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都市现场老黄牛 2016-05-23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成本的疾病,我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死于脑卒中,如果换算成分钟的话,每分钟就会有3人因脑卒中离世。值得一提的是,脑卒中会给70%的生存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残疾,导致工作劳动能力降低或丧失,尤其是一旦发病,还会面临第二次或第三次复发的危险。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脑卒中的病因很多,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以及爱吃肉、不爱运动的人群都是它的致病因素。在这些因素中,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事件最高,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出现脑卒中的几率是其他高危因素人群的3倍。临床也发现,脑卒中患者中33%的人同时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已经是终身疾病,如果再患上脑卒中,对于自己和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为了避免脑卒中对健康和生活的影响,建议大家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时,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应学会辨别发生在身体上的异常变化,提早发现脑卒中的行踪。脑卒中的危险信号有以下几个。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1.口唇周围发麻

脑神经支配面、舌部肌肉,一旦有血栓堵塞血管,即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所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异常,如发麻、口歪、流口水、瘫痪等表现,甚至在夜间睡眠时出现呛咳。为了避免延误病情,提早发现,建议人们经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面部是不是有口唇歪向一侧?伸出舌头是否会不自觉地歪向一侧?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2.表达不清

脑部的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如果发生缺血、脑梗死,人们的语言表达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命名性失语,即大脑很清楚要说什么,可就是表达不出来。比如你认识苹果,也很想说出“苹果”这个词语,可现实情况是自己怎么也说不对或说不出来。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3.一过性的眼前发黑

一过性的眼前发黑,医学上又称为黑蒙,是指眼睛突然间看不到东西,持续时间短暂,几分钟或几秒钟。发生一过性的眼前发黑,通常与过度疲劳、贫血、低血压有关,但脑卒中引起的一过性黑蒙,多为一只眼黑蒙,这是由于血管痉挛、栓子或斑块导致单侧视网膜动脉狭窄,进而导致视网膜供血不足——缺血——眼睛看不到东西。

血管出现痉挛、栓子和斑块,与糖尿病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高血糖也会引起血小板聚集性更高,对血管内膜损伤更严重,因此糖尿病人更容易出现血栓和黑蒙。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4.哈欠连天

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它是通过扩张肺部来缓解脑部缺氧的表现。当人们过度疲劳、紧张、环境缺氧时,人们都会打哈欠来振奋一下精神。但当脑部缺血时,打哈欠就会变得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进行,即使拥有足够的睡眠也阻止不了频繁打哈欠。据调查,8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前5~10天,都会出现哈欠连天的表现。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5.心慌

除糖尿病外,脑卒中最大的致病因素是房颤。房颤,很多人表述为“心脏乱动”,心发慌,这是由于心肌失去了规律收缩与舒张的节律,本应心房血液单向注入心室内,两者血液互不相融,但当房颤时,心房与心室血液发生接触碰撞——血小板与红细胞大量结合——血液内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经血流堵塞在不同的血管,引发程度不同的脑卒中。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6.走路跑偏

有人喝醉酒后,走路会歪歪扭扭,也有些人没有喝酒,走路也不成直线,而是走一段就会靠到墙边,偏离自己的目的地。这种表现可能是由于脑部躯体运动中枢缺血,管理骨骼肌的功能下降,导致走路不协调。如右侧脑梗,人会走路向左偏;左侧脑梗,人走路向右偏。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7.肌肉力量不均衡

检验肌肉力量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有脑卒中的危险,方法:首先,两臂向前平伸;然后,让检查者双手用同样的力量向下按压两臂;最后如果两手臂的抵抗力明显不同或一侧手臂抵抗力明显下降,都要警惕脑缺血的发生。

糖尿病人更易发生脑卒中,七大危险信号早知道

文章来源于随糖平台,更多健康资讯可下载随糖APP,或关注随糖微信公众号(suitang3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