宗,受到冷遇,放还归山。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和临渊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出来。
诗中,杜甫和孟浩然都表达了自己想要报效朝廷的愿望,但一为求职,一为哀叹报国无门。且杜诗中同时包涵了身世之悲和国家之忧,境界更为阔大,尤其是杜诗中所蕴藏的家国情怀,这是孟诗不能相比的。
而且孟浩然的这首诗有一个致命错误,我们看,他的第一句“八月湖水平”,而第三句是“波撼岳阳城”。从湖水平到波撼之间没有过渡,也就是其间没有时序迁移,没有大风暴雨之类关联,因此给人一种拼凑之感。
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也被前人称之盛唐五律第一
再比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表现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4、立意要新,忌俗。
    即诗词立意要创新,用新的语言,新的视角,道别人未所道。写诗不应蹈袭前人,要务去陈言,独辟蹊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立意新颖,强调的是文章主题要有特色,有独到之处,要有不同于大众化的东西。立意贵有新意,反之则无诗味,我举一个例子:
    这是一首绝句:
除夕              
烟花鞭炮闹除夕,笑语欢声满社区。 
千家结彩迎节日,万户书联贺丙戌。
这首诗就毫无新意,就事论事,更谈不上诗味。
大家知道,要求新,必须要有所创造,因为有创造,才能有新。上层领域里,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脱世俗之见。就谓之创新。换句话说,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应该不雷同于前人,不同于世上庸俗的看法,能给人一种新鲜感。
有了好的立意,下一步就要动手写作了,那么,如何开头?如何收尾?这些个问题。下面我们一一解读。
 

主管:朔州市文联  朔州市作协

主办:朔州市诗词学会

主       编:师红儒

执行主编:康彩兰

编    委:杨怀胜  宋建国  刘懿德  郭志宏  张宝国  吉  顺  王建中  李  桃  杨静函

编    辑:刘文虎  刘萍萍  闫关山

制    作:张秋娟   杨  瑾

群    管:宋建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