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于钟华:书法·哲学·人生

 聽雨軒sjh 2016-05-29

  中国精英网/赤子杂志社 记者 李漠 薛京

  

  于钟华 

  近日,为展示书法成就,普及书法知识,41岁的亳州籍书法家于钟华博士走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了《书法档案》,其中不少观点都让人耳目一新。一直低调的于钟华因此走进更多人的视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人们都认为他“成功了”。

  “人的真正成功在于今世常人眼中的‘不成功’。”7月初,于钟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常人所看到的一帆风顺,结果要么是江郎才尽,要么是身后寂寂。”

  从这句非常有思辨意味的话里,不难看出,在构建书法理论的“顶层设计”同时,于钟华时时不忘对自己进行“人的顶层设计”。

  关于“百家讲坛”:更希望听到深刻有见地的批评

  记者: 大家把您的粉丝称作“鱼翅”?您经常跟鱼翅互动吗?鱼翅们的构成是怎样的,大多都是书法爱好者吗?您统计过鱼翅的数量吗?

  于钟华:我不是很赞成粉丝什么的,但不知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地,我也竟然有了大批的粉丝,具体是什么时间有的我也不知道。很多人问过“鱼翅”这个问题,主要是觉得这个称呼很奇怪。等我的所谓粉丝越来越多后,我就开始正视这个事情,了解了一下,“鱼翅”这个名称还是有个说法的:一是我姓于,于、鱼同音,所以一开始叫做鱼粉,后又改成鱼丸,据说和于丹的粉丝同名。最终改成鱼翅,是因为鱼翅看似粉丝,但要高级很多,取这个名字以自励。

  就目前我所知道的鱼翅来看,基本上是以书法爱好者为主,但也很复杂,既有书法专业人士,也有业余学习书法者,还有喜欢书法但并不练习的,数量不少,但总的一个特点在于这个群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这个群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遍学历较高,本科、硕士、博士较多,还有不少的高校教师,是一个高知群体。数量没有详细统计过,与我本人有直接联系,关系比较密切的大概总有五六千人吧。

  和娱乐界的情况不同,鱼翅群体很多都是和我有过师生之谊的,自大一点说,很多都是我的学生,他们所谓的追随我主要目的在于学习书法,提高水平,不是像娱乐界那样被动地一味地单向崇拜,所以这里没有刻意的互动,有的是联系、交流和切磋。他们经常会发微信、寄作业过来让我看,希望我能提点有用的建议,这个你到网上会看到很多。也有很多朋友要加入魔鬼训练营学习(简称“魔影”),但魔影每年招生人数有限,很多在排队。

  最近也碰到一些麻烦,就是鱼翅群体越来越庞大,每天有几百条上千条微信,信件也越来越多,实在忙不过来,很遗憾不能够一一回复,满足每一位朋友的要求,对不起大家!我也正在寻找解决的策略,比如说建一个专门的网站,把大家集中起来进行学习、交流和提高,尚在筹建中。

  记者: 您登上百家讲坛后,在网上看到一位鱼翅的帖子:“咱看看于老师,形象好,看上去青春,有活力,激情四射。讲课内容更是不落俗套,谁也想不到是这样讲书法的。你可以不同意于老师的观点,但你不得不承认,你坐在那里十年也想不出这样的书法,这是真正的严肃的书法研究。”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在百家讲坛上的表现?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于钟华:粉丝看偶像咋看咋舒服,这个不能信!实话实说,百家讲坛第一次录制书法类节目,从编导到各方面人员对书法都不是很了解,所以相互间磨合了很长时间。加上前面曾有过几位老师录制的失败,整个团队都是比较慎重的。而我更是第一次做节目,对电视节目的要求完全不懂,因此感觉非常不适应,表现真的是差强人意。就节目本身而言,虽然现在各方面的评价还不错,但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是相互之间的沟通不够造成的,有的则是我自身的原因,比如个别字的发音,还有一个引文的出处错误等。

  我想不管怎样,节目播出了,好坏由人评论吧。我能做的是总结经验和教训,争取下一部片子做的好一些,改进才是目的。

  记者: 自从走入央视的百家讲坛,您的影响力更大了。我看到最近网上人们对您的评价出现了两极分化,一些人对您的关于书法的观点推崇备至,另外一些人则表现出非常不屑。您如何对待那些批评的声音?

  于钟华:鲁迅先生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有推崇备至者,有反对者,这于我而言应该是非常幸福、幸运的事。中国人的做事方式,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当面骂你、指责你的,所以在我的耳边,听到的更多的是赞同的声音,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我更加感谢那些批评的声音,这些声音才能使我看到真相和真情,这样才会促使我进行思考,进一步深化自己的研究。一个人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是:学术无止境,真理永远是在追逐的过程中。任何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真理的想法和念头都是走向真理反面的开始。而且,一个人在批评中才能成长,赞扬声中没有真正的成熟。对于我这个年龄,我个人更希望的是听到深刻有见解的批评。

  当然,我不赞成一些并不了解我的研究,就随口发泄自己的不满,侮辱谩骂的方式也不能提倡。

  关于书法理论: 在书写中承载落实中国先民的智慧——道

  记者: 我看网上围绕您提出的观点“书法靠秘传,不靠临摹”有很多的争议,您对此怎么看?这是否只是个人经验而不具有普适性?

