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贴】平胃散治验三则

 stccp 2016-05-28
[center]平胃散临证应用体会[/center]
[left] [/left]
[center]李中平(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贵州遵义 563002)[/center]
[关键词]  平胃散;中医药疗法;疑难杂证
[中图分类号] R289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22715 (2004) 320281202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效为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阻脾胃。笔者引伸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1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上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久延不愈,或糖尿病并肾病等疾病后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这
类病人多见有水肿、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厌食、大便秘结或稀溏,小便少,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苔厚腻,脉细濡中弦滑。中医辩证属虚实挟杂,肾虚脉络瘀阻为本,湿浊毒邪壅滞为标。急则治其标,予燥湿化浊,运脾和胃为主。方用平胃散加味: 苍术18g , 厚朴12g ,陈皮10g ,甘草3g ,益母草20g ,竹茹15 ,萆解20g ,蝉蜕10g ,佩兰15g ,法半夏10g ,建曲20g ,大黄5g ,生姜2 片。一般服药1~2 剂后恶心呕吐消失或明显减轻,纳食知味,尿量增加。服药2wk 后复杳肾功能明显改善。
例:杨某,男,25a 。1996 年8 月15 日初诊。患者既往有慢性肾炎病史1a ,水肿反复发作,尿蛋白一
直在6 ~ 7 。1mo 前无明显诱因突发颜面浮肿,随即漫延全身,伴腰背疼痛,双下肢软弱无力。望诊:面色光白,神疲乏力,舌淡尖红,苔黄腻。尿蛋白7 ,红细胞6 。中医辩证:肾虚湿阻,毒邪壅滞化热,急则治其标,燥湿化浊,运脾和胃为主,辅以清热利尿。平胃散加萆解20g ,蝉蜕15g ,藿香15g ,佩兰5g ,法半夏12g ,益母草20g ,大腹皮20g ,前仁30g ,金钱草30g。服药15mo 后,患者水肿消失,伴症明显缓解,尿蛋白 。后续用上方加减30 剂, 诸症消失, 尿检蛋白( - ) ,随访1mo 未复发。
2  美尼尔氏病
此类病人多表现为头昏目眩如坐舟车之状,动则尤甚,耳蒙或耳鸣、脘腹痞满、纳呆、恶心呕吐或便溏嗜睡。苔腻、脉弦或濡,多因痰湿阻滞、气机不畅、伤于脾胃所致。治宜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方用平胃散加味:药用苍术18g ,厚朴15g ,陈皮12g ,甘草3g ,竹茹18g ,法半夏15g ,石菖蒲15g ,茯苓20g ,钩藤30g ,天麻15 。美尼尔氏病辩证属中医“眩晕”范围。脾为生痰之源,气机不畅,脾运失常,则为聚湿生痰之关键。
例:张某,女,46a ,干部。患者因突然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半天前来就诊。症见:头晕目眩如坐
舟车,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多夹痰涎,胸闷不适,咽干口苔,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询问
病史,既往有美尼尔氏病病史10a ,否认有高血压,颈椎病等病史及耳毒性药物用药史。前庭功能检查示功能减退,甘油试验阳性。中医诊断:眩晕,属痰浊化热,风火上扰型。治法:燥湿化痰,清热息风。药用平胃散加石菖蒲20g ,茯苓25g ,钩藤30g ,天麻20g ,竹茹20g ,川芎15g ,夏枯草20g ,栀子15g ,龙胆草20g。加水800ml ,煎取400ml ,每日1 剂口服,每次100ml ,每日服4 次,连服6 剂痊愈。
3  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炎、胆石症临床多表现为右胁下或上腹部胀痛,或牵引至右肩背,多因进食高蛋白或油腻加重。
并脘腹痞满,嗳气,纳差,恶心呕吐,口苦,口粘,便秘溺黄,苔腻,脉弦或滑,证属湿热蕴结,气机不畅。治
宜调畅气机,健脾除湿。方用平胃散加味:药用苍术18g ,厚朴12g ,陈皮10g ,甘草5g ,黄芩12g ,金钱草30g ,鸡内金10g ,郁金15g ,大黄5g ,柴胡15g ,白芍15g ,玄胡15g , 《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胆附于肝,肝胆相表里。因此,在治疗胆的疾病时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平胃散加味能收效显著。
