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大窑系(二)

 天宇楼33 2016-05-27


龙泉窑系

龙泉窑窑址位于浙江省龙泉县,因龙泉县而得名。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继承越窑、殴窑和婺州窑传统,综合三家之长,烧造釉色纯正的青瓷。造型多为碗、盘、碟、瓶、壶、炉等类。龙泉窑瓷器到南宋时达到极盛,以釉色凝厚,呈色稳定的梅子青釉和粉青釉称为雄一时。南宋时应宫廷和官家需要,也烧造仿官窑瓷器。梅子青釉有同汝窑釉色类似的美感,釉质浑厚,色如翡翠,好像蓝空映照下的淡绿湖水。梅子青釉烧造工艺极为复杂,釉要分数次挂,要多次烧成,同时要有白胎映衬,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名贵的青釉产品,仅南宋时烧造。传世品不多,因此愈显珍贵。龙泉窑到清康熙初年全部废止。

龙泉窑的兴起虽然比其他宋代民窑要晚。但其产品销售地区社会影响却居群窑之首。从内蒙古到云南,从甘肃到沿海各地,全国各地几乎都出土过龙泉窑瓷器。东亚、东非、阿拉伯诸国及欧洲各国都十分喜爱龙泉窑瓷器。

南宋晚期龙泉窑系开始形成,首先在领境的庆元、遂县、元和等县,其后在江西吉安永和窑,福建泉州窑开始仿制。元以后龙泉窑系规模更加扩大。浙江省殴江两岸窑址遍布,多达200余处,均烧制仿龙泉窑青釉瓷器,福建省境内的各名窑也真相仿制,形成了庞大的龙泉窑系。

青白瓷窑系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但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瓷器生产基地是元代以后才形成的。据考古资料分析,景德镇五代时始烧青瓷和白瓷,质地较为粗糙。宋代改烧青白瓷,以质地精良、产量巨大崭露头角。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南宋时景德镇云集了南北各地陶瓷工匠,有工匠来八方之说。各地陶瓷工匠带来了优秀传统工艺,他们共同努力,遂使景德镇成为宋代重要的产瓷之地。其青白瓷胎薄质坚,釉色如青天,真正达到了玉的美感。

景德镇窑青白瓷造型多为碗、盘、壶、瓶、盒、枕、塑像等。多以刻花、划花、印花装饰、纹饰,造型均受定窑影响,其产品在当时国内外就很畅销。由于销路广,所以仿制者也多,遂形成青白瓷窑系。此外北方诸窑址也出土过青白瓷片,但都是景德镇的产品流散出窑址所致。淮河以北烧造青白瓷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一个。


越窑系

越窑系形成最早。公元三四世纪时,在今浙江上虞、宁波、绍兴地区形成早期越窑系。五代、北宋初年,又以余姚为中心,再度形成烧造“秘色”青瓷的越窑体系。到龙泉窑勃兴时,越窑系就被龙泉取代了。

黑釉瓷窑系

建窑也称建阳窑,窑址位于今福建省建阳县,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几条主干溪流两岸,以上吉镇最有代表性。建窑在唐代始烧青瓷,到宋代因斗茶风俗盛行,改烧黑釉瓷器,兼烧青白瓷和青瓷。其黑釉茶盏天下闻名。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黑釉茶盏,底款刻有“供御”“进琖”等字样。古文献中称为“乌泥建”“黑建”“紫建”,日本人称为“天目”者,都是对建窑黑釉瓷器的别称。

建窑黑釉茶盏胎体厚重,色黑坚硬,釉色多铁,结晶形成各种花纹。其花纹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名称亦多种多样。如“鹧鸪斑”“油滴”“星盏”“玳瑁”“兔毫”等,均是形容各种不同结晶花纹的专有名称。日本藏有“曜变天目”碗两件,黑釉碗上有几块美丽的蓝色结晶花纹,被奉为国家级的文物,并认为是建窑所产。可惜这种“曜变天目”在国内的窑址中未发现一片。

建窑的铁结晶釉社会影响很大,以至有的瓷区仿造建窑产品,有的地区是生产有自身特色的铁结晶釉产品。这些瓷区汇总一起,构成以建窑为代表的黑釉瓷窑系。其地跨大江南北,分布范围很广。北方磁州窑系多产油滴,如河北彭城、河南鹤壁、山西临汾等地,均有油滴产品。定窑也生产少量油滴产品。四川、山西等地多产兔毫。广西兴安曾仿玳瑁。江西吉州窑则把剪纸用于茶盏装饰之上,既有兔毫效果,又有图案装饰,别具特色。黑釉瓷系分布跨度较大,但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四川、福建一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