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欧阳国胜:任务驱动型作文如何“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

 心上耕田 2016-05-28




任务驱动型作文

如何“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


目前学界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研究已迅速升温,然而,静听各种声音,由于对这种新型作文的起因缺乏真正了解,很多写作指导性的研究从观念到具体指导并不到位。事实上,高考推行这种新型作文有着内在的深刻追求,一般教师目前所认识到的旨在“防止套作、宿构”等,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引导学生回到真实的交际生活中来,在价值导向方面引导学生尊重他论、文明交流,实际目的是从说理态度上引导学生由封闭性说理或强说强辩走向公众说理与公共文明,从而提升国民的言语交际素养,促进社会和谐。而一些研究资料却推出了应对这种新型作文的公式化的作文模式,恰与其初衷相悖,实为憾事。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提到了两条总纲性的建议:“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①本文将具体细化“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这一要素。


一、“辨析关键概念”的学理依据


“名不正则言不顺。”说理从正名、定义或概念辨析开始是一种常识。说理注重逻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的,推理由判断组成,判断又由概念构成,所以,概念辨析是逻辑阐述的起点。“清晰的概念对于任何一种理性、逻辑的说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说理都是从定义开始的。”②


概念辨析可以厘定,可以区分,关乎说理的方向,使本身空泛模糊的话题转为具体明确。“ 厘定”意为“整理、规定”,即先整理出别人或自己对给定话题或材料关键概念的理解与阐释,再从中择取或重新开辟出自己要阐述的内涵与方向,符合分析说理的过程性与条理性。如2005 年上海卷的“说‘杂’”,有考生先“整理”出了“杂”的习见性理解:“杂七杂八”“七上八下”“脏、乱、差”等,然后“规定”出自己对“杂”的独特性理解——多元、包容、多角度。这样,经过概念厘定后,原本空泛模糊的“杂”,便具有了“多元”“包容”“多角度”三个具体清晰的阐述内涵与方向,这三个清晰明确的方向既是文章阐述的核心内涵,又在结构上构成文章说理的逻辑梯度,从而使说理既扣紧材料与话题,又夯实了基础论证的根基。同样,上海卷的“更重要的事”,北京卷的“符号”以及平时的写作训练亦需要概念厘定。


概念厘定旨在将核心概念从众多可能意义中剥离出来,并赋予它只有在文章语境下才能成立的特定意义。“定义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从论据中排除暧昧含混的成分,明确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正在进行讨论的实际问题上。”③任务驱动型作文强调任务的真实性、给定材料的争议性及结果的多样性,重在让学生充分交换意见,不必达成一致,故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辨析包含两个具体内容:一是“辨析关键概念”,指向内容;二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指向方法。也正因为其强调真实情境,所以写作时需具备对象意识,要对所提供的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和设想的对方的看法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双方看待问题的立场、角度与方法不一样以外,很有可能双方对某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存在分歧,所以需要对关键概念作出厘定或辨析。有一个常识需要表明:不是所有说理性的文章都必须概念厘定,而是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对具有多义性并有可能导致双方意见分歧,对表明己方立场、观点、理由起决定作用并能帮助对方理解的概念才需要厘定。


“在真实的情境中”意味着概念辨析要结合材料的真实情境,如2015 年全国新课标乙卷满分作文《小李风采更胜一筹》的开篇:“大凡评选,不是要选出顶尖优秀者,便是要选出极为稀缺者。”开门见山提出对“风采人物”评选标准的界定:“稀缺度”,辨析了“风采”的内涵,若脱离这一“真实的情境”,“风采”的内涵又如何能扯上“稀缺度”?


