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科护理查房

 昵称28665845 2016-05-26

骨科护理查房记录
床号:** 姓名:***住院号:*** 诊断:右股骨下段骨折 简要病情: 患者***,男,44 岁,因“外伤致右大腿肿痛伴活动受限 2 小时”于 2012-08-03-19:10 急 诊平车入院。摄 X-ray: “右股骨下段骨折,断端明显错位,部分嵌插” 。入院查体: T 37.2℃ P 86 次/分 R 19 次/分 Bp 111/66mmHg 神志清晰,精神好,GCS15 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合作。诊疗计划:1、卧床,患 肢石膏托外固定,抬高位,注意末梢血运;2、消肿止痛等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 待肿消退后择期手术。 讨论: 概念: 股骨干骨折,骨折多由车祸强大暴力所致、或由高处坠落引起骨折。股骨干骨折,常会引起 出血性休克。此外,因大腿肌肉丰富,骨折很易移位。 病因与发生机制 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 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近似横行,故骨折断端移位明显, 软组织损伤也较严重;成人股骨干骨折后,内出血可达 500-1000ml。可发生斜形、螺旋形 或青枝骨折。 病理改变: 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 1/3 交界处为最多,上 1/3 或下 1/3 次之。骨折端因受暴力作 用的方向,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和不适当的搬运与手法整复,可能发生各种不 同的移位。股骨干上 1/3 骨折时,骨折近段因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及外旋肌的作用,而产 生屈曲、外展及外旋移位;远骨折段则向后上、内移位。 股骨干下 1/3 骨折时,由于膝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的牵拉,骨折远端多向后倾斜,有压迫或 损伤腘动、静脉的危险,而骨折近端内收向前移位股骨下 1/3 骨折段受腓肠肌的牵拉而向后 倾倒,远侧骨折端可压迫或刺激腘动脉、腘静脉和坐骨神经。 临床表现: 一般有受伤史,多数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伤后肢体剧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压痛 , 有异常活动,患肢短缩。合并多处伤或内脏伤及休克者较常见。 X 线照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特别重要的是检查股骨粗隆及膝部体征,以免 遗漏,同时存在的其他损伤,如髋关节脱位,膝关节骨折和血管、神经损伤。检查时必须密 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以及伤肢有无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治疗原则 (一)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二)持续牵引 1、垂直悬吊牵引:适用于 3 岁以内的儿童。 股骨干骨折 2、平衡 牵引:3 岁以上的儿童至 15 岁左右的青少年以及成人的股骨干骨折,可同时加用小夹板以 纠正移位。 3、悬浮牵引:适用于成人。 4、90°-90°90°牵引:适用于已感染的股 骨干开放性骨折。 (三)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适用于复位不理想或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夹,或有血管神经禹伤者 可作切开复位。固定方法可用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同时,适当考虑应用外固定,要求达到 固定确实可靠的原则。 一、护理评估: 现病史:患者于 2 小时前不慎被重物轧伤右大腿,当时即感右大腿疼痛剧烈,不能站立,渐

起肿胀,当时无头昏昏迷,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急。由他人送至我院急诊就诊,摄 X-ray: “右股骨下段骨折,断端明显错位,部分嵌插” ,为进一步治疗急诊拟“右股骨下段骨折” 收住入院。 既往史:既往有“膀胱结石切开取石”手术史,有“乙肝”病史,定期复查。 护理诊断: ① 焦虑/恐惧:与不理解手术程序,担心术后效果;不适应住院环境等有关 ② 自理缺陷:与骨折、卧床治疗、躯体及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③ 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制动,体力和耐力下降有关。 ④ 疼痛:与股骨骨折,手术切口有关。 ⑤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局部大范围的创伤,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和减少,缺乏功能锻 炼有关。 ⑥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功能锻炼的知识 ⑦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皮肤受压,活动障碍有关 ⑧ 有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可能:与骨折、局部受压有关 ⑨ 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关节僵硬:与卧床时间长,机体功能退 化有关 二、护理目标与措施: 1、焦虑/恐惧:与不理解手术程序,担心术后效果;不适应住院环境等有关 目标:病人能说出焦虑/恐惧的原因及自我感受;能运用应付焦虑/恐惧的有效方法;病 人焦虑/恐惧感有所减轻或消失。 措施: 1)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理解、同情病人的感受,与病人一起分析产生焦虑/ 恐惧的原因,尽可能消除引起的原因。 2)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恐惧对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鼓励家庭成员参 与,共同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为病人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限制 病人与具有焦虑/恐惧的人员接触。给予病人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顾,使其焦虑 /恐惧减轻;安全感增加,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自理缺陷:与骨折、卧床治疗、躯体及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目标: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能得到满足;能恢复或部分恢复到原来的自理能力;病人 能达到病情允许下的最佳自理水平。 措施: 1)常用物品置病人床旁易取到的地方。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大小便并做好便后 的清洁卫生。 2)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洗头等。指导病人及家属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 的康复计划。 3)及时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动。 3、躯体移动障碍:与骨折、制动,体力和耐力下降有关。 目标: 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未出现或较少出现因缺少活动而发生的并发症, 在帮助下可以进行局部活动。 措施:1)协助病人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等 2)告诉病人疾病康复过程,使病人心中有数,增强自信心,并逐渐增加自理能 力 3)移动病人躯体时,动作稳、准、轻,以免加重肢体、椎体损伤。 4)指导并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强

