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这张表,即便面对一张长长的任务清单,你也能够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判断优先权和按等级完成它们。 将任务分配到图表中后,你可以迅速将各个任务梳理出来,选出最重要和紧急的任务(第1象限)。而且你应该优先地处理第一象限的丿。处理第一象限后,便是第四象限内的任务。有了这张表,你永远都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当处理完右侧所有重要的任务后,你应该才开始处理左侧的任务。那该是先紧急的(左上)还是不紧急的(左下)呢?想必大家都是先处理紧急的任务。其实,选择顺序是依情况来看的——按照你的目标和时间分配来处理左侧的任务了。如果你要赶课题,便是先完成左上的;如果你想处理一些简单事务时,便处理左下的任务。 弥缝想强调的是:以上这些道理都很容易理解,但是你真正需要是学会分辨“真的重要”和“假的重要”,以及“真的紧急”和“假的紧急”的任务。判断任务是否真的重要的标准很简单,它是否对达到自己的目标(短期或长期)有益。判断任务是否紧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我们总是认为任何事情都很紧急。实际上,真正的紧急的任务是少之又少,你可以尝试将某些自己认为非常紧急的事情拖延一段时间后再处理,你就会发现这些事情并没有实际中那么紧急。所以,你得多多练习,就会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对紧急任务的判断标准了。 ![]() 时间管理:重要性及紧急性——巨石、碎石、沙子和水及桶之二 诸葛亮说:“这只铁桶最大的容量,象征着在一段时间内,一个人的最大工作量。碎石象征着既重要又紧急的任务,石块象征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细沙象征着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务,水象征着即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务。”他一边说,一边画事务分类表给刘备看。 ![]() “你通常偏重于处理哪一类事务呢?”诸葛亮问。刘备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A类。”诸葛亮继续道:“那么,B类事务呢?”刘备说:“我也知道B类事务相当重要,可就是没有时间顾及。” 诸葛亮问:“是不是像这样?”他把铁桶中装满碎石,然后,那块石头怎么也装不下去了。 “是这样。”刘备点点头。 诸葛亮又问道:“如果换一种装法呢?”他把石块一一放进铁桶里。当铁桶里再也装不下一块石头时,他停了下来,问:“现在铁桶里是不是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 “是。”刘备回答。 “真的吗?”诸葛亮问。随后,他不紧不慢地抓起一把碎石,放在已装满石块的铁桶表面,然后慢慢摇晃,然后又抓起一把碎石……不一会儿,这一小桶碎石全装进了铁桶里。“现在铁桶里是不是再也装不下什么东西了?”诸葛亮又问。 “还……可以吧。”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刘备变得谨慎了。 “没错!”诸葛亮一边说,一边把细沙缓缓地倒在铁桶的表面。他慢慢摇晃铁桶。大约半分钟后,铁桶的表面就看不到细沙了。 诸葛亮再一次问道:“现在铁桶装满了吗?” “还……没有。”刘备虽然这样回答,但心里其实没底。 “没错!”诸葛亮一边兴奋地说,一边慢慢地把水往铁桶里倒。水罐里的水倒完了,诸葛亮抬起头来,微笑着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灵感像闪电一样从刘备的脑海划过,他惊奇地说:“我明白了,这就是您所说的分类处理、优先解决吗?” “对。你很聪明。”诸葛亮顿了顿,说:“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如果铁桶里早已装满了碎石、沙子和水,那么你就再也没有机会把石块装进铁桶里了。可是如果你首先把石块装进去,铁桶里还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空间来装剩下的东西。因此,有效率的时间管理需要你分清楚什么是石块,什么是碎石、沙子和水;并且总是把石块放在第一位。” “可是,”齐备仍然有些迷惘,“这四种分类究竟对结果有何影响呢?”,诸葛亮说:“整天忙于处理碎石型事务的人,时刻有压力感,总在处理危机、收拾残局,因此显得心力交瘁。偏重于处理沙子一类事务的人,通常缺乏自制力、短期行为严重,喜欢巧言令色,人际关系浮泛。偏重于水一类事务的人,可谓全无责任感,恐怕连自己如何维生都很困难。” 刘备断续问道:“会不会因为偏重石块而耽误了碎石呢?因为碎石毕竟来得紧急呀!” “你知道碎石怎么来的吗?它是石块破碎而成的。”诸葛亮笑道,“偏重于石块一类事务的人,他的碎石会很少。偏重于碎石一类事务的人,他的碎石会源源不断。” 刘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诸葛亮继续说:“只有偏重于石块一类事务的人,才是真正有效率的人,他善于审时度势,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急所当急,当机立断并防患于未然。尽管有时也会有燃眉之急,却能设法降到最低。因此这类人显得有远见、有理想,守纪律,自制力强,生活平衡有规律,而且能成大事。” 定目标,定标准,列举事情,分门别类,该干什么干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