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蓉专栏】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回溯宁鸿彬老师十年前的《皇帝的新装》

 anzhuor3598 2016-05-23
导读

《皇帝的新装》作为人教版初中教材的经典篇目,被无数的老师演绎了无数种精彩。偶然阅读了宁鸿彬老师十多年前教学《皇帝的新装》的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真是别有洞天。不禁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不敢说自己的理解有多深刻到位,只能说是一些学习感悟吧。经典的课堂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相反如陈年老酒味越醇。“排除法、检验法、比较法”这些在理科中运用的方法居然能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摇曳生姿。

关于宁鸿彬老师《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的一点感悟

文/陈玉蓉

上课时间:1995年12月 

班级:北京八十中初一(1)班 

执教:宁鸿彬


片断一:文学常识出奇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告诉我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师:下面默读“提示”第一段,读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认为介绍作者这部分内容,应该抓住几个要点? (生看书,片刻生举手)

生(1):我认为应该抓住五点:名,安徒生;时,19世纪;地,丹麦;评,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我的思考:文学常识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常做法,或自读或齐读;或学生先介绍再教师补充;或强化记忆一两分钟;或学案检测……常规的做法久而久之学生厌烦,且未必就记得牢。宁鸿彬老师让学生自行归纳,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且学生的归纳如此精练,令人赞叹。

片断二:整体感知显个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师:下面准备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板书,一个……的皇帝)。

师:大家读得都比较好。有两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对于自己职位不相———”什么?

……

师:这两个字的读音今后要多加注意。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众生翻书思考)

生(10):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生(11):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

师:你说的“爱美”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

生(11):当然是缺点。

师:如果是缺点,光说“爱美”是不行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爱美,你们看,我上课还穿西服系领带呢?我这60岁的老头儿,也爱美。但是,这是优点不是缺点。作为教师,应该服装整洁,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加修改,使人一听,就知道说的是缺点。(生稍停一会)


生(11):爱美过度。

师:很好!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词?

生(12):臭美。 (众生笑)

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显然是贬义。

生(13):我认为是“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

师:这叫虚伪?老换衣服就是虚伪吗?

生(13):(未语)

生(14):这叫虚荣。

师:对!那么什么叫虚伪呢?

生(15):虚伪就是不实事求是,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搞伪装,说假话。总之,是装出一副假相。 (师点头表示肯定)

生(16):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师:他不可救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生(16):(似有所悟)噢!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最后,当那个小孩儿的话已经普遍传开的时候,那皇帝不仅继续游行,而且表现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就表现了他的顽固不化,不可救药。

师:说得好!就是这样。

生(17):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

生(18):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他……

生(19):我添的副标题是“一个无知的皇帝”。我认为……

生(20):我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我说……

我的思考:1、给文章拟副标题“一个____________的皇帝”,既起到设置悬念,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作用,同时潜移默化也对学生写作方面有影响。2、就这个问题本身来说,通过这一补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将文本内容具体化,实现长文短教。疑惑:如此长文课堂全文朗读,时间允许?3、此外,相机强调字音字形基础知识比单独把字词罗列在屏幕上效果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语境中掌握字音字形更有实效性。4、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愚蠢、爱美、虚荣、不可救药、昏庸、无能、无知、不称职”,课堂效率高。教师的点拨咬文嚼字,如“虚伪——虚荣”,教学生准确使用词语。教师的引导层层深入,比如“一个爱美的皇帝”,“爱美过度——臭美”,“缺点——贬义”。

片断三:精读文本妙点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师: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 (生翻书、思考)

生(21):我认为用“蠢”字来概括。因为皇帝和那些大臣的言谈举止都特别蠢。

生(22):我认为用“骗”字概括。就是骗子的骗,因为开始是骗子骗皇帝,后来发展到皇帝、大臣、老百姓自己骗自己。

生(23):我认为用“伪”字,就是虚伪的伪。因为皇帝、大臣和老百姓谁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宁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也不愿讲真话,所有的一切都是虚伪的。

生(24):我认为用“假”字。因为根本没有什么美丽的布料、美丽的花纹,而且骗子、皇帝、大臣、骑士和老百姓对这件衣服全说了假话,所以我用“假”字概括。

生(25):我认为用“傻”字。那两个骗子的骗术很容易识破,而皇帝等人却信以为真。骗子在给皇帝穿衣服时,其实什么也没穿,皇帝却说特别合身。大臣、骑士以及老百姓对皇帝所谓的衣服也大加赞扬。其实穿没穿衣服,只要用手挠一挠不就知道了吗?这个皇帝太傻了!

生(26):我认为应该用“装”字来概括。这个故事从始至终是围绕着那一套新装展开的,如果没有了新装,就没有了这个故事。

生(27):我认为不应该是“新装”的“装”,而应该是“新装”的“新”。因为,那个皇帝喜欢穿新装,关键是那个“新”字。那两个骗子胡说的那些特性,也是指的新织的布和用它做出的新装。大臣们称赞的,也是那新织的布和新缝制的衣服。

生(28):我也用一个“心”字来概括,不过不是新装的“新”,而是心脏的“心”。我认为骗子骗人是居心不良,大臣、骑士们说假话是心怀鬼胎,皇帝不说真话也是心里有鬼。因此,我认为这个故事是围绕一个“心”字展开的。

师:大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你们分别用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八个字概括这篇课文。那么,这八个字哪个是正确的呢? (众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师:很好!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不过,如果请你们现在就发表意见,恐怕还是各抒己见,一时很难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迅速的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下面我就教给你们几种办法。 (众生活跃)

