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夏:健脾四君子,护心两穴位

 榕荫如来自在天 2016-05-22

2016年立夏时间:5月5日 09:41:50,农历2016年三月(大)廿九。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更是阳历辰月的结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易出现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


立夏的时候是宜健脾护心,要睡好子午觉。小满就开始进入到暑季了,有很多能量外耗,因此气虚的人一到夏天的时候就容易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并且在外面呆久了就容易中暑,所以我们立夏开始就要健脾、养气血。


健脾养气食疗方——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用四君子汤熬点水,然后弃渣留汁,再加米进去煮粥喝,在立夏这个节气里面多喝是很有帮助的。



饮品——菊花三十克、麦冬十五克,加水煮沸以后弃渣留汁,冷却后再加蜂蜜进去,就能够生津止渴,因为麦冬是能够生津液的,能够清心健脑、清肝明目、解乏。


详解:

(1)四君子汤:

暖季(春分、清明、谷雨到立夏)健脾可喝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6g。

四君子汤是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脱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去掉,换成了性质平和的茯苓,由驱除大寒变成温补中气。方中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 四君子汤是著名古方剂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症。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1. ⒈消化性溃疡病 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三棱10克,乌贼骨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尤其对脾虚型的患者效果较好。

  2. ⒉慢性胃炎 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10克。每日工剂,水煎服。

  3. ⒊慢性肝炎 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柴胡6克,当归10克,白芍ic克。每日 1剂,水煎服。

  4. ⒋子宫肌瘤 用该方加味: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3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5. ⒌经前紧张综合征 用该方加黄茂20~40克,附子10~2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有满意效果。


  6. ⒍小儿低热 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6克,炙甘草3克,山药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2)子午觉

子时(晚上11-1时)前入睡

午时(中午11-13时)睡半个钟,,

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吃完饭,十二点以后再让它消化一下,十二点半到下午一点钟睡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这个就是盗天地之生机,所以小睡片刻这个时候是最好的。睡以前用几分钟来按摩一下神门和内关,可以很好地保护心脏

神门穴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左神门穴两分钟,左内关穴一分钟;右边也是一样,神门穴两分钟、内关穴一分钟,共六分钟。六分钟后睡二十分钟,睡到一点钟起来,精神百倍,不要睡长了,睡长了以后你整个下午都迷迷糊糊的。


内关穴在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以上配方及穴位内容出自释大愿《药师法门健康随许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