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行者 2015年12月21日 科普阅读是指中小学生对科普作品的阅读。目前,科普阅读在学生课内外阅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根本意义上说,科普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而科普阅读则是科普教育的最基本的方式。目前加强学生的科普教育,对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科普阅读,对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增强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回顾自己的阅读成长史,也有一些关于科普阅读的难忘的记忆。在小时候能够读到的好书并不多,但也读到过几本科普读物,现在想来仍历历在目。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从一位同学那里读到了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在我们的身边和将来,还有一个如此奇妙的科学天地。小灵通同小虎子和小燕兄妹乘上气垫船,在未来市的种种奇遇,引发了我无限的想像力。特别是叶永烈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把一个未来的世界描绘得五光十色,目不暇接,让人浮想联翩。有时候晚上做梦,经常梦到自己也登上了小灵通的气垫船,跟他们来到未来市里,亲身经历了种种奇遇。后来上初中后,还阅读过一本《人体王国旅行记》,通过一滴血在人体内的漫游,介绍了人体各部位的构造和功能,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又阅读过叶永烈的其它科普小说,还有作家高士其的的作品,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天气陛下》,还有《十万个为什么》的部分内容,让我认识了神奇的科学世界。以致曾立志将来要做一名科普作家。 为加强学生的科普教育,当前中小学生的科普阅读已经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不少的学校和教育网站推荐了大量适合中小学生科普阅读的的作品。但仍存在着一定问题,有些学校把科普阅读指定为语文教师的任务,把其作为语文课外阅读的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探索出指导科普阅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读物的建议中,仅仅提及教师要学生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历史与文化读书及传记、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书等这三类读物,对于阅读达到的标准和具体要求并没有提及。 笔者认为,要真正指导好学生的科普阅读,仅有推荐给学生阅读的科普作品还远远不够。要结合科普教育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探索建立真正的科普阅读体系。科普阅读不是语文课外阅读的延伸,但语文教师可以承担起指导科普阅读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师要同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起专门研究好学生科普阅读读物的选择与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指导好学生的科普阅读,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科普阅读要从娃娃抓起。 科普阅读要尽可能地提前,当孩子两三岁刚刚认物时,家长就应当注意引导孩子认识一些身边没有的科学实物,像飞机、轮船、火车等实物,给孩子多讲一些浅显的科学小故事。要从小学生刚刚识字开始,就要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现在市场上的科普绘画读物非常多,家长要多选择一些图像清晰、对孩子启发性强的画册来指导孩子阅读。 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等选择适当的科普读物。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科普读物。不同年龄的学生阅读的科普作品是不一样的,学校和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接受水平选择读物。其次要根据男女学生的差异来选择读书,女孩本身没有男孩对科普那么痴迷,教师就要格外引导女孩子朝着科普之路走,多为女孩子选择相关的类型的科普书籍。第三是要选择科学性、内容正确可靠的读物。现在出版市场上鱼龙混杂,各种劣质的学生读书充斥市场。教师和家长就要多进行甄别和比较,选择一些高质量的科普作品给学生阅读。四是要根据不同的体裁进行选择。少年科普读物按类型可分为科学家传记与科学进化史记、科幻小说与诗歌、科学应用文与科学新闻等。阅读这些不同的科普读物,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在选择读物与指导阅读时,应有侧重点。 三、其次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科普阅读的兴趣。 学校要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切入兴趣点,抓住阅读的关键期。孩子三四岁到上幼儿园之前,是“十万个为什么”的时期,思维开始迅猛发展,他问什么问题,我们就到书中帮助他找到答案,顺势讲解,这是吸收最快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家长要注意跟上指导。幼儿园和小学也是孩子科普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和学校就要抓住时机,加强对孩子科普阅读的引导,让他们爱上科普阅读,为激发阅读举,家长与教师要将阅读同看到的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在阅读科普作品之后,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相关的科学视频或动画,座谈一下收获与感想,增强阅读的针对性。对于小学生读过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最好能有所体现,见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多和孩子链接一下,如读完贝壳,带着孩子去海边的时候就看看贝壳的种类,读完土豆就带着孩子一起研究一下家里的土豆,把知识变得生活化,最终内化。 四、指导学生分享阅读成果,体验科普阅读的乐趣。 学校在指导好学生个性阅读的基础上,要力所能及多举办一些学校阅读展示活动,比如举办科普知识宣传与科普板报展示、科普手抄报评评选、读书笔记与读书成果展示、读书报告会等,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增强阅读的兴趣。高年级学生的科普阅读要与科技制作、科学发明和科学讲座结合起来,更能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兴趣。 五、家长与教师要做孩子科普阅读榜样。 要指导好孩子的科普阅读,家长和教师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和教师只有参与进来,一起同孩子进行阅读,才能体验到孩子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一起帮助孩子进行解决。家长与教师参与阅读,也为孩子树立阅读的示范。家长和教师一起同孩子阅读,共同分享阅读的感受与体会,启发学生走向更深层的阅读,这也会融洽各种关系,增进亲子之情和师生感情。 应当注意的是,科普书籍是知识的宝库,但是不是万能的钥匙,不能以孩子阅读了多少科普书来判定孩子的知识量有多少。而且孩子的科普阅读之路应该是长期的,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历程,所以让孩子爱上科普阅读是一件长期又艰巨的工程,在初始引入的时候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培养好阅读兴趣,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