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5在乎讲堂文字整理(讲座部分)

 zuochachideng 2016-05-27
【讲者】刘治军主任药师【整理者】小乎药师“5.25在乎公益讲堂|药师科普写作及自媒体品牌建立”文字整理版(讲座部分)来啦,再次感谢刘治军老师的支持及各位听众老师的参与——【开场白】很荣幸在在乎健康这个平台上和大家讨论药学科普相心得。在此抛砖引玉,期待和大家进行深层次讨论。药学科普,其实我们每个药师每天都在做,针对患者的咨询也好,针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也好,我们都需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专业的知识和内容准确地传递给患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科普的实践者,药学科普,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同样都在做科普,有的人做得精彩受欢迎,有的还在探索和熟练之中,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科普那些事儿。接下来,我们就在“在乎讲堂”这个平台上聊一下药师科普写作及自媒体品牌建立的相关内容,也是我的一些心得。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聊一聊。首先是科普创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这里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大家分享一下,也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然后是聊一下科普自媒体,我做得不好,但也有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和各位分享一下;第三个是问答及讨论,也是最热闹的互动环节,希望藏龙卧虎的药师们都能畅所欲言。【药学科普选题】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药学科普的选题。大家做过很多药学科普,也有自己深刻的体会。关于选题,我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选题要有吸引力。我们要考虑潜在的受众,他们是谁?其次,选题要实用。年轻人可能对药学科普不感兴趣,他们可能感兴趣的点是父母会遇到用药问题。第三,题目要直接、直白。太委婉会让大家搞不清楚你要讲什么内容。一个合适的科普选题,首先考虑的是受众,也就是谁对我们的推送的科普内容比较有兴趣。对于受众的话,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第一条是紧贴公众需求。根据某个传播公司测试,受众最关注的科普类型主要包括:慢病、养生、育儿、营养和减肥。这几个主题让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我们有一类黄金受众,他们知识水平较高,掌握着常用的网络技术,年轻有知识,另外他们最大的优势是有时间。这类人群其实是在备孕或是已经怀孕、或已经生完孩子之后的年轻女性。还有一类受众是慢病人群,这个人群相年龄相对偏大,他们可能没有好视力或没有操作智能手机的技能,但他们往往有比较优秀的儿女,对父母健康非常关心,这些儿女会对关于慢病安全用药或提高老年人健康的很有兴趣,而且通过各种方法尝试让父母了解或尝试这些很好的药学科普内容。第二个大的选题方向,是普遍性问题,慢病也是普遍性问题,关注人群往往是慢病患者的儿女们。说到慢病管理,比如最简单的阿司匹林,它的用药方法关注人数上千甚至上万,这类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太多,因此他们非常关注。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二甲双胍,大家都知道,二甲双胍被国内外各个指南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它适用于绝大多数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适用面特别广。那么关于二甲双胍一些肝毒性、肾毒性的药学科普文章,就容易受到大家欢迎。在普遍性问题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疾病需要终生用药,比如降压药、降糖药、调血脂药等,这些用药都涉及到终生用药问题,患者往往很关心,这类科普的受关注比较多。第三个选题方向,就是热点。比如之前发生的疫苗事件。疫苗事件核心是公众对冷链保存及管理的知识不足,他们认为一旦脱离了冷链,疫苗毒副作用会大大增加,会导致老百姓对疫苗事件出现了恐惧,如果药师此时做一个相关的疫苗科普的话,会非常及时。再比如关于热点问题,前一阵子报道香港银某些翘解毒片残留对乙酰氨基酚的问题,中药中添加西药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点,如果药学科普能够把银翘解毒片中不含乙酰氨基酚的产品,和另一种叫可以含有少剂量对乙酰氨基酚的“精制银翘解毒片”,搞清楚,会满足大家对中药安全的需求。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热点,是原料药和仿制药问题。之前网上看到的全氟丙烷事件,其核心就是原料药由进口变成国内仿制导致的后果,所以如果我们能从中了解背景资料,给大家科普,就能解决大家比较关注的全氟丙烷事件背后的解读。