师:首先,大家使用“排除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我们先回忆一下,刚才我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刚才我说的是: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四字语气加重)

生(29):既然题目的要求是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那么“蠢、伪、假、傻”这四个字是不对的,因为这四个字说的是皇帝这个人物,是不切题的。 (众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完全正确。咱们就把这四个字排除掉。现在还剩下“骗、装、新、心”四个字,咱们使用“检验法”进一步解决。什么是“检验法”呢?就是把这四个字,一个一个的试用,进行检验,能够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留下,不能适合于文中所有人物的就去掉。

生(30):“新、装”这两个字都不能单独的用在课文中所有人物身上。因为一单独用就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啦。所以,这两个字是经不住检验的,应该去掉。

生(31):“骗”和“心”这两个字都可以。我试了一下,这两个字用在哪个人物身上都说得通。 师:现在还剩下两个字了,咱们使用“比较法”来解决,作最后的筛选怎样比较呢?就是用这两个字分别用于每个人物,比比看,看哪个字更准确,哪个字更能表现出这个故事的特点。

生(31):我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好。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和“骗”字有关系,有骗人的,有被骗的,还有不被骗的。总之,一个“骗”字说出了这篇课文的特色。

生(32):我也认为“心”字不如“骗”字。“心”指的是心理活动,就是思想。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他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想,用“心”字概括很好。可是再一想,哪一篇课文中的人物都是有思想的。这样一来,这个“心”字,用它概括这课可以,用它概括别的课也可以。所以,用“心”字概括这一课,不能说出这一课的特色。

师:还有不同意见没有?(众生摇头)

师:大家的看法是对的,本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师板书:骗)。请大家回忆一下,开始你们提出了八个字,我们为什么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统一了认识呢?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恰当的筛选方法,这就是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希望大家记住这三种方法,并在今后注意学习运用。

师:这篇课文是围绕一个“骗”字展开的。请同学们说说,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呢?

生(33):骗子骗人。 生(34):皇帝受骗。

生(35):那两个老大臣还有其他官员是既受骗又骗人。

师:对大臣官员们来说,他们在这个故事中的作用,受骗是主要的呢,还是骗人是主要的呢?

众生:骗人。师:对。不管是为了什么,他们实际上是帮助骗子骗了皇帝。

生(36):老百姓也是既受骗又骗人。对他们来说,受骗是主要的。

师:你学了马上就用,很好。老百姓受骗,是那两个骗子直接骗的老百姓吗?

生(37):不是。是听别人说的,逐步就谈论开了。我明白了,是老百姓传播了骗子的谎话。 师:很好!你那个“传”字用得好。

生(38):那个小孩不受骗。

生(39):那个小孩把两个骗子的谎话说穿了。 师:那么,那个小孩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40):小孩揭露了骗子。

师:很好!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总的看一下。(边说边板书)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我的思考:本堂课的高潮部分实在异彩纷呈,精彩!1、学生的思维活!归纳的词语多,这也是前面铺垫得好,学生打开了话匣子。2、老师的点拨高!排除法、检验法、比较法,智慧的老师才有这些点子。学生也因此步步筛选出最佳答案。由最初的八个字“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在老师点拨扣住“故事情节”排除掉了“蠢、伪、假、傻”这四个字,完全由学生自己分析出来的,接着教师点拨使用检验法,学生分析出“新、装”这两字不能单独用于任何一个人身上。现在剩下“心”和“骗”两个字,两个学生都认为文中所有的人物都与“骗”有关,且第二个学生的分析更为细致,“心”不能代表本文特色,这就是比较法的运用。学生的生成这是课堂的亮点。如果说先有八个字来概括已经有一个小高潮,那么此时学生的去伪存真更是高潮迭起。有时我们自己上课或者听公开课时,明显感觉教师准备很充分,而没有学生的精彩回答,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精彩的生成需要教师的精道点拨,引领。高明的老师绝不简单让学生七嘴八舌交流讨论,这样看似气氛活跃的课堂实际收效是不大的,甚至是无效的。宁老师巧妙地阻止学生,“很好!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不过,如果请你们现在就发表意见,恐怕还是各抒己见,一时很难统一。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迅速的把正确答案筛选出来呢?下面我就教给你们几种办法。”这一肯定一问一答,及时引导学生往“青草更青处漫溯”。3、师生交流默契!当学生真正理解了全文的故事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后,教师抛出这一巧妙设问“文中的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呢?”,高明的老师绝不简单给出答案,绝不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通过这一问,学生就水到渠成归纳出文中人物与“骗”的关系了。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教师的设问紧扣故事情节也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大脑必然得到积极开发,学生的脑洞越来越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强。反思:回想自己曾经的课堂,那个“骗”字好像毫无悬念地就出现了,为什么?参考书上有。老师也没有领着学生紧扣文本辨识提炼,后面那个“行骗,受骗、助骗、传骗、揭骗”更是像填空题那样就呈现答案了,不是通过学生的理解辨析得出的。


总体感悟:回望宁老师这堂课,90年代中期的课堂,至今仍然鲜活。这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由掌握文学常识到初步把握皇帝的形象,再到理清故事情节,重点在理清故事情节。本堂课的精彩也在此。不禁想起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中引导学生理解“孀妻”和“始龀”,岂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都是大师们的独到之处,教育的智慧主要与教师自身的悟性有关。但同时,相信多见识经典的课堂,也会慢慢积累起自己的智慧,当然还要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补充。比如课程标准就是我们教学的一个依据,此外名家的教育思想理念要跟进。不然怎会有“这堂课我用了一辈子来备”的说法?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