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文章】陈晓敏:PCSK引领的降脂新时代

 曹娥江 2016-05-22

365医学网订阅号


作者:陈晓敏(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如何去防治AS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血脂异常已经被证明与AS的发病存在明确联系,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升高容易导致AS的发生,所以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成为了问题的关键。近20年来他汀类药物开创了一个辉煌的降脂时代,但在这背后他汀类药物仍存在许多缺点。随着PCSK9的发现和研究,PCSK9抑制剂被证明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这给许多目前药物条件下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什么是PCSK9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家族的第9个成员。2003年人们在研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时第一次发现了PCSK9的存在,随着研究的深入,它被确定为是继LDL受体(LDLR)和载脂蛋白B(apo B)后又一个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高胆固醇血症的遗传学靶点。

  人类的PCSK9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p3213,长约22 kb,含有12个外显子,编码含6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前角蛋白转化酶,由信号肽(signal peptide,SP 1-30)、前结构域(prodomain,31-152)、催化结构域(cat-alytic domain,153-452)、羧基末端结构域(C.terminal,526-692)顺序连接而成。主要表达于肝脏、肾脏以及小肠。PCSK9突变形式多样,主要有两种突变形式:(1)功能获得型突变,可增强PCSK9对LDL-R的降解,上调LDLC水平,导致高胆固醇血症;(2)功能缺失性突变,可削弱或灭活PCSK9上调LD-C的能力,导致低胆固醇血症。

  正常人体中,LDL-R与LDL-C结合后形成复合物由网格细胞胞吞入肝细胞内,然后LDL-R与LDL-C解离重新回到肝细胞表面。PCSK9能与LDL-C竞争性地结合肝细胞表面的LDL-R,PCSK9的催化结构域能与LDL-R的表皮生长因子A(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EGF-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PCSK9/LDL-R复合物进入肝细胞到达溶酶体降解LDL-R,防止LDL-R再循环到肝细胞膜表面。降低了肝细胞表面的LDL-R,LDL-C不能被肝脏清除,血液中的LDL-C水平升高。在编码PCSK9的基因发生功能获得型突变后可增加对LDL-R的降解,从而使肝细胞表面的LDL-R下调,血浆LDL-C水平升高。因此,抑制PCSK9的活性可以使血液中的LDL-C水平降低。

二、PCSK9抑制的最新进展

   通过PCSK9抑制来降低LDL-C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目前PCSK9抑制剂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单克隆抗体、干扰小RNA以及模拟抗体蛋白药。其中最为成熟的是单克隆抗体,其中Alirocumab以及Evolocumab已经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上市,Bococizumab处于Ⅲ期临床试验,另还有LY-3015014、RG7652、LGT209处于Ⅱ期临床试验中。小干染RNA以及模拟抗体蛋白药尚处于Ⅰ期临床试验中。

  PCSK9抑制剂中的单克隆抗体是目前最成熟的药品,该药物具有许多优点如:靶向性强、特异性高、毒副作用低等。Alirocumab和Evolocumab已经被和FDA/EMA批准上市。

  1、Alirocumab是由Regeneron和Sanofi联合研发的PCSK9人源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获得EMA/FDA批准上市。近期又有几项关于Alirocumab的临床Ⅲ期实验结果公布,其中ODYSSEY研究主要观察Alirocumab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的影响并将依折麦布作为对比对象之一,经过24周的治疗后结果显示Alirocumab组的LDL-C水平较基线降低了45%, 降幅显著大于依折麦布组(14.6%)(P<0.0001)。ODYSSEY MONO研究的是未经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使用Alirocumab以及依折麦布的对比,结果显示: Alirocumab组的LDL-C水平较基线降低了47%,降幅显著大于依折麦布组(15.6%)而副作用发生率仍然相似。

  ODYSSEY FH I和FH II针对的是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既往最大剂量他汀治疗仍无法有效控制LDL-C水平的患者)。24周的治疗后,在FH I研究中, Alirocumab组LDL-C水平与安慰剂组相比下降57.9%,在FH II研究中,与安慰剂组相比下降51.4%(均为P<0.0001),降LDL-C效果均维持直至78周。ODYSSEY COMBO I和COMBO II研究对象为最大耐受剂量他汀仍无法有效控制LDL-C水平的高危患者。经过24周的治疗后,使用Alirocumab组LDL-C分别下降48.2%和50.6%,显著优于安慰剂组(2.3%)和依折麦布组(20.7%)(P<0.0001)。

  ODYSSEY OPTIONS I及 ODYSSEY OPTIONS II研究选择的都是LDL-C未达标的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前者对比Alirocumab联合辛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后者对比Alirocumab联合舒瑞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舒瑞伐他汀,其结果均为Alirocumab所在组LDL-C下降更加明显。

  ODYSSEY LONGTERM研究的是已经接受他汀治疗但LDL-C水平仍未达标的心血管高危患者共2341例。经过24周的治疗,Alirocumab组相比于安慰剂组LDL-C水平降低62%,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48%(P=0.02),更加难能可贵的是PCSK9抑制剂组的不良反应相对于其他组并没有明显升高。

  2、Evolocumab是Amgen公司研发的人源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获得EMA/FDA批准上市。最近几项关于Evolocumab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已经进行了公布,MENDEL-2研究的对象为未经他汀类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三大组,分别为Evolocumab治疗组、依折麦布治疗组、安慰剂治疗组,最终结果为Evolocumab治疗组的降脂效果比依折麦布组多降低了38%~40%(均为P<0.001),GAUSS-2研究共入组的均为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随机接受Evolocumab或依折麦布治疗,结果显示Evolocumab可使LDL-C水平降低53~56%,比依折麦布组多下降37-39%(均为P<0.001)。

  Laplace-2研究的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比应用Evolocumab联合他汀类药物及依折麦布联合使用他汀类药物最终结果显示Evolocumab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比对照组依折麦布在降低LDL-C方面多下降38%~47%(均为P<0.001)。DESCARTES-2试验入选了的是接受最大剂量他汀降脂治疗仍未达标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经过52周的治疗随访,结果显示:每四周接受420 mg Evolocumab注射的患者其LDL-C降幅高达57%(P<0.001)。该试验同时还证明Evolocumab降低LDL-C的作用与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剂量无关。

  三、PCSK9抑制的评价

  PCSK9抑制剂在降低LDL-C方面表现的十分优秀,它的优点非常鲜明,其在治疗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及他汀类药物无法耐受高胆固醇患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它的缺点也同样的鲜明。首先PCSK9具有生物多效性,参与神经系统分化发育、肝脏再生、神经细胞凋亡等过程,一旦长期使用PCSK9抑制剂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尚不可知。其次是它的价格,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它的生产、加工、运输成本均很高,这将导致患者面临过高的用药负担,这将直接影响药物的推广和使用。最后,目前的PCSK9抑制剂均为针剂,这就给患者使用带来了不便,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我们需要更长期的研究结果来证明PCSK9抑制剂降低LDL-C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同时明确其在神经系统方面的影响,从而衡量是否使用PCSK9抑制剂。如果PCSK9抑制在未来可以弥补它的缺点,那么PCSK9可能引领一个新的降脂时代,对他汀类药物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