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5-24

2、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

【原文】其一曰:“皇1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2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译文】其中第一首说:“伟大的祖先大禹有训示,人民可以亲近,不可以认为卑贱,人民才是邦国的根本,根本牢固邦国才安宁。我认为天下的愚夫愚妇都能胜过我,一个人总会有多种失误,怨恨岂能显明,不见才是意图。我面临亿万人民,畏惧的心情就象用腐朽的绳索去驾驭六匹马一样,地位在人民之上的人,怎么能不敬重人民。”

【说明】如果说《尚书》确实是夏朝时代的作品,那么,早在公元前2100年人们就已经很明白国家是怎么一回事了。虽然据现代学者考订,《尚书》只是战国时期的产物,但实际上春秋时期诸子百家都引用过《尚书》,“民惟邦本”的思想却也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因为后来的周文王、老子、孔子、孟子等,无一不认为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爱民才能立国,侮民即要丧国。而这个优秀的思想却在现代绝迹了,我们现代官员满脑子“政绩”,视民为草芥,不屑一顾,忘记了没有人民的国家是不成其为一个国家的。现代官员之所以鄙视人民,是因为他们只对上级负责,也是因为人民已不可能自由迁徙了,失去了自由的人民,当然必须任人宰割了。

——————————————————

【注释】1.皇:(huáng)即“煌”的古字。《书·洪范》:“建用皇极。”《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诗·周颂·执竞》:“上帝是皇。”《荀子·赋》:“皇天隆物,以示下民。”《说文》:“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这里用为光明,“大”之意。

2.懔:(lǐn)《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子家语·致思》:“懔懔焉若恃腐索之扞馬。”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这里用为危惧、恐惧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