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1892 —1982),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清朝著名诗人赵翼(瓯北)后人。光绪十八年生于天津。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赵元任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后长期(1947-1963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伯克利退休 。赵元任先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加州大学“教授研究讲师”,中国北京大学荣誉教授。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等。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翻译代表作有《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生逢中国五百年未有之变局,赵元任被人赞誉为“文艺复兴式的智者”,是不可多得的通才。他在回忆录《从家乡到美国》中注明:“我是宋朝(960—1279)始祖赵匡胤的第三十一代孙。”他的祖辈中还出过文学家,清朝乾隆时期的诗人赵翼是其六世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版权即归属其名下。沧海桑田,王朝更迭,皇家血统的重要性只有谱谍研究者才会津津乐道,争气的男儿,有出息的男儿,毕竟不靠它来装饰门面。
赵元任通晓十余种外国语和三十多种中国方言,是语言学界公认的斫轮老手。“赵先生永远不会错”,美国语言学界对他有如是之崇信。对于赵元任的音乐才华,朋辈也赞不绝口,“曲有误,周郎顾”固然是好功夫,度曲如度假就更是硬本事了。在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学等诸多学科,赵元任均有非凡造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赵元任全集》煌煌二千万言,其海量宏富真是不可方比。
学者长期枯坐书斋,闷葫芦居多,而赵元任是一个典型的例外,论性情活泼开朗,他比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徐志摩等一众“化学分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别人寻衅滋事大打笔仗乐此不疲,他作词、谱曲饶有兴味,由他度曲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扬子江上撑船歌》风靡全国;别人哼哧哼哧搬弄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他却乐颠颠地跑到民间去收集山歌水调,记录方言俚语。他是一位纯粹的学问家,在那个悲怨色彩浓得化不开的时代,他不愿哀声叹气地度日,不愿在谴责谩骂中旋踵。他相信社会总得进步才行,曾劝告悲观者:“现在不像从前,怎见得将来总像现在?”他与人为善,无论是谁,只要具备一技之长,他都乐观其成。许多学者因为政见不合而反目成仇,他不会这样,学问本身足供他安身立命。他有独门秘诀,滤净生活的苦涩滋味,你称他为迦叶尊者转世也不为过。 1910年秋初抵美国的第二届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录取人合影。前排:右二胡明复、右三胡适、左三周仁;后排:左一陈茂康、左三赵元任 胡适与赵元任的交情极深,前者对后者的钦佩和推崇溢于言表。在《胡适留学日记》中,1916年1月26日,他这样写道:
胡适有鉴人的慧眼,他对赵元任的推崇并非出于交谊之私,而是出于理性的洞察。
徐志摩是文人学者沙龙中有名有数的开心果,但他在赵元任面前仍属小巫见大巫。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位“诗魔”的文章《赵元任是个天生快活人》,他不吝笔墨,字里行间推崇备至,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地玩味一番:
许多人都有万斛愁,无处发售,无处倾吐,赵元任纵然是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也爱莫能助。真使人快活的社会是难寻的,真使人快活的时代从未见于前史,快活绝对不是外部世界给一个大集体空投的礼物,就跟烦恼多属自寻的一样,快活也是反躬自求的,但手法有高下,心思见浅深,此中诀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待续) 本文原载于《书屋》2012年第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