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的12句话

 会吃会喝 2016-05-26

2016-05-26 09:09:21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译 这是英国诗人兰德的《我和谁都不争》。

因为杨绛,其为诸多中国读者所熟知。
5月25日凌晨,一代文学大师、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的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她本来将在7月17日迎来她人生中的第105个生日。
多年前,钱锺书给了杨绛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的文字常被人称作韵致淡雅,独具一格。更难得的是,当她用这润泽之笔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也拥有难能可贵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具张力,发人深省。
杨绛的女儿钱瑗一语道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不过,书出来后,却只能在柜台底
下卖。求学时老师给杨绛的批语是“仙童好静”,在英才济济的东吴大学,她很快就奠定了自己才女的地位:中英文俱佳的杨绛是班上的“笔杆子”,东吴大学
1928年英文级史、1929年中文级史,都由她“操刀”。

回顾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的12句话,字字珠玑,让人重新认识当下的自己。

1、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2、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5、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6、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7、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8、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9、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0、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11、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12、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谈教育

“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我对现代教育知道的不多。从报上读到过美术家韩美林作了一幅画,送给两三岁的小朋友,小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又很快把画拿来要韩美林签名。韩问他签名干什么,小孩说:“您签了名,这画才值钱!”可惜呀,这么小的孩子已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观的教育难道不应引起注意吗?

谈婚姻

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和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谈自由

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我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杨绛先生
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任教。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随笔集《将饮茶》,杨绛《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另出版有《杨绛译文集》。

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5月25日病逝,享年105岁。

但她在文革中,饱受污辱践踏,甚至被剃了“阴阳头”,她的两个亲人在文革中自杀身亡。 1911年7月17日出生的她,其父是闻名江浙的大律师、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杨荫杭。杨绛的一生虽有着辉煌的文学成就,却在文革中饱受残酷迫害。

杨绛1932年在苏州东吴大学毕业,进入北京清华研究院外国语攻读研究生学位,并认识了钱锺书。两人在1935年结婚后同赴英国、法国留学,并生下女儿钱瑗。 1938年,杨绛一家三口回国后,她曾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1966年“文革”爆发后,杨绛是最早受冲击的学者之一。在中共当局“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出台的第二天,她就被揪出来,比丈夫钱锺书还早三天成为“反动学术权威”。 在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中,向来温文尔雅的她,很快被罚扫厕所,住牛棚,余下的时间作检讨、写认罪书等,而且不时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批斗,如戴“高帽子”,挂“黑牌子”……最令她尴尬的是剪“阴阳头”,即头发剃一边留一边,成为魔鬼似的半边发,当时杨绛只好找来女儿剪掉的旧发自编假发,用来外出时遮丑。

杨绛曾经忆述:“(1966年)年底,宿舍内牛鬼蛇神劳动者逐渐请假,劳动队剩四人……我抬不动垃圾箱,扫大片地。我颈骨生骨刺,提出不再劳动,余三人同日亦自动停止宿舍院内劳动。” 1967年4月24日,外国文学研究所免去杨绛劳动,但同年6月8日杨绛被迫参加群众活动(即“下楼”或“走出牛棚”),为文革民众抄大字报,到大街人多处卖报,叫卖 《斗私批修》报。

1969年11月,钱锺书被下放到信阳地区的“五七干校”。次年7月,杨绛也被下放到那里,被分配在菜园干活。 虽然菜园距离钱锺书的宿舍不过10多分钟的路程,夫妇俩经常可在菜园私会。但“干校”始终是一个穷乡僻壤,烧砖建房、打井引水、种粮为生,也是足够让杨绛难受,没多久杨绛就被累病了。两口子一直在“干校”呆到1972年,才被“特赦”回京。 然而恶梦并没因此结束,1970年6月13日,杨绛的女婿王德被诬为极左派而自杀身亡。同年12月1日,她的妹夫孙令衍也在天津大学自杀身亡。

1976年10月文革正式结束,钱锺书夫妇可谓饱受折磨; 从“干校”回来后,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记录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道出那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 历经文革的摧残,杨绛的丈夫与女儿分别于在1997、1998年相继过世。遭受连番打击后,杨绛从此便深居简出,直到92岁高龄,才重新提笔,写下脍炙人口的散文集“我们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