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红】—黎向群系列(二十四):黎向群先生的书法艺术

 杨念池 2016-05-21




岭  南  红


黎向群先生的书法艺术




黎向群先生近照



编者按

Editorials

“新花将见岭南红”,这是广东诗坛泰斗莫仲予老先生生前题赠黎向群先生的诗句,而今已快过去十年了,黎向群先生也已经年过半百。


数十年来,黎向群先生潜心学术,浸淫传统,深藏养晦,不事张扬,学界以外,鲜闻其名。在当今书坛当中,可谓是凤毛麟角,是名副其实的学者书法家他所取得的书学成果,证明了莫老的识人之明。


微信展览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方式,编者以此将黎向群在各领域的成果呈现给你。但一篇微信帖子的容量毕竟有限,虽然小编努力为之,终只能展示“冰山一角”。


如果你欣赏了,并有了想进一步了解的意思,则可以移步至黎向群先生独家指定微信公众号:谈艺录(ID:tanyilu2015),这里发布的“岭南红——黎向群系列”专题收集了黎向群先生历年的书学成果及学界评论及动态资讯,小编欢迎你的关注!


本帖较长,建议你先收藏起来,找个时间好好读读!



-目录-

01  关于黎向群

02  小闲字课弁言

03  名家题赠与评论

04  黎向群的书学观与艺术生活


-作品欣赏-


05  章草  

 06  行草书
 07  篆书

 08  隶

 09  楷书

10  篆刻





关于黎向群




黎向群


简介:1962年生,广东湛江人,号若虚斋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广东省中国书画等级考试专家委员兼任教官、广东省青年书法理论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书法评论》编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国书画等级考试专家委员、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岭南书法院首席评论家、广东省《艺坛》书画院学术委员、广东鲁迅研究会会员。南雅书法奖评比章程和办法撰稿人。还先后担任岭南印学国际研讨会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首届临书大展、广东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广东省群众书法大赛以及高校书法大赛(展)评委及省展组织、监督工作、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及教师书写大赛评委,广东省篆刻十二家提名展评委,获第四届全国康有为书法理论奖。


个人经历:


黎向群幼承家学,热忱于书法研习与创作。上世纪七十年代迄今,作品相继入选全国、省、市书法展览以及省港澳书法交流展览。曾担任广东省首届临书大展、广东省首届青年书法展览、广东省群众书画大赛评委。章草《粤晖园赋卷》、行草《百蝠晖春跋》镌刻于东莞市粤晖园壁照上(岭南砖雕)。千禧以降,致力于岭南书学研究。著有《岭南历代书法名家》(《岭南文库》丛书)、《岭南书论——近五十年广东书法论文集》(副主编)、《广东书坛四十年》(编委)、《佟绍弼书法集》(副主编)、《中国首届中青年书画家助残作品展览作品集》(副主编)、《岭南篆刻》(《岭南文库》丛书)。评论文章分别在《书法丛刊》、《书法》、《书法报》、《琼台学刊》、《广东文艺界》、《鲁迅世界》、《广东教育》、《信息时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


著作


《岭南历代书法名家》 / 《岭南文库》丛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版


《岭南篆刻》,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学术成果:


《书法丛刊》,文物出版社 / 发表学术论文13篇


《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 / 发表学术论文13篇


《番禺日报》 /  开设“禺山人物”专栏 ,发表学术论文9篇


《信息时报》艺术周刊鉴藏版专栏  /  开设“向群品书—广东书人品鉴录”专栏,发表学术论文19篇(至今)


自2005年开始,黎向群先后在国家、地方书法专业刊物共发表了超过70篇论文。


展览:


《汉风——黎向群隶书小品展》/ 广东美术馆大美画廊,2014年8月3日-20日


《汉风晋韵——黎向群书法艺术作品展》/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办,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展出,2015年7月18日-8月8日