  于钟华:晋唐时期的书法学习,这里讲的是书法学习,主要就是靠师徒之间的秘传。其实这没什么奇怪的,比如我家是五代中医世家,一些家传的秘方就不会轻易外传,很多行当都是靠秘传。书法稍有不同,就是书法的传承不仅是技能的传承,还包含有“士”的精神,也即道和德的传承,所以传授之前非常注重对学生道德的考察,如果抽掉书法中“士”的精神,大家自然认为书法就是技能的授受,谁若是讲秘传就会被扣上很多不好的帽子。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晋唐秘传的笔法是承载着“道”的,所以我称之为道术,这是不能轻易外传的。到了唐末,由于战乱频繁,持续上百年,结果“人物凋零,笔法衰绝,书道中落”,于是,宋代以来的书法学习者只能通过临摹法帖摸索古人的笔法了。

  所以,晋唐秘传的古法到时普适性的,而通过临摹法帖来获取古法倒是个人经验性的。

  

  于钟华的书法作品

  记者: 您开办的“魔鬼训练营”,每年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有人说:“我从事书法有几十年了,但魔营给我的帮助是颠覆性的,令人震撼。”我想知道的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您是如何让一个人的书法水准和观念产生如此大的改观呢?

  于钟华:两点:一是我的书法理念本来就和这个时代普遍的书法认识不一样。简单说来,现在的书法主要是形学,是研究现成的书法作品,找出其中的规律,再按照规律去书写。我研究的是道学,是研究书写本身的,也就是书法作品是如何写出来的。这样的大家自然会有一个观念上的颠覆。二是道学理念下的书法实践是强调道术的,依道而行自然事半功倍。加之我的教学要求非常严格,学生素质高,勤奋,经常会写到半夜三四点钟,而且经常会有人罚站等。但学生自己会清晰地看到自己每天的明显进步,这样就更愿意学习,练习。

  记者: 关于书法理论,您提出过一个“顶层设计”,指出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落实到我们的具体书写中,落实到书法作品中。对此观点我非常认同,而且我觉得不仅仅是书法,很多艺术门类,比如油画,雕塑,等等,其最高境界,都是天人合一。但现在很多人本末倒置了,比如美术,“术”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而“美”才是最终目的,很多人一味地追求各种“术”,却远离了“美”。有些人并不认同您的“顶层设计”,我认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道德经》上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无;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想对于不同人的不同反应,您是非常超然的吧?

  于钟华:我讲的“顶层设计”是指在书写中承载落实中国先民的智慧——道,道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天人合一,所以这和西方的油画、雕塑等的追求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中国人对于笔墨等今天在我们认为是工具的东西非常尊重,所以在书写或绘画中尽可能发挥他们的性能,也即是说,工具本身就是实现的对象。而西方人普遍将画笔、颜料作为绘画的工具,工具不是实现的目的,画出所要描绘的对象才是目标。表现在艺术作品中,你会发现,西方的油画等不见“笔”,不见工具。中国的书法、绘画都讲究“见笔”,毛笔的性能要在绘画中体现。但我觉得你对于美术这一概念的理解很有意思,很有道理。至于别人同意不同意,无所谓,学术研究指向的是真理,并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

  关于人品: 历史上伟大的作品,其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身影

  记者: 有人说您是“奇才”,说您买书就像买青菜一样买回家,而且这么多的书,您都认真看过,并且都能记得!在这里向您求证下,您是都能“记得”吗?您都买些书法和哲学方面的书吗,还是涉猎更广?

  于钟华:“才”的本意是刚刚长出一片叶子的小植物,即到底是什么品类尚难判断,也就是说尚未长成,从这个角度讲,我的确是一棵“才”,这样可以提醒我的是:千万不要着急,你还早着呢!至于奇才,我是没有听说过,估计是有人瞎扯了。

  小时候,我母亲经常跟我讲,我出生一百天抓周时,抓的是一本书,可能是心理暗示,我一直以来喜欢呆在房间里看书,要看书自然要买书,从小到大买书,几十年下来就积累了不少的书。“像买青菜一样买书”不是事实,可能是传来传去传夸张了。我曾经有过很多年经济非常紧张,根本就买不起书,何谈像“买青菜一样买书”。当年,因为没钱,只好经常到杭州的三联书店去抄书,以至于当时书店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我。这几年经济稍稍宽裕了,买书买的多起来了。

  我的书总有几万册吧,不可能全部看完,也不可能全部记住。我大概记住的都是些写文章、做研究、授课需要的很少的一部分。我最崇敬的学者是钱钟书,一生的愿望也是希望能够像钱先生一样做一个职业的读书人,但人的能力和天资有限,我没有钱先生那样的能力,所以记不住那么多的内容,很遗憾!但这些书,大多是我自己一本本挑选回来的,基本看过是真的。

  我两个专业是哲学和书法,这个方面的书偏多。以这两个专业的书为中心,旁涉到很多方面,比如以书法为中心,走向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再比如以哲学为中心,走向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等,文学、史学,包括现在常讲的国学都是做研究回避不了的,都有些涉猎,但都不精,没办法!