例:杨某,女,42a 。因右胁刺痛,并放射右肩胛2wk ,伴恶寒发热1a 就诊。神情倦怠,口苦口干,大
便数日1 次,舌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脉弦细。查体温38 . 6 ℃,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墨菲氏征阳性。白细胞17. 6 ×109/ L ,中性80 %。B 超:肝胆总管结石3mm ×2mm ,胆囊结石15mm ×8mm。中医诊断为结石,属肝胆湿热。治以健脾除湿,清利肝胆,消石通腑,药用平胃散加金钱草30g ,海金砂20g ,熟军10g ,郁金20g , 柴胡18g , 玄胡15g , 茵陈20g , 厚朴15g ,炮山甲10g。治疗30a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 超复查:肝、胆总管、胆囊未见异常。
4  习惯性便秘
老年或长期卧床病人,常常大便秘结数日不行,而解出之便并不一定干硬。并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
痛,或嗳气频作,纳谷不香,苔薄腻,脉弦。证属传导失常,治宜调理脾胃,导滞通便。方用平胃散加味:药
用苍术18g ,厚朴12g ,陈皮10g ,甘草5g ,熟大黄3g ,杏仁15g ,肉苁蓉18g ,火麻仁18g。一般服药1~2 剂后大便即解,再酌加养阴益气调理可获痊愈。
例:周某,女,67a 。曾因老年习惯性便秘,长期服用果导片或麻仁丸维持大便通畅。近6mo 未服此药
而来我院诊治。大便4~5d1 次,但不干燥,常感腹胀腹痛,便后有残感,舌质淡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此乃脾胃运化失职,气机壅塞,饮食停滞中焦所致。治拟醒脾顺气,健运通便。方用平胃散合四逆散加减:苍术、厚朴、陈皮、柴胡、枳壳、木香、生大黄各12g ,苏梗、神曲、山楂各15g ,黄芪、白芍各20g ,升麻、甘草各6g。用本法调治1mo 余,多年痼疾得以痊愈。
5  慢性腹泻
此类病人见长期慢性腹泻,日3~5 次不成形,腹胀满,矢气,纳差,苔微腻。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
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证属脾胃不和,运化失权,清浊不分。治宜健脾和胃,方用平胃散加葛根30g ,建曲20g ,山药15g ,薏苡仕20g ,马齿苋30g ,茯苓15g。
例:唐某,女,63a 。曾因反复腹泻10 余次,长期服用黄连素片,氟哌酸及金双歧等药,仍见大便大爽,
近月大便次数增多而来就诊。每日4~5 次大便不成形,腹胀肠闷纳差,时腹痛无,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泄泻,属脾胃不和运化失健。治宜健脾和胃,利湿止泻,方用平胃散加味: 苍术20g ,厚朴15g ,陈皮15g ,甘草6g ,薏苡仁30g ,山药20g ,茯苓20g ,白术15g ,焦山楂20g ,猪芩20g ,泽泻15g ,莲米15g。用本法治疗10d ,大便次数明显减少,1 日2 次,大便基本成形,纳食增加,巩固疗效后方再服1mo 每日1 次,大便成形,1a 后随访未见复发。
6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此类病人常有上腹部隐痛胀满不适,嗳气嘈杂或反酸,食欲不振或并困倦乏力,嗜睡或失眠,舌质略
暗,苔腻水滑,脉弦细。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胃镜检查见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面。中医辩证属
痰湿困脾,胃失和降。方用平胃散加蒲公英30g ,鸡内金10g ,黄连6g ,玄胡20g ,建曲20g。溃疡者酌加大贝母15g ,白芨15g ,乌贼骨15g ,如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可加生大黄粉1~2g ,每日3 次吞服,3~5 症状明显改善;虚寒加半夏12g ,藿香12g ,桂枝6g。
例:周某,男,1a 。诉上腹部疼痛2a ,有时疼痛加重,痛行两胁,嗳气频频,泛酸吐黄水,面色萎黄,烦燥不安,纳谷欠佳,大便正常或不畅,舌红苔黄,脉弦细。曾多次服用驱虫药、解痉药、疼痛不减,未见下虫。数日前作电子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辩证:胃脘痛属脾胃虚弱,气滞湿阻,治宜健脾理气,利湿止痛。方用平胃散加味:苍术12g ,厚朴10g ,陈皮10g ,甘草6g ,柴胡10g ,白术10g , ,川楝子12g ,黄连6g ,佛手9g ,香橼9g ,建曲15g ,内金10g ,苡仁20g。药进3贴。二诊疼痛明显减轻,嗳气亦少,纳谷有增,大便不畅,上方加扁豆10g ,山药12g ,再进6 贴。胃痛消失,大便正常,面色红润而全愈。
[right][/right]
      遵义医学院学报 27 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