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说几个不适宜的科普选题。之前帮忙某协会审了200多篇志愿者科普,整体来说写得非常好,其中有个别志愿者选题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写内容存在困难。比如有一个科普选题写到“肿瘤合理用药的原则和策略”,这个话题是普通老百姓所不能掌握的,甚至我们药师,除了肿瘤专科的,其他药师往往掌握不好。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是肿瘤发生率相对来说较低,二是大家对肿瘤药物的合理用药不太清楚,往往不愿意记住那么多复杂的东西。还有个题目叫“特殊人群如何选择抗菌药物”,如果科普受众是老百姓,我们没有办法让老百姓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大家都知道,抗菌药物连专业医生和专业药师有时可能搞不清楚,如果让老百姓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确实是为难他们,那么这类科普就不太合适。我还审过一个题目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抗凝治疗”,大家也都知道涉及到抗凝治疗,特别是华法林使用的时候,就连很多医生都很棘手。如果选择这种大题目,会比较辛苦,而且不一定能打动受众。但考虑到某一特殊群体正在用华法林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分成若干小环节,讲一下华法林的注意事项,如华法林和饮食,华法林和其他药物合用的问题等等。前面假设的受众都是老百姓,那么选择以上题目会比较困难,达不到喜闻乐见的效果。但如果科普是写给刚入职的年轻药师或相对处于基层的药师,类似的选题其实是可以的。【药学科普内容】接下来说一下科普内容问题,对于内容有这三个要求。首先知识要准确,其次语言要生动,第三内容要精准。科普的灵魂是准确,之前发现某公众号推送过“西柚及其制品不可与他汀类药物同服,否则会造成横纹肌溶解,有可能会引发骨折”,事实上这种科普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另外还有“非甾体抗炎药就是我们常说的解热镇痛药,像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过量服用会导致身体脱水甚至造成死亡”这样的科普,首先,对乙酰氨基酚严格意义上不是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它没有抗炎作用;其次,“过量服用会导致身体脱水甚至造成死亡”,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关于用药疗程,有一个科普说,“用药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引起毒副作用,如降脂药阿托伐他汀长期服用会造成肝损伤,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这种说法是值得怀疑的,例如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一直保持很好的肝功能状态的话,就不必担心肝损伤问题。以上都是涉及到科普准确性的问题。再说一个就是科普语言的问题,科普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如果科普有漫画或图片能一目了然的话,会让大家更有阅读的兴趣。在此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什么是脑挫伤?脑挫伤象一个西瓜摔在地上,瓜瓤汤了……”这就是非常好的科普类比语言。另外就是关于科普内容信息量。我们在写科普时有个普遍现象,希望自己的科普内容觉得内容越多,传递给受众的信息量越多越好,经常采用“氟喹诺酮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这种大水漫灌对受众来说是不可承受的,知识量越多,会让读者感觉越辛苦,越累。所以科普篇幅应该精简,最好不超过一页。我曾经审阅一篇关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抗凝治疗及用药安全”,这篇科普就是大量的文字描述及专业术语,最后让大家没有办法阅读下去。【药学科普创作心得】最后,想和大家分享药学科普创作的一些心得。首先,科普一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内容适合做科普,就做,有些内容不适合,就不做。另外,科普,一定是公益的。如果想借科普盈利,应该绕道走。每个做科普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羽毛,远离软文。因为一旦公众发现你的科普中发现一两篇软文,就会对你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产生质疑,不再关注你的公众号。最后跟大家聊一下“药学科普自媒体”,我对此有有两点体会,第一,团结就是力量;第二,取长补短。第一,团结就是力量,意思是,药学自媒体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这样就有时间和专业上的优势,大家也有精力和不同风格相结合,把自媒体做得更好。第二意思是要合作,有人擅长文字,有人擅长摄影,有人擅长漫画,有人擅长美编等等,都可以进一步完善和美化科普自媒体。非常激动和一些科普大家聊这些,感觉大家陪我度过这25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