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老子》通释之“不出于户”章

 願隨身 2016-05-25


帛书《老子》通释之“不出于户”章

 

“不出于户”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


这一部分的内容,历来注家们都认为老子是在讲哲学的认识论,只不过由于译者的立场不同,注释时褒贬不一。如任继愈先生批判道:“这一章集中地表达了老子抹杀实践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宣扬经验不但不能帮助人们取得认识,甚至对认识起着妨害作用。”而陈鼓应先生则解释道:“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对于以上两派的观点,我的意见与《天龙八部》中的包不同是一致的:非也!非也!上述两类观点虽立意不同,但思维模式一样,故一同辩之:
上述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是将“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作为并列的论点来对待的。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地对《老子》其他章节中的论说模式进行一下分析的话,则不难发现,老子的论说很多是按以下逻辑进行:首先,以人们熟知的事物或人们(当时)共同认可的现象,相当于公理,作为初始论据推出初始论点,进而以初始论点为基础类比推出最终结论。对于此部分内容亦如此,“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初始论据部分(其文字分析留待下文),“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是由上述内容直接推出的初始论点,而“弗为而成。”则是由“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类比推出的最终结论,也是本章内容的终极论说目标。
而认为此部分内容为认识论者,一则忽略了《老子》全书的立意的协调统一,二则没有理解老子的论证模式,三则断章取义只窥一斑而不见全豹,孤立地看待此章甚至是章节中各个句子的内容,四则是将《老子》作为一个普遍意义的哲学著作来对待,忽略了其帝王之学的本质,将现代西方哲学的所谓认识论生要套在老子头上,五则忽略了一些概念在先秦的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现实意义。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这段话具体单个文字上没有什么能够引起太多歧义的地方,但几乎所有注家都忽略了一点,这段话是对谁说的,或者说这段话说的是谁。也就是说,在《老子》中省略了的这些行为的行为主体到底是谁,是针对每一个人还是有所特指?若是将《老子》作为通用哲学来读,则其言说对象是针对全人类或者具体点说是针对大众的,那么此段文字的意义则是告诉我们“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那我们只能得出或者是抹杀实践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或者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要靠自己的内心去体悟的结论。但是《老子》是一本帝王之学,其言说对象是侯王。此点即便从本句中亦可看出:“天下”、“天道”这些词更多地是用在能够有资格“知天道”、“知天下”的人身上的,就如“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绝非是对每一个普通民众的要求。没有哪个侯王需要或者说能够,通过整天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以知天下的,这不光是在先秦,即便是在现在也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而老子正是通过这一人们普遍认同的常识作为论据来引出后面的结论的。而将论据作为论点自然无法领悟全文的主旨。对于侯王的这一要求,在先秦文献中亦有佐证:
《淮南子.主术训》: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
此段当通译为:
(侯王)不必走出大门,便当知道天下大事。不必通过窗户观察,便当了解天道。而他(侯王)(为知天下、知天道)出去的越远,他所能了解的则越少。

 

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
此段文字帛书缺损严重,乙本仅存“而名弗为而成”。世传本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文义相同无碍,但我个人考虑到老子多采用类比的论说方式,而在类比的过程中一些副词、虚词等多采用相同的字词,故而倾向于在帛书中补为本文采用的句式。
对于此句的理解,我认为郭世铭先生的分析是符合逻辑的,也是唯一可取的。
郭先生认为:(郭先生以世传本为依据,其理由于参照帛书者亦可采信。)
““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三句,《老子新译》译为:“圣人不必经历就知道,不必亲见就明了,不必去做就成功。”这种解释的语法基础是将“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三个四字句都分析成二二结构,认为三个“不”字分别是否定“行”、“见”和“为”的。如果这样分析,当然也就只能这样翻译。但是这样翻译出来的结果却与《老子》书中其他章节的内容不相呼应,就是本章内部也不大统一。我认为这三个四字句都不是二二结构,而是一三结构。“不”字所否定的,不是“行”、“见”和“为”三个词,而是“行而知”、“见而名”和“为而成”三个句子。”
我再补充一点我的理解,此章的主旨显然最后是要落脚在“弗为而成”上,而“弗为而成”根据老子的一贯思想当是“无为”意。但“无为”绝非是简单的“不为”或“弗为”,“不为”或“弗为”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在《老子》中既无其他文字上的佐证又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不符,所以这个“不”或“弗”应当不是否定“为”而是否定整个“为而成”的。而“为而成”正是《老子》“道法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思想的反面教材,是老子一直在予以批判的思想。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郭先生的结论的正确性。
关于文字上再谈两点个人认识:
行:我认为采用“经历”意较贴合文意。
名:多通假为“明”,这样与上句意思重复。沈善增先生认为此处通“命”即“不表现意图而下命令”我觉得有些突兀,与上段亦不呼应。我认为当取“名”之“命名”义引申为判断、下结论。这样则与上文相呼应。上文“天下”指实际情况,“天道”指理论方法。此处“知”为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名”为对采取何种方法的取舍判断。
此段可通译为:
所以圣人(侯王)不是靠通过亲身经历来了解实际情况,不是靠通过亲眼所见来进行判断,不是靠通过硬要作为来有所成就。

 

本章可通译为:

(侯王)不必走出大门,便当知道天下大事。不必通过窗户观察,便当了解天道。而他(侯王)(为知天下、知天道)出去的越远,他所能了解的则越少。所以圣人(侯王)不是靠通过亲身经历来了解实际情况,不是靠通过亲眼所见来进行判断,不是靠通过硬要作为来有所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