《小闲字课》弁言



古贤素以平淡寡欲、闲适自如为尚。拙册冠以《小闲字课》,既怀崇仰先贤之意,又别于坊间林林总总之“作品集”。盖“小闲”者,“小有清闲”之意也,乃本人近十年修身、读书、治学、习字之意态;“字课”者,为本人临池习字、恭谨作业之累积也。岁逾十稔,余忙中偷闲,躬读诗文、美学历史;拜师访友,品茗论道,诗文往还,自得其乐;又广搜书迹,浸润文史,揣摩爬梳,忘情其中,间有心得,辄不计工拙,撰以为文。


余素来不随时风,观帖挥毫,不拘一体,磨石刊印,任性自然。孔子云:“虽多奚以为”,苏轼又曰:“不精安用夥”,余深以为然。故拟三五年辑录一册,自编自刊,以就教于师友,切磋于同好,非作传世之想。


本册选出存稿六十八件,以行草为主,以章草为柢,旁及篆、隶、楷诸体。以篆隶之结字,强其体;以北魏之笔意,增其势;以今草之行气,添其韵;隶、楷、魏体数帧点缀其间,以避审美阅读之疲劳。虽自知谫陋,却也留下了本人近十年孜孜汲汲探索书艺的一行足迹。


蒙陈永正老师赐题签,并承李建华兄之美意,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忱!


壬辰荷月黎向群谨识于羊石若虚斋




名家题赠与评论


何绍甲老生前题赠黎向群先生书迹



莫仲予老生前题赠黎向群先生书迹



赵玉林老题赠黎向群先生书迹


莫仲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侯书断称神品,绝手江都一代雄。莫笑今人提按少,新花将见岭南红。——《奉题向群兄章草粤晖园赋》


赵玉林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黎君章草,着意于点划之简淡古朴,直追晋人,与他人之只图尖露光结者胜出一筹,且在宏扬章草结构特征之同时,仍保留行草书流畅意味,极力减少波磔挑脚夸张,使全篇气韵完整生动,此非书者对所书内容深切理解与高度喜爱者莫能也。——《<章草粤晖园赋>序》


梁鼎光前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黎向群是新一代岭南书法史学研究家,其《岭南历代书法名家》一书应是经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岭南文库第二部岭南书法史学专著,继麦华三、陈永正之后重点突出地评介岭南历代书法名家之书艺。盛世典籍出,岭南艺苑添新著,怎不令人感慨!——《为岭南书史勾沉 —读黎向群<岭南历代书法名家>有感》


王心武(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2002年初冬时节,我接手主编《广东文艺界》,办公室恰好与黎向群一墙之隔。那时他在省书法家协会工作。于是,我们有了常在一起饮茶聊天的机会。当时,他正忙于为历代广东书法名家编集子,奔波于图书馆、印刷厂、出版社之间,每次回到办公室,总带回一大堆碑帖和书评资料,令我大开眼界。向群很勤奋,编书过程中,用心于对岭南书家的研究,每有心得,便写成千字短文,在报刊发表。——《百川学海而至海―喜读〈岭南历代书法名家〉》


无聊:他(黎向群)的书学主张“正本清源,践行大道;打通诸体,为吾所用”。近年专攻周金、汉隶和章草,旁及北碑、行草诸体。特别是近年对汉隶、金文书法进行探索和研究。金文取法季子白、毛公鼎、周克鼎、散氏盘诸钟鼎文;汉隶以樊敏、尹宙、衡方、夏承、华山、子游、景君、校官及西峡、陠阁、石门等汉碑摩崖为取法对象,朝夕相对,循环研习,反复揣摩,以承继清人笔法,取郑簠、桂馥、邓石如、伊秉绶、吴昌硕、黄宾虹所长,使篆隶章三体的结体、用笔、章法互为所用,周金、汉石、章草高古朴茂的气息跃然纸上。这与现在的流行书风形成强烈的对比。作品注重字内外功夫的修炼,更能体现其“留点精神对古人”的书学核心思想。——《书法教育》


