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雄南秀 意和境生——廖静魏体楷书简评

 雪梅常在 2016-05-26

北雄南秀 意和境生——廖静魏体楷书简评

一点号刘海生20160525

美学家宗白华《美学散步》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社会是动乱的,政治是变幻的,许多知识分子和老百姓饱尝了离乱之苦,儒家王道学说“独尊”的地位开始在人们思想上动摇了,一种探求人生意义的玄学风气兴起。这种玄学思想与美学融为一体,对艺术创作中的清淡、气韵潮流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起源于道家的玄学,与释家学说结合,对艺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像书法这样较为抽象的艺术,更容易在玄学和释家中找到特殊的情感寄托,再与儒家传统的中庸、平和的美学合流,形成儒释道三者结合的光照艺术品。

刘熙载有言:“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然而,在当代书坛行草书盛行,能坚守正书的书家本不多,能以魏楷作为根基的书家更是凤毛麟角,显得弥足珍贵!

专业出身的廖静,每日临池不辍,初以二王为宗,兼学唐、宋、明、清诸家,后转《乙瑛》、《张迁》、《张猛龙》等碑。其于书,不拘于形,而追其神,将行草书的写意精神融入魏楷,使其清隽秀逸而不失浑厚,沉浑静穆而动态尤佳!在魏碑中,“刀”起到了在隶变过程中“笔”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变藏锋圆笔为露锋方笔。魏碑方笔侧切正是“刀”的作用。由此,廖静通过对魏碑刀法的深刻理解,将魏碑刀法融合为笔法,并将刀笔相师的书法史学观点融入自己书学创作。

朱仁夫先生言:“南北朝书法艺术特色,一个秀逸,一个雄强。南朝士人柔刚,字书讲求工妙,又借用行书流便之体,更显出清媚俊逸之态,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北朝牧民强悍,性喜豪迈,字书讲求刀锋凌厉,横竖有力,又借用楷书方严整饬之体,更显出雄强英武之势,令人有力拔山兮之感。”诚然,廖静书法恰恰体现了这北雄南秀的书法美学观。

此作,录文心雕龙句,以册页呈现,既有张猛龙之放又具张黑女之敛,得瘗鹤铭之飞动,兼行草之流动舒展。于点,灵动而富于变化;于线,厚重而不失灵动;于面,打破规矩布白,满章法中见疏朗,气象冲和。

朱和萝说:“古来善书者多善画,善画者多善书。书与画殊途同归也。”廖静的山水画,富有诗意和生活情趣,将自然与人生之本相寓于画中,使画面万象和谐,气韵生动。以书入画,追水墨韵味,笔墨间凸显着率真天然,又不失斯文含蓄,内涵丰富。挥运之际,心手相应,张弛有度。书法精简之线条用于物象描绘,浑然天成,不露斧凿痕迹。

廖静山水画意境深邃、空灵、飘逸而不失之于浮薄。“空灵,虚实相生之谓也”。画中有空虚之处,画的血脉、人的想象才能畅通活动。廖静画空灵简远,仅非技巧所致,亦是人品使然。

唐孙过庭曾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廖静尊重传统,继承古法而又紧抓时代气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在为该作品集题签时亦盛赞其书“集古为新”!其作品也多次在全国性书法大展中入展或获奖,并作为国礼馈赠外国元首。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茂名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茂名市书画院院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礼书画艺术家,在魏体楷书和绘画的创作研究和实践等领域,廖静先生无疑已做出巨大的贡献!如斯之功岂不伟哉!

(黄焕华:西南大学教育学院书法教师、重庆国学院书法教师、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刘海生自媒体,转载请保留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