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门作文|大学上课交手机任务型作文下水作文(2016郑州三测(5月)

 山湖微波 2016-05-24

 

 

作文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国内一所大学拟实行“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的措施。此举尚未实施,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另据报道,国内某高校还在每一间教室的前面设置“手机收纳袋”,收纳袋分布几十个小口袋,每个小口袋都标注着不同的数字序号和学生名字。上课前学生必须关掉手机并放入袋中才能到座位上听课。

对于一些高校要求“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请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教师下水作文

 

“课前交手机”体现浓浓人文情怀

福建莆田哲理中学  董立群

 

国内某高校每间教室前面设置“手机收纳袋”,某大学拟实行“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措施,此举尚未实施便引发热议,支持者和反对者皆有。对此,我认为,校方的看似无奈之举实则体现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首先,不可否认,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正迅速膨胀。手机作为一种沟通分享便利工具为人们所喜爱,尤其年轻人,更把它当作时尚之物而青睐有加。但手机是把双刃剑,大学生虽已成年,可自控力不强,往往会迷恋成瘾而深陷其中,给自己及他人身心造成伤害。君不见“低头族”玩手机成瘾而踏空坠桥身亡;君不见“低头族”过年盯屏抢红包而冷落了久未相见的亲人!这些事情历历在目,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校方拟实行“课前交手机”措施是其深察手机危患而谨慎行事的人文关怀的“他律”举动,我们怎能拒绝?

其次,高校作为人才聚集之地,是造就人才的工厂。大学生可以在高校优化已学知识,提升学业能力,学习将来立足社会本领。教室是学生学习、教师教书育人的地方。学生若没有按规定上交手机而留滞身边,不仅可能本心受迷惑而误了自己课堂学习,还可能影响周围同学,甚至影响老师上课质量,是对尊师重道一种道德漠视。谭嗣同有言:“为学莫重于尊师”,康有为说:“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尊师重道”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一个尊师重道风气盛行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可见,校方在制定规章制度、营造尊师重道氛围方面着实下了苦功夫,体现的正是对学生浓郁的人文情怀,我们能视而不见吗?

再者,国有国法,校亦有校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已成社会共识。诚然,大学生作为高智商群体,追求民主、自由自然可以理解。但是,自由和约束是对孪生兄弟。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美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塞缪尔·P·亨廷顿说过:“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自由”。每个社会公民只有遵纪守法,享公民应享之权利,尽公民应尽之义务,才能和谐相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学生课前自己上交手机,课后自由提取,校方拟实行的规定措施不正是给学生营造安定、自由、和谐的校园环境吗?对此,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也许有学生会说学校规定课前全部上交手机是对学生私有财物占有,对学生个人隐私的侵犯。的确,手机是学生私有物品,但校方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要求上课前交手机,尊重学生隐私,给学生做“手机收纳袋”并标注数字序号和名字。校方的举措于情于理都是对学生满满的爱意。

如今,国家依法治国,法律明文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止饮酒驾驶”……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同校方拟实行“课前交手机”的举措,表面看似硬性、强制,似乎不近人情,实际上为你、为我、为大家对生命敬畏、价值取向着想,其间充满的浓浓人文情怀不言而喻。当所有人都能很好履行公共文明职责,那和谐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之梦的实现就近在咫尺了!

(作者附言:感谢厦门外国语欧阳国胜老师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