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链原创】酒量好的人,有什么特异功能?医学解读酒量之谜

 huidou1988 2016-05-25


微醺到沉醉然后……早起第一件事是回忆昨天怎么回了三俩好友相聚小酌的,一不小心就成了众人皆醒我独醉小编虽然不知你是怎么回家的,不过可以你讲讲那些灌醉你的家伙是如何得逞


图片来自Pixay.com


醉翁之意不在酒

酒是大脑的春药


多少文人骚客在酩酊大醉之后挥笔泼墨,留下世人咏唱的佳句。然而,为什么喝酒才能喝出这情怀让我们跟着下的美酒一起看看它是如何变得“真性情


第一步酒精快速进入血液

酒精练就了被快速吸收的技能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消化过程,口腔开始就有少量酒精被吸收,胃壁会吸收20%酒精,接着小肠吸收剩下80%6分钟之内,这些吸收酒精就开始随着血液流动分散全身器官,特别是在大脑和肝脏中。



第二步影响大脑神经功能

酒后的豪情壮志?皆拜酒精控制大脑所赐!在进入脑细胞中后,酒精对神经递质、细胞通透性、生物蛋白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特别是与人体GABA受体(大脑中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结合,对神经信号的传递产生了抑制性效应,从而开始干扰大脑功能。


 来源Alz.org

脑神经突触:神经信号传导受到酒精干扰


第三步逐步影响不同的大脑区域

如果你开始话唠、兴奋地指点江山说明这时候酒精已经开始扰乱大脑皮层。由于不同大脑部位分管着不同认知功能,所以随着不同脑部位被影响,醉酒表现也大不相同。初期时影响到大脑皮层、前庭和小脑后表现为:兴奋异常,步态不稳,情绪摇摆不定、自我克制力较弱等。当然大文豪的灵光闪现也是出现在这一时刻。


 

但是,随着大量酒精积累,影响脑干部位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反射降低。这时候人反而会变得安静、忧郁、恍惚。严重抑制时,甚至会因主管呼吸和心跳的生命中枢麻痹,而造成昏迷、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酒量差,真是因为平时喝得少?

有些人酒量差,再喝也涨不了


多喝确实提高酒量,不过真正酒量其实是的基因决定的。若是违背基因规律硬,对身体损伤可是非常大的。


 图片来自Pixabay.com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肝脏在代谢酒精时用到的两种——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存在着广泛的个体基因差异。两种任务是最快速度把酒精(乙醇)代谢成无毒的乙酸最终排出体外。



但是,有些人体内的酶天生活性低,导致酒精的清除速度非常慢,大量堆积的乙醇或乙醛大大增加了酒精对身体的毒性。因而,即使少量饮酒后也会出现典型的脸发红/白和头疼等现象。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立即停止饮酒。


借酒消愁,愁更愁!

酒本无罪,理解生理过程,妥善用量


或许恰好是酒量好的人,正暗自庆幸自己拥有快速代谢酒精的好基因。别高兴得太早了下面这些关于酒精的健康知识,你知道吗?


1、目前没有公认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增加酒精降解速率。

也就是解酒药不存在的,大量喝水、避免空腹都只是有限的缓解办法


2、酒精对大脑可能产生不可逆的破坏。大脑在20岁到25岁之间仍然在发育,年轻时期的酗酒会对脑组织造成永久性伤害酒精急性中毒更会使人即刻丧命。


3、乙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列为人类1级致癌物

即使没有代谢酶活性问题,一次性大量饮酒,将导致酒精代谢不完整,残部分乙醛体内大大增加机率


4、酒是高能量密度食物。

1克乙醇含有7 Kcal热量仅次于脂肪的9Kcal,大量饮酒易引起肥胖,影响血糖的控制,还有造成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危险。


5、每人每日酒精摄取量建议不超过17毫升纯酒精

据美国国家防止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lcohol Abuse and Alcoholism)的标准,即约350毫升啤酒、237毫升麦芽酒、148毫升红酒、44毫升的烈酒。


这世上危险的不是诱饵,而是一颗经不住诱惑的心。酒精可能会扮演营养素、毒物或药物任一角色,角色的转化只饮用频率和数量的不同。所以拿起酒杯的你——才最终决定酒精会扮演什么角色人。美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参考资料:

1.世界卫生组织|酒精.Retrieved from http://www./mediacentre/factsheets/fs349/zh/

2. The Genetics of Alcohol Metabolism. Retrieved from http://pubs.niaaa./publications/arh301/5-13.htm

3. How Adaptation of the Brain to Alcohol Leads to Dependence. Retrieved from http://pubs.niaaa./publications/arh301/5-13.htmhttp://pubs.niaaa./publications/arh301/5-13.htm

4. Targeting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New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Che-Hong Chen, Julio Cesar Batista Ferreira, Eric R. Gross, Daria Mochly-Rosen. Physiological Reviews Jan 2014,  94  (1)  1-34;  DOI: 10.1152/physrev.00017.2013

活动推荐


医链积分上线大回馈,参与活动收集以下卡片兑换医豆:

学习卡*5=30医豆

分享卡*5=30医豆

邀请卡*1=300医豆


医豆可以在“医豆俱乐部”兑换各类好礼哦

不止如此,参与活动还有机会抽取欧洲豪华三人游!


点此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