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终身受用的趣味”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5-22

培养“终身受用的趣味”


    董杰

    5月6日“笔会”刊发的解玺璋 《梁思礼与梁启超》 一文,读后令人深思。文中这段话值得细细品读:“如果简单概括一下梁氏家教核心理念的话,那么,他所强调的并非成才,而是做人。他固然渴望儿女个个成才,不然,他又何必把成年子女一一送往国外留学,而陷自己于寂寞呢? 但他认为,做学问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成人才是成才的先决条件,‘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可见,他所谓做人,就是要做有益于社会、国家的人。而家国情怀,正是梁氏家风几代人的传承。”

    “梁氏家教”为人津津乐道,比如梁启超倡导的“趣味教育”,今天仍能给人诸多启示。笔者最近读了 《梁启超家书》 (张品兴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有一段内容印象深刻:

    梁启超的女儿梁思庄早年在欧洲留学,梁启超曾写信建议她选学生物学,但梁思庄对生物学兴趣不大。梁启超从儿子那里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给思庄去信,让其“以自己体察为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梁思庄选择了图书馆学,后来成为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

    梁启超提倡“趣味教育”,在梁思庄选择专业这件事情上,做父亲的践行了 自己一贯的教育主张。

    梁启超将趣味视为生活的原动力,他认为人生在世首先要培养与建立一种趣味的精神。他说:“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的活动,然而我绝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物质上的消耗而有余。”

    这种不计得失、只求做事的热情,就是一种对待现实人生的趣味主义态度。它远离成败之执与得失之忧,远离悲观厌世与颓唐消沉,永远津津有味、兴会淋漓。

    梁启超又指出,真正的趣味又不只是一种热情与兴会。他认为,真正纯粹的趣味应该从直接的物质功利得失中超越出来,且始终保持对感性具体生活的热情与对精神理想的追求,实现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只有这样的“趣味”,才是可以“令人终身受用的趣味”。

    梁启超主张应该从幼年青年期,就实施这样的趣味教育。教育家最要紧的就是“教学生知道是为学问而学问,为活动而活动;所有学问,所有活动,都是目的,不是手段,学生能领会得这个见解,他的趣味,自然终身不衰了”。

    梁启超主张通过文学艺术来开展审美教育、培养高尚趣味,而“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

    他认为有几种情况可能摧残趣味:一是“注射式”教育,即教师将课本里的知识硬要学生强记;二是课目太多,学生走马观花,应接不暇,任何方面的趣味都不能养成;三是将学问当手段,结果将趣味完全丧失掉。梁启超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对某种学问的兴趣,或者学生对某种学问原有兴趣,教育者将他引深引浓。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或许都应该想一想,自己的作为究竟是在“唤起”孩子学习的趣味还是在“摧残”趣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