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老子》通释之“太上”、“故大道废”章

 願隨身 2016-05-26


帛书《老子》通释之“太上”、“故大道废”章

 

“太上”、“故大道废”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皆谓我自然。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知快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此两章,文字上并无太多难点,但由于世传本在第二章首没有“故”字,实际上无论是帛书本还是楚简本,在此两部分内容之间都没有分章符号,因此传统的解读割裂了两章之间的内容联系,再加上在注释过程中没有从全书的整体角度出发分析其内涵,致使传统的解读对该部分的理解显得支离破碎。

世传本14-20章这一部分,也就是帛书本从“视之而弗见”章到“绝學无憂唯与诃”章的内容,以对“道”的表现形式的描述开始,接着“强为之容”了“古之善为道者”并为侯王如何能够达到“善为道者”的要求提供了认知方式。接下来进入本部分,进入了对各种不同治理方式的表现形式的描述,其描述第一部分的重点反映在民众对君主的反应这一侧面,最终落实到“贵言”,也就是慎重颁发政令,因循天道无为而治上;第二部分则从反面从社会现实的已经出现了的“仁义”等为政方式,揭示了不合道的“大伪”(详见本章注释)。而后一章(“绝圣弃智”章)则落实到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理方式,侯王所应遵循的原则。所以其论述脉络为“道”——“善为道者”——“圣人之治”——如何达到“圣人之治”的原则。此脉络清晰明了、环环相扣,却不知为何千百年来被肢解成前言不搭后语的各说各话。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本句按君主和民众的关系,更确切的说,是君主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给统治者,从而也是给社会政治治理局面,划分了四个不同的等级来加以描述。结合下文,可知老子眼中的“圣人之治”是那种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

此句可通译为:

上等的君王,民众只是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民众亲近、赞美他;再次的,民众畏惧他,最次等的,民众轻侮他。

 

信不足,安有不信。

安:乃。 
对这句话的主流理解(尽管世传本与帛书文字不同,但于大意无碍),可追溯到河上公所言:“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对于河上公的观点,很多注家都模糊的解作要是君主的“信”不足,那么百姓就会不“信”他。再详细一点则说前一个“信”含诚信的意义多些,后一个“信”含信任的成分多些。 
个人理解,这样解还是忽视了《老子》整个文章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关系和思想的内涵。 
从“下知有之”到“亲誉之”到“畏之”最后到“侮之”大致上正可对应从“以道治国”的“德政”,到“仁政”与“义政”,再到“礼政”,最后到“法政”的蜕变过程。反映了君主对民众的信任程度的逐步丧失的过程。在文中实际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信息,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之治”,或者说“无为而治”,从民众的角度来说是:“下知有之”,“而百姓皆谓我自然”;从侯王的角度则是:“犹呵,其贵言也。”。在此治理模式下,侯王是不轻易发号施令的,是充分信任百姓能够“自然”地使得国家达到“成功遂事”的。而正是这种侯王对百姓能够顺其自然的达到无为而治境界的信任的逐步丧失,才出现了逐步严苛的对民众的约束,才导致了等而下之的仁义礼法的出现。进而,激化的矛盾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了民众对君主的更加的不信任。 
所以在这句话中两个“信”都是“信任”义,只不过一个是君主对民众的信任作为前因,一个是民众对君主的信任作为后果。 可见,河上公先生当时还是准确的阐释了老子的观点(在此句来说是很准确的),只不过后人们没有能够清晰地领会。

此句可通译为:

(侯王、君主对民众的)信任不足,才导致了(民众对于侯王、君主的)不信任。

犹呵,其贵言也。

此处的“犹”与“犹呵,其若畏四邻。”之“犹”应当同义,乃形容侯王决策、颁布政令要严谨、慎重。世传本的“悠”被解做悠然,一副玩世不恭的纨绔样,实在是滑稽。

“言”,就像我在注解《老子》过程中一再强调的,做“政令”解。

此句可通译为:

他(侯王、君主)不轻易发号施令,对于政令的颁布采取严谨、慎重的态度。

成功遂事,而百姓皆谓我自然。

对于此句,现在都断为“成功遂事,而百姓皆谓“我自然””。这种理解似乎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其表达的意思也完全符合《老子》的一贯精神。但是,我对此稍微有些疑问:

一、在《老子》中,“成功”、“事遂”指的都是国家大事,这里想来也不应例外,国家大事办成了,百姓跳出来说他们就是这样的似乎有些滑稽;

二、在《老子》中,其他出现“我”的地方,老子都是用第一人称来指代侯王,为什么在此处突然用“我”来指代百姓呢?