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向群有内秀,为人纯朴而又低调,不事张扬。他爱好书法只因家庭教养,而学习书法则是因为在华南师大读书时,曾受教于何绍甲、吴三立、傅宗堃、张桂光、麦兆暄老师的缘故。他视书法为小事,而于书学研究则甚为用功。可以说,他于书法并未刻意求名、求工,习书也不过是给那枯燥书学研究增添点亮色和乐趣罢了。我想,能够心怀敬虔,经常向经典名家学习,实现精神的往返交流,这正是向群书法艺术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我们期待他取得更大的成就!——《意与古会,淳朴文雅——黎向群先生书法艺术评述》


吴晓懿(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忙中偷闲,闲中取静,静中生慧是现代都市人向往的一种心境,但非时时能做得到的。若常常看一下黎向群先生的书作,则让我们明白心神合一的“闲定”是如何的高贵与弥珍,只有超越物欲所囿,契合自然,才能妙悟心手无间的用笔用墨道理,深刻体会到沉着痛快、真气淋漓的艺术感受。——《书风古朴,气韵浑厚—黎向群书法作品欣赏》


洪三泰(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学院院长):黎向群是一位书法名家,深得书法奧秘,尤精章草。同时,他多年来苦心钻研书法理论,把岭南历代书法名家作为他的首批研究对象。他重点对岭南一百多名书家的书法作品和理论成果作了透切的研究。尤其是对书法家的现存墨宝作细腻透切的分析,在精神、结密和位置等方面进行理性和形象的精妙的解读。其论著扎实、新颖,卓有成就。——《书法秘笈,精妙解读―评黎向群〈岭南历代书法名家〉》


陈凯(广州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如润物无声的春雨,黎向群先生对岭南书艺倾注着无尽的爱。他一往情深地研究岭南书法篆刻史和历代名家,与收藏相结合,注重历史、注重实证,用作品说话,至今写出七十多篇论文发表于全国专业报刊杂志。对推动岭南书艺为世人所认知作了不懈的努力。其书法主攻章草和汉隶,并以汉隶丰满、气厚的特征注入章草,多圆转少方折,多流畅少顿挫,多浑厚少锐利,以书卷气代替金石味,字多横势,不刻意字字独立,以行草之法使其气贯始终,大力阔斧地写出大气象。——《品书》


李伟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李若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由于黎氏本人能书,先后受教于莫仲予、陈永正等岭南书坛名家,临池既久,所见真迹又颇丰富,故而书中所论皆其多年积累的经验之谈,非泛泛之作可比。可以说,黎著的最大长处,正在于对具体作品的细致解读,从点划、结体到章法,他都细细道来,清晰而准确。这一种写作方法,对作者本人要求很高,除了具备文史知识外,还要精通书法。但对于读者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它既有利于读者宏观考察广东书法,还有利于引导读者深入细节的微观释读。——《岭南书法的微观》


丘成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黎向群从事书法篆刻研创40余春秋。他对艺术有执著的追求和无比的热爱,朝夕深研,寒暑不辍。其书法初学欧阳询《九成宫》和柳公权《玄秘塔碑》,及长,遍采五体,后专攻篆、隶书,并对王羲之书《兰亭》、《圣教》、孙过庭《书谱》进行研习。篆刻从秦汉入手,取法古玺汉印,旁及西泠八家以及来楚生,尤其对吴昌硕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临习。——《重现岭南篆刻的历史内涵》


信息时报:广东当代隶书的创作,多沿袭近代林直勉、胡汉民、陈铭枢以及现代吴子复的途径。黎向群追本溯源,深入研究清人和近人的结字和笔法,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路径。


黄建雄(《谈艺录》主编):黎向群作为一位学者型书法家,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如既往地秉承中国书法的传统,并朝着“造出新节奏”的方向探索。我们期待着他能够“拓展我们的感情”,“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长时间以来,黎向群更加关注其自修养及艺术创作的磨练,其低调的性格,使其成果鲜为外界所知。在近两年,我们可喜地发现,他正逐步的向人们敞开他的艺术世界。一个艺术家,最终还是要走向人们,而真正的艺术,必将得到人们的拥抱与欢迎。——《从黎向群的学术与艺术创作浅释其市场价值


