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在中国的今天,孟德尔的命运会怎样?

 Gorgan 2016-05-28

奥地利帝国布隆(现在是捷克的布尔诺 )的神父孟德尔将他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发表在“Journal of the Brno Natural History Society”(现在在ISI中也查不到这个杂志),长时间无人问津。

      孟德尔不是一位专业科学家,发表的杂志也是很一般的学会杂志,也长时间无人引用,按现在中国科学的评价标准,就是一篇典型的“垃圾”论文,但正是这样一篇不起眼的论文,在沉寂了34年之后,被认定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之作!

         试问:一件货的品质是由货本身的质量所决定呢,还是由店铺的装饰(IF高)来决定?围观的人多(引用多)就一定是好货,而无人问津就一定是一钱不值吗?

    科学评价应该回归科学的质量分析与鉴定,而不是杂志的所谓“围观度”(IF),孟德尔如果在今天的中国,其伟大的发现可能会被永远淹没下去......


孟德尔大事记:

1)1856年—1864年,孟德尔共进行了8年的豌豆的杂交实验;  

2)1865年,孟德尔在布鲁恩科学协会的分两次宣读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听众对连篇累牍的数字和繁复枯燥的论证毫无兴趣。他们跟不上孟德尔的思维。孟德尔揭示的遗传秘密,被埋没长达35年之久!

3)1866年,孟德尔将研究结果整理成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布尔诺自然史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Brno Natural History Society》上发表,但未能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重视。

       孟德尔晚年曾经充满信心地对他的好友尼耶塞尔教授说:“看吧,我的时代来到了”,这句话成为伟大的预言。直到孟德尔逝世16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34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43年,孟德尔的伟大发现才为世人所认可。

假如在中国的今天,孟德尔的命运会怎样?

关联博文:生命科学的造牛运动——IF功不可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504020102wjxo.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