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的结构和功能 (1)眼球壁①外膜:包括_____(可以透过光线)和______(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②中膜:包括_______(中央有瞳孔)、_______和______。③内膜:______,能感受光的刺激。 (2)晶状体:可以_____光线。(3)玻璃体:可以___光线。 2、视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_____→瞳孔→______(折射光线)→玻璃体→______(形成物像)→_________→大脑一定区域→形成视觉。 3、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晶状体的凸度_____或眼球的前后径____-,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落在_________。矫正:可配戴_____镜。预防: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4、耳的结构和功能 (1)外耳包括_____和______(2)中耳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内耳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 (4)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______(产生振动)→______(感受声音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6、其他感觉器官:鼻腔上端的鼻黏膜能感受_____。舌上表皮及两侧的突起能辨别的味道是酸甜苦咸。_____能感受外界冷热触痛压等刺激。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系统两大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由_____和_____组成。脑由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周围神经系统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1)大脑包括____________,表面是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等视觉中枢。 (2)小脑是______、_____,________。(3)脊髓是_______、______的联系通道。 (4)脊神经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里;脑神经大部分分布到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称_______是构成神经系统______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包括______和____两部分,长的突起外表都套有一层鞘,组成______,其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_____;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_____。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且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_______。 2、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人体内的______和_____系统。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 1、概念:反射是指人体通过_______对外界或者内部的各种______所发生的______,是神经调节的_______。 2、膝跳反射:快速叩击膝盖下面的____,大腿的一些肌肉就会迅速____,从而使____突然抬起。 二、反射弧 1、概念: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_______。 2、组成:______、_______、神经中枢、______、______五部分。 三、反射的类型 1、简单反射:简单的、___________的先天性反射,如眨眼反射。 2、复杂反射:出生以后通过________,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与______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第四节激素调节 1、内分泌腺:没有____,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______,并随着______送到全身各处。 2、人体最主要的分泌腺有_____、_____、胸腺、______、_____、卵巢、睾丸等。 3、生长激素由_____分泌,能促进人体的_______,幼年时分泌不足易患______,分泌过多易患_____。 4、甲状腺素由_____分泌,能促进幼年个体的新陈代谢和_______。 5、胰岛素由____分泌,能调节糖类在人体内的____、_____、______等。 6、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调节的影响。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_____、华北北部和______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___________工程”,目前这一工程累计造林22×106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1/7. 2、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生物入侵:生物随着______和_______迁徙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环境造成_____的现象。 4、“植物杀手”薇甘菊入侵我国南方,迅速蔓延开来,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5、“美丽的杀手”_______是专门危害水果和蔬菜的害虫,现已蔓延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6、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_____;噪声污染;_______;______物污染。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酸雨形成原因: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_____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________的煤和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而形成。 2、酸雨的危害: (1)使_____酸化,植物不能吸收利用各种养分。 (2)使_______酸化,使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造成死亡。 (3)酸化的水源威胁______的健康。 (4)危害植物的______,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3、控制措施: (1)通过_______,减少_____、______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 (2)做好_________污染物的工作。 4、废电池成分:电池里面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的还含有_______等重金属。 5、废电池危害:电池里面的重金属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_____________土壤里,使其受到污染,并随着土壤中_______的移动,进一步污染河流、湖泊和海洋,甚至进入__________和人体内。 6、控制措施: (1)禁止_________危害性大的电池,特别是含汞或镉的电池。 (2)大力_______的环保型电池。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步骤: 分组进行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划,汇报、交流,_________。 2、退耕还林还草: 目的:___________生态环境。 原则:宜乔则乔、_________、_________、乔灌草结合。 3、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1)退耕还林还草,建立________。 (2)对工农业和生活中污染物排放进行___________,减少各种污染。 (3)建设________,减轻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 (4)加强_______或_______的监测,避免物种引入或入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控制人口增长和结构比例,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________开发与利用的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