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苏轼68:谁弱又谁强

 江山携手 2016-05-24

   读苏轼68:谁弱又谁强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

 

东坡写此词时,大概是经历了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众多坎坷,因而大有退避之心。词人愤世嫉俗与飘逸旷达的两个性格侧面在词中自然展现出来。

上片由讽世到愤世——人世间的虚名薄利,不过是蜗牛触角、苍蝇头那么大的得失,有什么好为之奔忙争夺的。凡事都有命中注定,谁弱谁强也没有意义。暂且趁着闲散之身还未老去,容自己稍许张狂。一百年中就算每天沉醉度日,也不过三万六千场。

  下片由自叹到自适——想想,能有多少呢?还有忧愁风雨要占去一半。又何必硬要说短论长。有幸面对这清风皓月,苍苔作垫铺展开,流云作帷帐高张。江南好,有千钟美酒,歌一曲《满庭芳》。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看似作者在无奈中的一句自我安慰,其实却揭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弱者未必弱,强者未必强。

《老子》云:“柔弱胜刚强”,“木强则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等等一些名句,都阐释了强与弱之间的辨证关系,都能给人以一种深深的启迪。

“六尺巷”故事想必你我都熟悉:相传当年宰相张英的邻居建房,因宅基地和张家发生了争执,张英家人飞书京城,希望相爷打个招呼摆平邻家。张英看完家书淡淡一笑,在家书上回复: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甚感羞愧,便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宅基地,邻家见相爷家人如此豁达谦让,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成为中华民族谦逊礼让传统美德的见证。

宰相张英家与邻居相比,自然要强盛得多,然而张宰相却表现出一种所谓的“弱势”,主动提出退让三尺,这与苏轼所说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异曲同工。可见,与人争长论短、争强好胜在一些有识之士看来,是十分的无聊和短浅。

那么,是不是永远让自己处于“弱势”就是最优化的处世哲学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要“好强”,应当是与自己去比拼,如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进步一点点,自然能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这样的结果,便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以弱为强、外弱内强、名弱实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