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元子看不起唐僧师徒?留最小的徒弟接待,有何深意?

 快乐老年435 2016-05-25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现在,我们通常用这句话来表达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也表示老朋友见面很开心。

镇元子看不起唐僧师徒?留最小的徒弟接待,有何深意?镇元子与唐僧之前相识,算是故人。虽说二人只是在兰盆会上相识,唐僧前世金蝉子也只是亲手传茶给镇元子,但这代表了佛教对镇元子的尊敬,镇元子自此拿金蝉子当朋友。唐僧的到来,镇元子也是很高兴的。但他有任务,考验唐僧,还要去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

镇元子没有时间接待唐僧,但他可以留下最得力的弟子接待唐僧,以示敬意。从古至今,大家也都是这样在做,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镇元子没有这样做,他留下了两个绝小的徒弟看家以及接待唐僧师徒。说是故人,说是别人敬他,他才要求两位徒弟打两个人参果与唐僧吃,权表旧日之情。既然把旧日之情看的这么重,为何留下两个绝小的徒弟接待呢?这让我想起一副对联:“坐上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对联的典故出自苏东坡,清朝郑板桥曾补横批:客分三等。关于这幅对联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东城平生喜欢访僧问禅,有一次到寺庙中游玩拜会。庙中方丈看到来人貌不出众,穿戴寻常,坐在自己位子上没有动,只是抬手让小和尚给他看座,算是打了个招呼:“坐,茶。”

苏东城看到方丈如此慢待自己,有些不高兴,便想戏弄一下以衣冠取人的僧人,于是吩咐站在一边的小和尚:“取善簿来。”

善簿取来以后,苏东坡当着方丈的面,提笔写道:香火钱100两。方丈在旁边伸着脖子看到,心中一喜,热情地站了起来:“请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

苏东城一笑,又在善簿上落款:东城居士苏轼。那方丈一看吓了一跳,急忙向他深施一礼,满脸堆笑地说:“请上坐。”又急忙吩咐:“快快,上好茶。”

落座以后,方丈素闻苏东城诗词书画冠绝天下,千金难求,于是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请他为庙里题字。苏东城爽快地答应,信笔在备好的纸上写下了一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

镇元子看不起唐僧师徒?留最小的徒弟接待,有何深意?说镇元子接待唐僧,讲到上面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镇元子似乎看不起现在的唐僧,因此安排了两个绝小的徒弟来接待他。镇元子的徒弟也有等级之分,郑板桥给苏东坡的对联补了横批:客分三等。镇元子此处也是一样,他将来客分为几等这很难说,从他留下绝小的两位童子来看,他将唐僧视为末等客。

真是这样吗?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从这样的安排来看,是的。就算给人参果吃,也不能代表镇元子真的很尊敬唐僧,毕竟人比人参果重要,假如人参果能代替人,那直接挂两个人参果在门上,写一封得了。

镇元子为何留两个绝小的徒弟留守接待唐僧师徒呢?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有利于所布之局的实施。

前文讲到过,“人参果事件”本就是镇元子布的局,目的是考验唐僧师徒,主要考验唐僧的徒弟。从镇元子布的局来看,留两个最小的徒弟最容易完成所布之局,年纪小,不懂事,容易起冲突。假如留两个地位较高年龄大的徒弟,不但起不了冲突,还有可能识破镇元子的局。再说了,两个小徒弟惹事,传出去也不丢人。地位较高的徒弟要惹了事,那就是镇元子教徒无方了。

第二:年龄对等。

镇元子的两个绝小的徒弟小,但比起唐僧师徒并不算小。原著道:“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

唐僧师徒五人,论年龄,唐僧是凡人,不管前世如何,他此时都是凡人,几十岁而已;大徒弟孙悟空的年龄在一千一百岁至一千三百岁之间;二徒弟猪悟能,原著没说年龄多大,根据《西游记》的描述,他的年龄与孙悟空差不多,也可能稍微年长一些;沙悟净,他的年龄比起孙悟空要高很多,人参果万年一熟,他曾经见过。因此,年龄在万年以上。

按照这样来看,镇元子应该安排年龄在万年左右的徒弟留守接待。这点其实是多余的,为何?因为接待客人主要看主客,唐僧和孙悟空,一个是领导,一个是大徒弟,考虑他们就好,其他的无需考虑了。

镇元子看不起唐僧师徒?留最小的徒弟接待,有何深意?第三:地位对等。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他门下等级最低的徒弟的地位已经很高了。此时的唐僧充其量是个取经人,在佛教里也算最低了。因此,安排两个绝小的徒弟留守接待,这点体现了地位上的对等。

总而言之,在《西游记》中,很少出现仙佛看不起其他仙佛的情况,镇元子留两个绝小的徒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孙悟空虽说自高自大,但他不是看不起,而是有种类似暴发户的心态。从妖猴到天庭正神,这样的转变,与暴发户无异。

看不懂“心空局变《西游记》”?请关注我,从第一篇看起,你会被这悬疑且环环相扣的解读所吸引。

欢迎关注我们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