概念辨析是逻辑说理的起点,缺之则可能走向暧昧含混,甚至偏离材料,这便是“辨析关键概念”的学理依据。


二、“辨析关键概念”的常规方法


辨析关键概念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只是一个大体方向,具体方法则需要细化。


概念厘定的向度可以揭示概念的本义与引申义,表层义与深层义,具象义与抽象义,也可厘定概念的常规义与别解义,模糊义与具体义,词典义与语境义等。概念厘定的具体方法有“下定义”与“作诠释”等,但中学生写作中的概念厘定常常表现为对关键概念的个性化解读,所以厘定向度一般不用词典义,具体方法也并不采用严格的下定义。


如对2015 年全国新课标乙卷作文题关键概念“风采”的厘定,学生给出了个性化的理解:


何谓风采?风采不能用才气、奉献、成效等实际的评价来衡量,风采展现的是一种独到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仅在于争取和奋斗,也不仅仅在于意义和价值,更在于生活趣味与人生情怀。故“风采”之选,宜观情怀。


这种只需从概念的性质、特征、成因、功用、颜色或组成等任一角度诠释,且只需大体接近概念内涵,写出自己对概念独特理解的厘定方式,就是作诠释。再如厘定“传家宝”的概念就不宜用词典义,而宜采用个性化解读方式。如:“传家宝是指能传承于后世的具有物质利益,或在精神、文化、文明上具有教育、审美等价值的东西,是家庭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拆字法”也是厘定概念的重要方式。如同样厘定“传家宝”,可以变化为:“传家宝”就是“传”+“家”+“宝”,“宝”意味着在精神、文化、文明上具有教育、审美等重要价值,指向“价值性”;而这样的“宝”一定是可传承的,涉及“传”者和“承”者,且必须是在一个家族内部的传承,所以具有家族精神与家族情怀,“传”与“家”指向“特殊性”。


概念的区分是指将厘定的概念与其相近或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与区分,对论证或说服具有一定作用,能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如人们曾一度对“ 给老弱病残让座”属不属于“道德绑架”的问题争执不休,认为属于“道德绑架”的论断曾经很流行,石勇在《道德真的不能强迫吗》中的成功辩驳就运用了概念区分的方法:


不错,有的道德是不能强迫的。道德包括“道德义务”和“美德”两个范畴,不能强迫的只是美德,而不是道德义务!让座是美德,是不能强迫的。美德不是道德义务,它产生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只是被“提倡”的东西,而不是被“规范”的东西。反之,如果是被“规范”的东西,即如果是道德义务,一定是可以强迫的。老人身体有病,如果不坐在座位上,会有安全上的高度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就有道德义务来给老人让座。这是一种“自然义务”:我们对那些处于危险中的人,在帮一把并不会让我们付出难以承受代价的情况下,是负有帮的道德义务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在那种境况中得到帮助的道德权利,在分量上,压倒了我们“不管闲事”的道德权利。


这段说理很有说服性,奥妙就在于作者将“道德”区分为“道德义务”和“美德”两个范畴,将“美德”区分为是“被‘提倡’的东西”,而不是“被‘规范’的东西”,从而推导出“道德义务”是“被‘规范’的东西”而具有一定强制性的道理。如此,说理便浅显易懂。


三、“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


缺乏“辨析关键概念”会失去说理的基础性,容易脱离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的概念辨析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具有双向性,即对同一事物持不同观点的双方都可以从自身观点出发辨析关键概念。日常训练中可以强化学生的这一意识。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6 年春节,全国各地一些县级城市也出台禁止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违规燃放的家庭及单位要被处以罚金。此事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反对者说,不能借个别的安全与局部的卫生状况来消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赞成者说,传统文化的坚守亦应与时俱进。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回答你的选择并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春节期间县级城市禁燃烟花爆竹一事发生争执,极有可能是双方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存在分歧。如“县级城市”,赞成禁燃方认为现代的县级城市人口密集,群居度远高于从前的县级城市,故一旦发生不安全事故,伤及面将更大;而反对禁燃方则认为县级城市并非北上广深,而且是最贴近百姓、最能代表民情的行政区域,禁燃严重消减了乡土社会的民风民俗。又如“春节期间”,赞成禁燃方认为春节期间面广人多,警力与消防力量都严重不够;而反对禁燃方则认为春节是最受关注、最能体现传统习俗的最大的传统节日。再如“爆竹”,赞成禁燃方认为爆竹驱赶年兽的最初目的早已丧失,且本身极具伤身扰民等危害;而反对禁燃方则认为爆竹是最古老、最传统、最值得回味的“年味”符号,虽然驱赶年兽的最初目的早已丧失,但爆竹又具有“喜庆”的文化功能。此外,对“处以罚金”“传统文化”“家庭及单位”等都可作出符合各自观点的概念厘定,如此深入材料内部抽取关键概念,在真实的材料情境中加以辨析,既是说理的基础,又不会脱离材料空泛说理。所以,训练学生对所给材料隐含的概念的识别与抽取意识及从双方角度厘定概念的意识,是提升学生思维与基础说理的有效措施。


