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小知识】太极十三式你真正了解多少?

 宗放 2016-05-22


        太极拳十三势即太极拳五步八法,包括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步法和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技击法,其中分别包括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劲五种阴劲和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阳劲。

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与五行相合。

        沾连粘随,即不丢不顶之劲,主进退,为太极拳推手中最需要之基本内劲。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可以用姿势表现出来,可以称阳劲。沾、连、粘、随,没有固定姿势可以标榜,可以称作阴劲。

         太极拳八法,指的是太极拳十三势中的八种技击法,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基本手法和劲别,分别与八卦和八方一一对应。其中,掤、捋、挤、按为正法,称四正法或四正手,简称四正;採、挒、肘、靠为奇法,称四隅法或四隅手,简称四隅。八法以掤为首,四正为主,四隅为辅。


太极拳技击中,向上向外之力为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


        双方搭手,对方进身做攻势,以手前进,我则逆敌方向,以向上向外劲力承应,使对方劲力既不能到达我胸部,又不能随其意而下降,即掤劲。太极拳技击中,掤劲极为重要。


         掤,八卦为坎,方位正北


太极拳技击中,向旁侧横力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动。


        对方进攻,我沾其腕肘,顺其前进之势而领向我身左或右侧,即在对方劲力之上再略加向旁侧的小力,使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旁侧方向的合力,即捋劲。


         捋,八卦为离,方位正南


太极拳技击中,挤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的外推之力为挤,用于对下盘的外推。


        对敌进攻,以手、臂、肩、背粘住对方,从而向前推掷,使对方失去平衡而离开原来位置,即挤劲


        挤,八卦为震,方位正东


太极拳技击中,将劲力向下运动为按,用于抑制对方前进的攻击。


        双方搭手,我以手向下,贯以全身之力,同时向自身牵引,使对方足跟离地,或向一侧牵引,使对方身体倾斜,即按劲。


        按,八卦为兑,方位正西



太极拳技击中,我或一松即紧,或一落即拔,或先沉后提,或先顺后逆,意同採花摘叶,採制敌人,为採。用于迎战对方上托的劲力。


        双方手肘相持,或腕腕相接时,我方下沉,使对方反抗而上托,我则顺势提带使其足跟离地,即採劲。


        採,八卦为乾,方位西北


太极拳技击中,转移敌方劲力还制敌身为挒,用于破坏对方平衡。


        对方进击,无论单手双手,我承受对方劲力同时将劲力转移对方,承受从人,顺应对方劲力方向;转移从己,改变其方向,使动作成弧状。此即挒劲。


        挒,八卦为坤,方位西南


太极拳技击中,以肘尖击人,称为肘。肘法极多,亦极为灵活多变。


        双方接近,以肘击敌,十分锐利,极易击中肋部或其他重要部位,致敌受伤。用肘尖沉带敌方,形成牵引的劲力,也是肘法。


        肘,八卦为艮,方位东北


太极拳技击中,以肩背胯外侧抖、弹、撞寸劲对敌进攻为靠,双方近身时用


        双方贴近,得势得机时,肩击胯打以制敌,即靠劲。时机不得而用靠,对方轻易转化,反遭敌害,故用靠劲切记谨慎。


         靠,八卦为巽,方位东南



前进,在五行中属水,方位正北。人体对应的穴位是会阴穴,此穴属肾经。此劲的劲源在会阴穴,如欲前进,只要意在会阴穴,眼神向前上方看,身体即自然前进,从外表看,此劲只表现在步法上。蕴于内者,即粘劲。


       粘劲,主前进。粘劲带有主动性,系用自己的手、腕、臂来粘对方的手、腕、臂,将对方粘起,使对方引进落空,达到牵动四两拨千斤的目的,为太极拳推手中最重要之基本内劲。粘劲要求轻灵,周身放松,手上绝对不可用力。


退

后退,在五行中属火。火能化万物。方位正南。人体对应的穴位是印堂穴,此穴属心经。劲源在印堂穴,如欲后退,只要意想印堂穴,眼神向前下看,身体即自然后退,从外形看,只表现在步法上。蕴于内者,即连劲。