  记者: 您很赞同苏东坡讲过的一段话:“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这话我也很赞同。您认为当今的书坛,除了您的恩师陈振濂教授外,您最敬重的书法大家是哪位?

  于钟华:古代中国,不仅仅是苏东坡,但凡是有书名者都很重视人品,甚至将书法作为修心养性,砥砺人品的一种方式。书法离开了人,也难以成其为书法,历史上伟大的作品,其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身影。书法家在古代中国,其身份不是如今天作为艺术家存在的,而是“士”,类似于今天的知识分子,有担当,有精神的一个群体,其终生努力的目标在于“道”,孔子讲:“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士的书法家不可能不重视道德的践行。

  当今很多书法家是我敬仰的对象,我师父陈振濂自然是第一位的,他不仅学术和书写水平高超,最主要的是他为书法呕心沥血的这份精神和职业操守,在当今这个物 欲横流的社会里弥足珍贵。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张海先生也是人品高尚,值得我好好学习的前辈。比如他出资开办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班、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活动,资助贫困大学生等等,很让人感动。

  关于书写: 人在本真状态下的书写是一个非常高的书写状态

  记者: 有一篇文章说您很少用电子邮件,“尺度书疏,千里面目”,“笔墨鸿雁,半文半白”,这种说法准确吗?感觉您对现代化的交流方式似乎并不拒绝。

  于钟华:“很少用电子邮件”倒是真的。首先,我对现代化的交流方式不排斥,电脑、电子等在这个社会你也回避不了,我对这些新生事物是持认同态度。但是,反过来,不能说进入现代社会了,手工书写就要被淘汰,这个我坚决反对。我恰恰认为,在一个充斥人造制品的时代,“手工”不仅仅保存、延续了古老的传统,更为重要处则是只有“手工”才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和情感。就文字而言,手工书写出来的东西,她是有温度有温情的,人的情感跃然纸上。语言文字本身常常容易产生的模糊和误解,手工书写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点,从而使世间多一份诗意和慰藉,从而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基于这样的一个认识,我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在日常生活中手写便条,手写书信的习惯。一开始找不到发信的对象,后来有了一个,两个,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圈子,很温馨,很有意思。

  

  于钟华写给朋友的信

  记者: 您的朋友朱文信有幸目睹过您的一个创造之夜:您在一个晚上就创作了二十来件书法成品,有大字,有小字,有魏碑,有汉隶,有小行,有大草,每一件都功力深厚。这听上去确实很神奇。您那一晚是属于超水平发挥,还是一种创作的常态?

  于钟华:那应该是我的一般状态。朱文信是中国美院的老师,和我私交很好,所以会有些夸大当时的状态。我写字相对于别人比较快,2013年我应邀在故乡亳州做过一个个展,一百多件作品也是5天时间写出来的,每天平均要写到五千字以上。6月28日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问道王羲之》一书的签售,两个半小时,我写了近万字。

  这和我对于书法的理解有关系,在我看来,书法的古法首先在于能够快速地保证日常实用的书写,而且要很容易学习上手,写起来应该很轻松自由,否则书法老早就淘汰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所找寻的古法和现在普遍认识的“用笔要复杂,动作要丰富”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我极力反对书写过程中的“花拳绣腿”,讲求笔画的纯粹性,讲求书写动作的简易。

  对于书法而言,简易才是大道。

  记者: 您在文章中指出,在书写的过程中,只有一方面不断地自我提升,不断地自我追求中国人的高贵精神取向,另一方面更加发乎本性地让书写事件的构成者在新的境遇中成其自身,才能进入本真的书写,而如此书写的书法也才是真书法!请问,您是否认为自己的书写已经进入了“本真的书写”,接下来您希望在哪些方面进行自我提升?

  于钟华:本真性的书写是一个非常高的书写状态,指人在本真状态下的书写。但其前提是书写者首先要获得笔法,而后书写者处于本真状态,两者合二为一才能臻至。我个人尚处于对笔法的研究和完善阶段,尚谈不上本真性书写。因此,我既要在书法的本体内容上狠下苦工,同时又需要在个人的修养上下功夫,书法的成功最终源于人的成功。但这常常又是一个难题,即人的成功恰恰在于磨难之中和磨难之后才能获得,换句话说,人的真正成功在于今世常人眼中的“不成功”,常人所看到的一帆风顺,结果要么是江郎才尽,要么是身后寂寂。

  (链接)于钟华简介:

  1974年生,亳州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老师。2007年创办“于钟华书法魔鬼训练营”,成为国内高端书法教育机构之一。至今已举办八届,培养全国各地学生近千人,其中很多人在全国大展中脱颖而出,摘金夺银。被书坛誉为“魔鬼”“魔头”“魔鬼教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