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墨法应用

 田牧 2016-05-22

常见墨法应用

  古人有“不知用笔,安知用墨”,“字字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等论述。正是阐明墨法在书艺创作中的重要位置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运墨而五彩具,是为自得。”后人也有“七墨”、“六色”和“五彩”之说。“七墨”是指焦、浓、重、淡、清、渴、宿;“六色”是指墨、浓、湿、干、淡、白;“五彩”是指浓、淡、润、渴、白”。就详细地说: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白知守黑。现就普通常见墨法谈之。
  1、浓墨
  浓墨是书法创作中最主要的一种墨法。墨色浓黑,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能入纸,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下笔用力,肌肤之力。”古人有“用墨皆取黑,尤浓墨似漆”之说,这即是不但要黑而且要黑中透亮。用浓墨创作给人以笔沉墨酣,富于力度之感。篆、隶、正、行诸书创作皆宜运用。浓墨颜色深沉缥缈,光荣黝然,写在白纸上黑白清楚,极端醒目,浓墨又会使字迹明晰丰满,加之墨色发亮,历来为书家所喜用。宋代苏东坡用墨如糊,并请求“须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观东坡书法,多以浓墨书写,笔墨沉酣丰腴,神凝韵厚,力透纸背,深沉朴茂之中更显空灵。清代刘墉书法喜用浓墨,被誉为“浓墨宰相”。浓墨在传统哲学范畴中属阴阳两极中的阳,故此浓墨作书较能表现出雄健刚正的内蕴气度。当书者需要表达一种端严、激越、高亢的心情时,选用浓墨作书,就能够促成这种意境的表现。颜真卿、康有为、沙孟海,现代书家王澄等的书作墨迹多以浓墨书写。运用浓墨时,留意应以不凝滞笔毫为度,用笔必需沉劲于纸内,而不能浮于纸面
  2、淡墨
  这里说的淡墨与浓墨相对,并非是中国画创作中的“淡墨”的概念。淡墨作书能给人淡雅古逸之韵,空灵清远之感,其特有的清远淡雅的灰色彩,别有一种不染凡尘之味。淡墨运用好者,别有一番情味。但淡墨又不宜太淡,不然控制不好易伤神采,普通宜用于草、行书创作,不宜作篆、隶正书。明代董其昌最擅长用淡墨,可谓“淡墨高手”,其书法崇尚天真平淡。自言:“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单调,尤忌浓肥,肥则大恶道矣。”其书法用笔虚,章法疏,用墨淡,书迹油腻古雅,秀逸淳和,给人飘然欲仙,不食人世烟火的气息。清代王文治喜用淡墨,曾被誉为“淡墨探花”。近人林散之最擅长用淡墨,他的作品能够说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再加上他得益于黄宾虹用水用墨,又喜用长锋羊毫在生宣上挥写,故墨的层次丰厚,极具鲜明的艺术特征,不只不缺乏神采,反而增加了一种深远朦胧的意境。当代学者书家沃兴华先生的书作,偶然以此法“另逗人一种别想。”近代日本书家在停止书法创作时,喜用淡墨表现清寂的茶道禅意与仙风道骨的意境,国内现代派书法的创作也较多自创。
  运用淡墨有三种办法:一是用清水将浓墨稀释冲淡后运用;二是笔毫先醮少许浓墨,再多蘸清水后运笔;三是笔肚饱蘸清水后,笔锋蘸少许浓墨运用。当想要表现清和静雅的意境时,无妨以淡墨法一试,或许能获得较为不测的效果。
  3、润墨
  润墨也称湿墨,是指润泽的墨色从点画中轻轻漫润渗化开来。“润则有肉,燥则有骨。”古人形容这种富于神韵的墨法为“润含春雨”。润墨法适合于表现外柔内刚毅秀峻爽的意境,尤宜于此类作风的行、草书创作。由于墨之滋养,故润墨行笔需快捷灵动,不可凝滞,于墨色渗润中便点画有丰腴圆满的韵致。但此法难以把握,特别在生宣纸上,用不好就会晤墨不见笔,肥厚臃肿成墨猪之病,故要慎用。明代书家王铎喜用润墨,并创建了独树一帜的“涨墨法”。“涨墨法”加之飞沙走石虎跳熊奔的笔势,使人不难了解诗人杜工部,“元气淋漓嶂犹湿”之意。怀素能于无墨中写出润来,筋骨血肉就在其中了。“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融书法、绘画、诗词韵律之理,妙用润墨创作许多萧散逸仙的书法佳构,成为后人取法的又一墨法经典。
