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品鉴赏 | 美术馆运营 | 名家访谈 | 艺术教育 | 拍卖 | 收藏
懿|访谈
懿:热爱书法艺术,是从小的耳濡目染吗?还是其他? 梁:是,从小就喜欢,但那时候没人指导,也不懂临帖,都是瞎写。真正临帖是从2000年来到美院开始的。 懿:从您刚入门,到现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路的经历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梁:一定要真诚地对待艺术,少说,多干。 懿:书法是您的爱好也是工作,那么您对于您研究的这个领域持有怎么样的态度、看法,您又是如何做的? 梁 :古代作品扑朔迷离,当代作品鱼龙混杂,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保持真诚的心,独善其身。
懿:有人说,书画源于生活,您对此有怎样的理解? 梁: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重在启迪心智,净化心灵,发见心性,追寻梦想,艺术是生活的概括和总结。我所理解的最高境界是: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
懿:您认为现在人对于书法是怎么样的一种态度?您如何看待? 梁:好的一面很多,就不多说了。但还是有不少人盲目地跟风追随,缺乏专业指导以及独立精神,所以短期内,可能会导致部分书法风气偏离传统正脉。 懿:看过您的艺术教学语录,句句箴言,这是您多年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体验吧? 梁:是的,您过奖了。但那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懿:您说的在艺术创作中要“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在门内”,您是怎么做到的? 梁:我也不一定做得到,其实这就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在学习中,不要一直都是被动地描摹,要学会主动地从碑帖中总结传统的道理和规律,不要被传统所绑架束缚,要保持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开玩笑地说就是:不能一直被书法“玩”,有时也要主动地“玩”一下书法。
懿:有人说书法是文化,甚至说要先学好“国学”才能学好书法,您怎么看? 梁:书法肯定是文化。但对于学书法,我主张先学好一定的技术再谈艺术,所谓 “技进乎道”,没有 “技”何来谈“道”。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支撑下,随着人生阅历和文化修养的积累提高,书法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现在有些人连30分的技术都没有,却硬是要把文化、国学、音乐、美术甚至太极等等标签贴到书法上大谈艺术。我觉得这样的书法真是可怜,请把书法还给书法,先掌握好一定的技术,再谈其它。
懿:“烈日狂草”是在什么样的机缘下创办的? 梁:也不是什么机缘,开始就是觉得一群喜欢草书的人在一起尽情地“疯”,肯定挺好玩,就办了。可是后来,越玩越发现,书法真的是玩出来的。
梁小钧工作室授课 懿:近年来,书法行业大热,您如何看待这个行业前景? 梁:大热是好事。前景什么时候都光明,这与书家水平有关,与热不热无关。但是,艺术道路肯定是艰难曲折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懿:您研究书法多年,能否谈谈您个人近期的动态,研究方向以及今后艺术创作上的展望? 梁:近几年,一直在对五体书进行一次系统地临摹、梳理,等时机成熟,计划做一个五体书的总结展览。另外,也计划在篆刻方面多花一些精力,争取两三年内做一本篆刻集出来。其它的还没有太多计划,且行且看吧,哈哈! 梁小钧书法作品 感谢梁小钧先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剪辑/宋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