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 房】在这山风呼啸的城市里 ■柳青凯

 东方竹马 2016-05-28



柳青凯的凤凰画馆


在这山风呼啸的城市里


■柳青凯


  喜欢书画并以此为业之后,主动给自己一个身份——书生。编过很多书,写了一些文章表现胸中块垒,写诗感念生活中的温存,竟然也有可以传唱的好词句,所以常常会有一种怀抱书卷的自豪。

  我不是勤奋的读书人,但对书敏感,会用书。做什么事,参考什么书,什么文章和句子可以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是我的强项。其实这就是学以致用,当下需要,就找来最好的资料学习对应。倘与当下无关,再高深的东西都事不关己。然而这却让我不得不买很多书。当兵时我带了一箱行李,全是书法篆刻的书籍。退伍后寄回来的十几个包裹也全是艺术书,后来来北京谋食也是只带书。现在在北京租了三个地方,一间地下室全部堆着我编的书刊;住的家里有一间书房,堆书成墙、书多成灾,天天被老婆说;再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凤凰画馆、凤凰美术馆,同时也是我的工作室、画室、事书(翻书、抄书、编书、校书、卖书)的地方,面积有两三百平方,功用很多,但大部分时间为我个人所用,算是我的书房。

  2011年,我从通州搬到“城里”来,住进琉璃厂南1000米的陶然北岸小区里,虽然离琉璃厂很近,却一两个月不一定去一次,用我的话说是深居简出,深居琉璃厂文化圈,却很少去厂肆。现在的凤凰画馆是何国门兄设计的,何国门在没有做职业书画家之前是设计界有名的环艺设计师,画馆内装了十面大镜子,空间利用率极高,依着北窗我种了很多青竹和菖蒲,看着这些山泽之物总有一种置身山林的感觉。

  我爱菖蒲,喜其葱茏神逸、青春挺拔,喜其溪涧出身、生机勃勃。看菖蒲如同自视,凡植蒲、种竹必配以灵石,拳石磊落、湖石玲珑,更有家乡土里的矼石、嵩山拣的顽石,竹石绿蒲相映成趣。吾好金石,凡古盆旧瓦、朴砖老罐均以为宝,又好雅器,精美茶玩、寿山青田、紫砂铁砚、湖石山子无不收罗。5000微信好友中不乏古玩商贾,整日被他们诱惑,钱越花越多,案头、窗台、茶桌上堆满了各种灵物,间以石斛绿苔,很有风致。有关石头与山子的摆法以个人好恶置之,他人说这么风雅,我独以为那样别致,久而久之,书窗茶桌竟也神灵各就,家乡的茅草、芦苇与菜市场的番薯以及最起范的诸葛神扇陈杂一起,乱是乱些,但我谓之丰富、富贵,看着它们,傲骄的心沉浸在自我世界的闲逸里。

  崇善守正,积学养气,我在这个空间里,常常满足于现实的眷顾。自我以真诚营造的自在空间让我心安于斯,静坐下来,如在山林一般。阳光明媚,心情大好;雨雪纷飞,诗意泛滥;狂风大作,山气汹涌……京城的巷风狂欢起来,声情剧烈,呼啸嘶嚎,二楼的画堂在这风吹日晒之中尤如山间。

  去岁夏秋之交,正逢“逸格”当代书法五人展开幕坐谈,师友们在呼啸的城市里清谈,大风吹动画框,叮隆作响,该我发言时激情充沛地说了句“在这山风呼啸的城市里”大家如何如何,后来想想真是帅气极了。情怀爆棚,诗意蒸腾,自己把自己点燃起来,城市早就成了山林,山林充满内心,时时作着山泽之想。

  在凤凰画馆里呼吸吐纳,涉事冥想,每天的日常犹如丛游山林。前些日子发了一个帖子,俨然已视画馆为山房。每日涉事:教子、翻书、抚石、弄草、品茶、玩古、刊印、传拓、读画、校稿、写联、画山,画馆十二山事也!山上一日,山下一年,古人真会想象。怡然自得的山房日常,让我不由在自己的画上题下:山中事、不知年、落雪日、花开候……痴痴一个山人了。读得山事之书,会得山泽来客,写了山中岁月,画染湖山烟雨,书房画堂因我移动,高士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文行于此,午夜静默,似有虫声。初夏的城市充满深情,高楼林立之间,风声嚓嚓作响,城市何异于山林?

文字成景


画馆一角


青竹与菖蒲


闲书杂置


案上风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