黎向群的书学观艺术生活




书学观:正本清源,践行大道;打通诸体,为吾所用。


所谓中国书法的本源,是从篆隶开始发展,但现在大家都只是从唐以后的书法去追求,规范各种审美趋向。其实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一直存在,直到清中期开始,人们才因金石学的复兴而溯源,重新上追高古,向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北魏碑版里寻找结字、笔意和章法,书法学习从单一的帖学转向多元的碑帖并重。有人可能觉得只要研习某一时期、某一书体,就可以自成一家,但书体的结字、用笔、章法自有其衍变的规律。如果不了解和掌握篆书的结字、笔顺与用笔的方法,你就写不了隶书;没有隶书的基础,你也写不好章草、楷书。因为字体千差万别,结字、笔法、章法却是相通的。


研究书法,应当纵向打通时代与书体的界限,横向打通诸家的藩篱,只研究某一时期某一名家的书法特征,难以成就大道。


中国文化传统向来重视读书写字,写一手好字成为文人的必修课。到了清末民国,受到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书法创作也由应用性转向美术化,将之划归美术领域,属于美育的范围。因此,习字临帖好像只是艺术家们的事情,似乎与文人关联不大。毛笔的技法逐步失传,书写能力自然衰退,作品中的文人气息也日益减弱,以致现当代书法表现性、装饰性往往大于书写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时代使然。


以篆隶之结字,强其体;以北魏之笔意,增其势;以今草之行气,添其韵。


学好隶书,上及周金、小篆,下及楷、章,一通百通,事半功倍。


——《继承和发扬传统书法应从源头上清理》


做学问如果你看不到书法家的墨迹和原始材料,只是从前人的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观点,你很难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观点。我从事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主要受老一辈学问家治学思想和方法的影响,注重收集第一手资料,尽量找到作者的手稿、初次版本来阅读,以实物作为考证的重要依据。我的学术主张是以阅读促学习,以实物促研究。


我通常的做法是以兴趣研究为主,有感而为,既不热衷于申报课题,也不赶时间。做一个选题要五年左右,有的甚至不定期做,奉行慢工出细活的做法,走一条中长线之路。也很少参加主题性展览,通常参展作品以平日的字课为主。


——《读书写字是一辈子的事情》


艺术与生活我曾从事行政、企业和协会工作,但有一点我要强调,无论我从事哪一个行业,始终都没有放弃过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和追求。


我读书可以说是随时随地,乘车、上下班路上、休息的时候,身边都带有一些书籍和标签,见缝插针,聊以解闷。读到有用的资料及时贴上标记,写上备忘录。我练习书法和创作一般安排在晚上,用膳后,我夫人将养好的墨汁倒砚上,再用墨条磨上一会,便摆放在那里。我阅读疲劳时,先赏赏兰、品品茗、听听音乐、然后挥毫写字来调节一下自己的心境。我通常会练习一到两小时,天天如此,风雨无改。以临古人的碑帖、抄录阅读古人的诗文或自作诗联,甚至乎抄录朋友即兴的诗稿作为字课,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读书写字是一辈子的事情》


谈当代书坛:真正的书法家,必须深入学习和继传统书法,否则,便是无源之水,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在当下展览机制的驱动下,书法界对于学习书法传统碑帖不够深入,导向也有所偏差,以致有的作者不学古人,专仿效今人,以入展入会作为最高的目标。这种创作态度,显然是浮躁不安的。有的基础尚未夯实,便一味追求个性、创新,甚至认为继承传统是一种保守行为;有的墨守成规,一味模仿古人,师古不思变古的作风。这些做法,对我们艺术发展都是不利的。我们提倡的创新,以传统为基础的创造。书法家既要充当传统的守护者,更要充当时代的创新者,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当下书坛队伍日益庞大,我们缺的不是书家;当下的书法作品,缺的不是材料与形式,缺的却是内涵——人文精神。近几年,有专家学者大胆地指出,现在的书家大多缺少文化底蕴,追逐名利,这些观点或许有点偏颇,但较之其他文化门类的人员素质,我们的书法队伍人员,受教育程度不同,总体的素质不高,良莠不齐。加上应展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书法界在迷茫在忧虑。面对着这种急功、浮躁的现状,我们只能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坚持每天挤出点滴的时间来读书写字,在临习古碑帖和创作的同时,多读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书法技法等书籍,偶有心得写点体会,做点研究,找出差距,不断践行,完善自我。