  4、渴墨,
  渴墨亦为“燥笔”,是指点画中的墨浓厚,但极少水分,像干皴之笔,普通在书法作品中不大量运用。渴墨是一种特殊的办法,用得好,有时有画龙点睛之妙,而如有浓淡变化,则效果更好。书法中的飞白、枯笔、渴笔是书者运用渴墨停止创作时较常呈现的三种笔法(形态),能较好地表现冷静痛快的气势和古拙老辣的笔意,适合于表现苍古雄峻意境作风特性的篆、隶、行、草书的创作。飞白笔迹中丝丝露白,相传是汉代书家蔡邕见役人以扫帚刷墙成字得到启示,便心照不宣用于书法创作中之为“飞白法”。唐代武则天女皇喜作飞白书,其亲书《升仙太子碑》的碑额,现珍藏于浙江海盐县博物馆中。枯笔指书法创作中挥运中毫干墨,迅猛摩擦纸面,笔画所呈现出的毛而不光的笔触线状。宋代书家米芾善用此法。渴笔,是指笔毫以迅疾遒劲的笔势笔力摩擦纸面而构成的枯涩苍劲的墨痕。唐代孙过庭《书谱》中“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所指即为此笔法。其笔触疾中带湿,枯中见润,干而实腴,所谓“干裂秋风”。近代书家徐生翁先生,当代书家张海、王镛等先生擅用此法张扬自我个性。山东的现代派书家邵岩先生在七届中青展上的获奖作品“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他运用枯笔与渴笔为主要笔法,赋予其作品中丰厚的内涵、意境,给予枯笔、渴墨的运用以新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另外,字“枯”不是墨浓墨淡的问题,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王铎用干笔蘸重墨写,一笔挥写十多字,极浓极淡的两极反差构成了用墨技法的顶峰。
  5、留白
  “白”——《易经》之“贲卦”中有“白贲”之美。有色到达无色是艺术的最高境地。书法用笔用墨皆重一个“虚”字。一味务实,不明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之理。古人说“文章书画皆须空处着眼”,佛家云“妙有不有,真空不空。”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以虚观实,真假相生,无笔墨处求墨,此乃真经也。林散之在《自序》中曾写过当年黄宾虹先生向他表示用笔用墨之道后指出“古人中实处,尤重虚处,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最微,君宜体会。君之书法实处多,虚处少,黑处见力气,白处见功夫。”林老曾诗曰“守黑方知白可贵,能繁始悟简之真”。
  6、宿墨与冲墨
  时期变化,审美转型,现代艺术言语的传送,现代人文肉体的宣泄更请求我们既要据守传统经典,又要擅长发明出新,在技法、方式、作风三大层面上不时打造新的语境。我们书写过程中可尝试中国画中的宿墨、冲墨法。
  宿墨之法本为中国画中常有,近人黄宾虹对此法极为推崇,谓:“近时学画之士务先洗濯笔砚,砚取新墨,方得鲜明。古人作画,常常于文词书法之余,漫兴挥洒,殊非率尔,所谓惜墨如金,即不欲糜费笔墨也。画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沉寂高洁之观,然后以幽淡天真出之。睹其画者,盲目燥释矜平。”在古代书法作品中,此法虽不多见,但用得好,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宿墨法多与润墨之法相分离,能增加墨色的变化与层次。现代书法中,有许多人尝试着运用,亦有好的作品呈现,真正用得好的,当然是日本现代派和中国现代实验性的书法。
  冲墨之法,其实并非书写时运用的办法,它并不是与笔画的完成同时的,而是在点画写完之后,乘笔画尚湿以水点于笔画之上,让墨冲出画外的用墨办法。现代派书法作品中多用之,如日本的少字数书法。因而法运用并不具有与书写同步的不可逆性,故偶然为之尚可,不用多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