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屑病辨证论治绝技30

 李波医学文库 2016-05-24

消银解毒方加减治疗银屑病

    运用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66例,同期设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疗效较好。

    银屑病,为气血失和,气机郁滞,郁久化火,毒热蕴伏营血,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致。

    消银解毒方组成:土茯苓30 g,金银花30 g,白鲜皮15 g,生首乌15 g,萆薢15 g,丹皮15 g,蜂房10 g,全蝎6g,蜈蚣2条,蛇舌草12 g,甘草6g

    功效: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祛风,养血润燥,活血化瘀的作用。

    临床加减:如血热型者,加生地zo g,丹皮20 g,板蓝根20 g,大黄6g等。如血燥型者,加麻子仁6g,生熟地各10 g等。如血瘀型者,加三棱6g,莪术6g,丹参15 g,去蛇舌草。

    方解:方中白鲜皮、土茯苓、双花、丹皮清热凉血解毒;生首乌、三棱、莪术、蜂房活血养血,化瘀润燥;全蝎、蜈蚣祛风解毒;萆薢、蛇舌草添精益气,增强机体免疫力;甘草调和诸药。

    血热型加生地、大黄,加重丹皮量,重在清热凉血解毒;血燥型加麻子仁、生熟地,重在养血滋阴润燥;血瘀型加三棱、莪术、丹参重在活血化瘀,祛风润燥。综上3型体会到辨证加减用药的重要性。

    依据《实用皮肤科学》标准,共选9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9岁,平均45岁;血热型35例(相当于进行期),血燥型26例(相当于稳定期或退行期),血瘀型5例(相当于稳定期或退行期);夏季型25例,冬季型41例;全身53例,四肢10倒,头部3例;皮疹形态呈点滴状36例,钱币状29例,地图状1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18年,平均2.5年。对照组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1岁,平均41岁;血热型23人,血燥型5人,血瘀型2人;夏季型13例,冬季型17例;全身型22例,四肢型6例,头部2侧;点滴状21人,钱币状9人;病程最短1周,最长16年,年均2-7年。

    治疗组用中草药消银解毒方加减,每口I剂,水煎服。连服3周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乙亚胺,每次100 mg;,每日3次,连服3周为1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体征,皮损全都消失,或残留少数脱色斑;显效:皮损消退85%以上,无新皮损出现,体征消失;有效:皮损消退60%以上,无新皮疹,体征消失;无效:皮损消退40%以下,同时有新皮损出现。

    两组病例经3个疗程的治疗,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66例治愈38(57- 7%),显效13(19P 7%),有效9(1 3.6%),无效6(9%).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30例中,治愈9(30%),显效2(6.7%),有效8(26.7%),无效1 1(36- 6%),总有效率为63P4%o两组比较差异P<O.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