——《留点精神对古人》


谈书法批评:面对热闹非凡、浮躁不已的书坛。作为一个书法批评家,我们除需要深邃的思想、广阔的胸襟和敏锐的目光外,既要深入传统、深入生活、接触现实,还要加强对书法史、哲学和美学的认识,正本清源,践行大道。


——《书法批评当直面现实》


谈书法教育: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体制与社会清境、学习氛围与条件、工具制作与使用、创作环境与心态等与古时千差万别,但共同的是书法的本体不变,仍然要以古代经典法帖作为取法的范本,揣摩爬梳,反复研习,迂迥渐进,必须经历着临写、临创、自运、出格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这种传统的研习方法,谁都绕不过。


我认为,从传统碑帖入手,取法乎上,无论从哪一种书体切入,都应该根据个人的兴趣、需求、审美去选择经典碑帖临习,更应遵循古人的描红、单双钩、摹写、对临、意临等方法去学习,力求对原碑帖结字、用笔的准确无误,维妙维肖,直逼真迹。在深入某一家碑帖的基础上,旁及诸家,结合个人的人生阅历和审美意趣,自由运用,自出机杼。历代书家成功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留点精神对古人》


作品欣赏


章草


章草斗方  48×48cm  2011年



章草七言对联  34×136cm×2  2011年



章草手卷(局部)  2011年


章草条幅  34×136cm  2011年


行草


行草斗方  2011年


行书条幅  34×68cm  2009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1年



行草横披  68×136cm  2011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0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0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0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1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1年



行草横披  68×136cm  2011年



草书五言对联  34×136cm×2  2011年



行草五言对联  34×136cm×2  2011年


草书条幅  34×136cm  2011年


行书五言对联  34×136cm×2  2011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0年


行草五言对联  34×136cm×2  2011年



行草十一言联   34cm×136cm×2   2012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3年


行书条幅  34cm×136cm 2014年



行草中堂  97×180cm  2015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5年


行草中堂  68×136cm  2015年


篆书


篆书五言对联  34×136cm×2  2015年


篆书四言对联  34×136cm×2  2015年


篆书四言对联  34×136cm×2  2015年


篆书中堂  68×136cm  2015年


篆书中堂  68×136cm  2015年


隶书


自题“汉风晋韵”  2015年


幽兰  2016年


幽兰在山,乃为得地  2016年


大雅不群  2016年


节临大吉买山地刻石斗方  2016年


自题“有兰人家”


隶书中堂  68×136cm  2016年



隶书中堂  68×136cm  2014年


隶书中堂  68×136cm  2015年


隶书五言对联  34×136cm×2  2015年


隶书五言对联  34×136cm×2  2015年



临汉隶条屏 34×136cm×2  2015年


隶书中堂  97×180cm  2015年


隶书中堂  68×136cm  2016年



隶书中堂  68×136cm  2016年



隶书条幅  48×136cm  2015年


隶书中堂  68×136cm  2016年


隶书中堂  68×136cm  2016年


隶书中堂  68×136cm  2016年



临汉碑额  34×136cm  2016年


不信无古法  34×136cm  2016年



兰薰月洁  34×136cm  2016年


题怡和居  34×136cm  2016年


题乐茶居  34×136cm  2016年


郁拔纵横  34×136cm  2016年



楷书



行楷八言对联  34×136cm×2  2012年



楷书五言对联  34×136cm×2  2012年


楷书七言对联  34×136cm×2  2012年



篆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