         连劲,即连贯也。连绵不断,不脱离,无停无止,无声无息。太极拳推手,实应有进有退,有化有发,退如得势,则发亦自随矣。其上身看似往后退,而意气已前进矣,此为以退作进之法。进则要有粘,退则要有连。诚奥妙无穷焉。反之,初学者在对方用力推来时,没有连劲,身体单纯后退,形成兵败如山倒之势,被迫跌出,乃不懂连劲也。真正懂连劲之后,即能得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之效。见进则退,遇出则合,看来则让,就去即升。果能到此地步,即懂劲境界也。


左顾,在五行中属木。木属直性。方位正东。人体对应的穴位是夹脊穴,此穴属肝经。此劲的劲源在夹脊,如欲侧转前进,只要意想夹脊穴往实脚之涌泉穴上落,身体便会自然地侧旋着前进,从外形看,只表现在步法上。蕴于内者,即黏劲。


        黏劲,如粘如贴,不丢不顶,彼进我退,彼退我进,彼浮我随,彼沉我松,丢之不开,投之不脱,黏劲在太极推手中可化解掤、挤、按等进攻手法。当对方进攻时,我周身放松,特别要放松自已的手和臂,不与来力抗拒。否则手用力反抗,即暴露了腰部劲源,反抗之手或臂即成为自己之劲端,易被对方通过劲端,击中劲源。应在对方来力未接触自己身体之前,即全身放松,立即意念夹脊穴,对准来力接触我之部位,轻轻黏往侧面移动,使对方发力落空。注意黏劲在对方来力落空未跌出前,不可离开。


右盼,在五行中属金。方位正西。人体对应窍位是膻中穴,此穴属肺经。此劲的劲源在膻中穴。如欲侧转后退,只要右手抬至与乳平(即以拇指与膻中穴相平),同时左手抬起至肚脐与心窝之间,而左右两手心均向下,意想膻中穴微收,眼神顺左手食指往下看,身体便会自然地侧转后退。上述为左虚右实,反之亦然。从外表看,表现在步法上。蕴于内者,即随劲。


         随劲,随即顺从,跟随之意,缓急相随,不即不离,进退相依,不先不后,舍已从人。对方主动我为被动,随其后而行。所谓亦步亦趋也。太极拳有舍已从人之术 ,对方接触自己身体何处,该处即应相随而灵活,假使接触手,手不单要放松也要保持灵活;接触肘,肘放松仍要灵活;接触胸部,胸要放松灵活,周身处处都应如此。


中定,在五行中属土。方向正中央。人体对应窍位是丹田穴,此穴属脾经。劲源在丹田,如欲立稳重心,只要意想命门和肚脐,立刻会身稳如山岳。所以说五步应五行,五行在人体中又对应五窍。从外表看,表现在步法上。蕴于内者,即不丢顶劲。


        不丢顶劲,要练于内,形于外,只有内外合才能灵活奏效。中定不离位,含胸把腰松。对方来势。或高或低,或横或直,或左或右,或长或短,不能肯定。或先得能定步走化,当走化对方来力,意念要集中在丹田,前方来力,意想肚脐贴命门;后方来力,意想命门贴肚脐。不要与之相抗,当松开其来力后,劲源反之则为发,必使对方弹跳跌出。手或臂一觉着力,随即放松变为虚,如遇偏重则松之,遇双重则偏沉之,随彼之来力方向而去,泻去其力,不稍抵抗,使人处处落空,毫不得力,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意念守住丹田,变化在肚脐命门之间,全身松静,保持我顺人背,若能达此境界,对方虽有千斤之力,亦无法施用。轻灵玄妙,能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粘连黏随之劲,由推手而来,初练时两手不知所觉,犹如木棍;逐渐由手而臂、而胸、而背,乃至周身皮肤,逐渐生有感觉,有感觉如可粘黏,有粘黏始可将敌吸住,为我所制。故练习此劲至相当程度后,皮肤上有似云似雾之气,如胶似漆。一逢对手,即不丢不离。非但两手如此,周身皆然。其技艺愈高,气愈厚,且面积愈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