三、“我自然”这种直接引语,在先秦似乎是用“曰”来引领更为常见;

四、如果用“谓”,若是要表达现在理解的百姓所说的意思,在先秦似乎说成“百姓皆谓其自然”更为常见。

五、前面的内容都是通过侯王、君主在民众眼中的看法来说明问题,所以这里如果是说“成功遂事”之后民众认为侯王如何似乎在文理上更加顺畅。

所以,我理解在此处,前面老子先总体描述了民众对不同类型的君主的反应,此句是承接上句,反应了民众对于“犹呵,其贵言也。”的君主取得“成功遂事”之后的评价,认为“自然”。即侯王本当如此,本来就是这样。但这样是什么样呢?我认为对侯王的“贵言”的为政方法的肯定,同时亦是对“无为”的为政方法的肯定。这样,上下文之间才有所承接,整个的论说内容也才能一致到民众对侯王、君主的为政的反应这一个统一的主题上。

此句可通译为:

这样(侯王按照“贵言”的方法为政)功成事遂了,百姓都说侯王本当是这个样子。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知快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世传本为单独一章,虽对此部分内涵的挖掘深度不同,但各注家基本都大致翻译为:大道废弛,于是有了仁义的出现……。多数注家认为老子又是在讲辩证法。几组现象不过是为了证明如王弼所言之“甚美之名,生于大恶,所谓美恶同门。”的矛盾辨证关系罢了。如此说,从哲学角度来讲当是相当精彩,但是,注者似乎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故”字所传递的两部分之间的联系。郭店楚简和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更加证明将此部分作为单独一章来理解属于后人的断章取义,很遗憾的是这种断章取义的解读《老子》的方式似乎已成通病。

这部分文字很浅显,关键是要理清老子为什么这么说,老子这么说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老子这么说在文章中是起什么作用。

以前的注家都将此部分的四句作为并列的关系来看,自然,从文字的结构上来看这么理解未尝不可,而且如果从揭示辩证法的角度来理解的话,这四句也的确是表达了同样的哲学概念,但我认为未必如此。

老子在前段文字中通过民众的反应表达了他所认为的合道的为政方式,其主题在于“贵言”,“贵言”表明了侯王对于民众的“信”(这样才能避免“信不足,安有不信。”),“贵言”才能达到民众“下知有之”,知道君王的存在却不会被烦苛的政令所困扰。而此段文字则是从相反的角度来论述上面的观点。大道废弛,君王不能按照合道的,上文所说的“贵言”的,为政方式来施政,才会出现了仁、义、礼、法这些手段、方法用来约束民众,这些貌似智慧的方法的出现,显然是不符合“道”的要求的,这些是属于“大伪”,就好像孝慈的出现反映了六亲不和,贞臣的出现反映了国家已处于混乱的状态一样。

这样看下来,实际上《老子》此部分内容并非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分层次的,“大道废,安有仁义”是这部分的论点,“智慧出,安有大伪”是对论点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六亲不和”和“邦家昏乱”则是对论点的举例说明,属于论据部分。

此段可通译为:

所以说:“仁”、“义”的出现表明大道的废弛(表明了“贵言”这一合道的为政方法的缺失),这些貌似智慧的方法的出现,显然是不符合“道”的要求的,这些是属于“大伪”,就好像孝慈的出现反映了六亲不和,贞臣的出现反映了国家已处于混乱的状态一样

 

此章可通译为:

上等的君王,民众只是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民众亲近、赞美他;再次的,民众畏惧他,最次等的,民众轻侮他。(侯王、君主对民众的)信任不足,才导致了(民众对于侯王、君主的)不信任。他(侯王、君主)不轻易发号施令,对于政令的颁布采取严谨、慎重的态度。这样(侯王按照“贵言”的方法为政)功成事遂了,百姓都说侯王本当是这个样子。所以说:“仁”、“义”的出现表明大道的废弛(表明了“贵言”这一合道的为政方法的缺失),这些貌似智慧的方法的出现,显然是不符合“道”的要求的,这些是属于“大伪”,就好像孝慈的出现反映了六亲不和,贞臣的出现反映了国家已处于混乱的状态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