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从生产到消费包括多个环节,把农产品从生产、采摘、分类、包装、加工、储藏、运输、到配送、销售等环节快速有效地整合起来,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价值损失,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农产品物流的五大问题 01 原产地经济发展水平低,物流发展缓慢。 现在我国农产品原产地还处在乡野地区,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大规模的农产品原产地也还在建设中。 同时可能物流意识不够、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程度也不够,导致发展受阻。 02 农产品易腐性强,经营难度大。 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容易腐烂变质。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 03 生产组织水平低,供给能力不足。 在我国,农业生产仍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大规模经营。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04 基础设施落后,运作成本高。 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就高;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就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没有相关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05 政策不到位,交易成本高。 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现在原产地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整个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决物流问题的四个建议 善用国家政策,增加资金注入 农产品生产地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如果种植户本身财政入不敷出,投入十分有限。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么去进行规划,用好用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资金,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 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要形成高效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光有线路建设不够,还必须进行配套的物流结点建设。要以城市为中心发展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要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农产品原产地物流,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配送增值物流服务,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在城市发展社会化配送中心,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建立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网络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如果各地建立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并连接一二三产各处信息点,将给农产品流通带来极大的便捷。投资主体可实行股份制经营,建立这样的信息平台。现阶段各种APP,购物网站,也可实现农产品直销,但是物流网络体系的建立还是需要考虑的。 建立农产品物流联盟 现阶段农产品交易还不规范,功能未分化,管理不统一;批发市场的主体,无论是卖方、买方,都是不特定的多数,并无市场参与资格的特定审定,也无业务范围的明确规定;经营主体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竞争力弱等缺陷;建立农产品物流联盟,即将农产品流通主体中的农业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协会与综合型农产品物流企业(能提供综合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结成农产品物流联盟,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应,可实现农产品物流功能上的整合。你的产品流通也就不用担心啦。
7月,我们将一起走进农业部,探讨农产品加工创利之路,带您全面了解国家扶持政策,如何建立品牌效应,学会数据化管理的新模式,详细解读新食品生产许可管理(SC)标志,学习农产品物流新方法,实打实解决您的困境! 培训合作请联络:186107739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