具体训练中,我们给出命题后不急于让学生完篇,先做基础性工作,将概念厘定细化深化,这是引导学生扣事评议不空泛说理的前提。我们细化深化的具体措施是让学生填空或简答,具体步骤例析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广州某大学关于“草坪禁入”的规定引起社会热议。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驱赶”之后,该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称:“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学校应该有高雅的品位。”有师生以清华北大和国外大学的草坪可以随便进入,师生们在草坪上课更是一道人文的风景为由表示质疑;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给王教授、保卫处、学生、网友、校长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以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首先,引导学生在原题中画出评论此事时争论双方可能会争辩的一些概念。如“ 草坪”“ 大学”“草坪上课”“高雅的品位”“人文风景”等。


其次,以填空或简答的形式让学生厘定或区分概念,先自拟,后全班交流,训练基础性说理思维。如:


(一)草坪:


1.赞成可以适度进入方:

厘定:草坪是颐养身心、放松心情的好去处,非嬉戏打闹践踏的适度进入可以提高草坪的利用率。

区分:①观赏性草坪②常规性草坪(功能性与阶段性)


2.反对进入草坪方:

厘定:草坪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具有独立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容易被毁坏,需要呵护。

区分:①自然性草坪②规划性草坪(保安禁止的自然是规划性草坪)


(二)大学:


1.赞成可以适度进入方

厘定:是不会对他物随意破坏、具有较强自制力的相对高素质的人的集合体。


2.反对进入草坪方

厘定:是思想相对自由、行为相对个性化、不循规蹈矩无视规定的行为自由者的集合体。(更应予以适度约束)


(三)草坪上课


1.赞成可以适度进入方

厘定:师生在草坪上课是人与自然的亲近,是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的完美呈现。

2.反对进入草坪方

厘定:在草坪上课是一种破坏教学秩序与大学自然景观的随意性行为,具有较大的被模仿性与负面影响。


(四)高雅的品位


1.赞成可以适度进入方

厘定:巧妙地将学习、工作与自然之景、生活享受融合在一起,是运用自然之景提升学习效率并放松身心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

2.反对进入草坪方

厘定:践踏自然之景、破坏校规校纪的行为是一种负能量,构不成高雅的品位。


(五)人文风景


1.赞成可以适度进入方

厘定:彰显自然之灵气与人类对知识、文化、文明的渴求的和谐之景。

2.反对进入草坪方

厘定:人为破坏、对另一方构成侵害的侵犯式行为图景构不成人文风景。


学生经历了这样的细化训练后,就不会轻易架空事件而空泛说理了。当然,并非每篇文章都需要概念辨析,只有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具有多义性并有可能使双方产生分歧,对表明己方立场、观点、理由起决定作用,通过厘定或辨析可以帮助对方理解己方观点的概念,才需要厘定。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正是要求说理有对象意识,要求“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等,使说理从传统的简单论证转向了入情入理的说服,从传统的粗糙表态或轻易否定转向了深入的理由阐述,从传统封闭式的自圆其说转向了开放的文明交流,从传统的代圣贤立言转向了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应该说,任务驱动型作文取代阐释型作文,在人性的趋良与国民素养的提升上是一种必然。


注释:

[1]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J].语文学习,2015(7-8):10.

[2][3]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91,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