直。 5)指导病人康复训练,使用助行器。防止由于缺少活动引起的并发症。 4、疼痛:与股骨骨折,手术切口有关。 目标:疼痛的刺激因素被消除或减弱,痛感消失或减轻。 措施: 1)观察记录疼痛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持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 诱发因素。 2)减轻或消除疼痛刺激:a.当伤口外固定过紧时,调整到能耐受的程度。b.当 伤口有炎症时,配合医生及时换药。c.维持良好的姿势与体位,减轻卧床过 久引起不适。d.翻身时,妥善保护好伤处,避免对伤处过度转动。 3)教会病人减轻和消除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必要时使用镇痛药并观察 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5、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局部大范围的创伤,长期卧床,活动受限和减少,缺乏功能锻 炼有关。 目标:病人不出现或少出现废用综合征;能正确使用康复训练器具;能主动进行康复训 练。 措施:1)向病人及家属反复讲解废用综合征的不良后果,使之积极锻炼。 2)计划并实施功能锻炼 3)经常与病人沟通,帮助树立战胜疾病、争取最大程度地恢复现有肢体功能的 信心。 6、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功能锻炼的知识 目标: 患者及家属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能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措施:1)早期功能锻炼: (1-7 天)指导患者以卧床为主不负重,练习患肢股四头肌的 等长舒缩 ,同时练习踝关节背伸,避免足下垂。 2) 中期功能锻炼: (7-28 天)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伸展练习,可在膝下垫枕,逐 步加高。未骨性愈合,严禁直腿抬高。遵医嘱进行膝关节的屈伸锻炼和髋关 节的各种运动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指导患者掌 握正确的行走方法。 3)后期功能锻炼: (4-6 周)逐渐过渡至部分负重行走,告知患者锻炼方法。 7、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皮肤受压,活动障碍有关 目标:病人未发生皮肤损伤,病人及家属熟知造成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掌握皮肤自护 方法。 措施:1)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防止组织长时间受压,每 2~3 小时翻身一次;改善 营养、循环状况;加强观察,查看受压皮肤颜色,触摸质地。 2)保持床铺的平整、清洁、干燥、 3)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完整,注意保护骨突部位,定时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按 摩 。 4)预防抓伤,勤剪指甲,向病人解释正常愈合之中的切口皮肤可有痒感应避免 搔抓。 5)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便器, 6)皮肤一旦擦伤,应尽力保护创面,促进愈合。 8、有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的可能:与骨折、局部受压有关 目标:右下肢血液循环得到重点观察;一旦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能得到及时处理。 措施:1)床头交接班,密切观察右下肢肢端皮肤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度、脉搏、 及有无被动牵拉趾痛等。

2)采用预防性措施,以避免血液循环障碍:1.受伤手术肢体局部制动,避免继发 出血或加重损伤;2.抬高术肢 15°~30°,以利静脉血、淋巴液回液,3.听取 病人对术肢疼痛、麻木等的倾诉,及时调整伤口敷料的松紧度。 3)一旦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及时处理,禁止按摩、热敷缺血肢体。 9、 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便秘、血栓性静脉炎、关节僵硬:与卧床时间长,机体功能退 化有关 目标:病人未发生或少发生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能得到及时控制 措施:1)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扩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以增进肺功能,保持口腔清 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预防便秘:饮食平衡,多吃丰富纤维的食物、蔬菜和水果。 3) 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 关节僵硬: 协助肢体活动, 每天按摩不能移动的肢体 2~ 3 次,TDP 理料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指导并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 的自理活动,每天 CPM 功能锻炼二次,预防关节僵硬或强直 。 三、护理评价: 1、病人安全感增加,焦虑/恐惧感消失,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自理能力逐步恢复。 3、病人躯体移动障碍减轻,无并发症发生,无压疮、血栓性静脉炎、便秘等。 4、病人的诱发因素消除,应用护理措施后疼痛减轻。 5、病人无肢体畸形。掌握康复训练及预防畸形的方法。 6、患者及家属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能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7、病人掌握预防皮肤损伤的方法,未出现皮肤损伤。 8、病人的肢体血液循环良好,未出现障碍。 9、病人未出现潜在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