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圣人外其身而身存?

 青木森森 2016-05-29

  老子说: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说起来惭愧,古文学的不好,今天第一次听到这段话。非常赞同,也非常佩服老子在2500年前就有这样的智慧。在没有看到此句之前,我自己有类似的想法。

  

  老子的思想玄妙精神,这段道德经的名言,前人已经有很多的注解。有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有把它与日常生活如炒股联系的,有从自然的层面分析,确实是见仁见智。在我看来,这段话精辟的阐述了自生与共生,身后身先,公与私的矛盾辩证关系。

  

  不自生,是说不是只为自己的存在而生存、发展。天地没有自私自利之心,为整个自然、整个宇宙的存在而生存。这种大公无私,是它长生的根本原因。而我们所说的长寿的动物比如乌龟最长也就上千年,曾统治地球的恐龙也灭绝了,是因为他们都要依赖外界的补给才能生存下去。而地球至少46亿年了,宇宙150至少亿年还将继续存在。

  

  天地就像一个舞台,而芸芸众生是这个舞台的表演者。这个道理看似遥远,其实生活也有。比如在赌场里,再高明的赌徒有输钱的时候,但是始终在赚钱的人是赌场老板,是赌博舞台的提供者。自然界里,生灵按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生存。人类社会里,这个法则依然适用,只不过能够生存的更长久的是搭建平台和制定标准的人。在企业竞争中,谁能构建一个谁都离不开的平台,并且自己独立于这个平台而生存,谁就立于不败之地。比如,着名的Google搜索引擎公司,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其他公司要求把自己放到搜索前列而出的广告费。那么Google公司自己就不能利用搜索的便利,做和自己的客户相似的产品。这个例子也引到了第二句话。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贤的人甘居人后,反而高居人前;一个人没有私心,反而能成就大私心。甘居人后的人未必真的居于人后,不考虑自己生死的人未必会死。事实恰恰相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美国二战着名将领Patton将军,他有了战功总是归功于所有官兵,不争先抢功劳。而打仗的时候,总是身先士卒,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而他领导的部队是整个美军伤亡率最低的。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怕死才能活”。

  

  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也必须要有这样的大智慧。举一个经典的例子,1933年,美国哈理逊纺织公司陷入危机,3000员工等待着老板宣布公司破产和失业风暴的来临。然而,老板告诉他们下个月工资照领,一个月后,他们又收到老板再支付员工一个月的薪水。接到信后情不自禁。员工们自发地清理废墟,公司重新运转。在商战中,诚信和品质是成功的基本条件。为什么要把诚信放在重要位置呢?因为诚信是最好的进攻武器。有了信誉就有了品牌,有了品牌就有了市场。

  

  我以为,是人就会有私。而且现代国家的宪法都保护私有财产,个人权利。因此,私心是一个中性的词语,而不等同于自私自利,只是这个私是大是小,是隐藏还是明显,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现在是商业化的社会,很多人很精明,处处算计,生怕有一点吃亏。一听到要无私奉献,大公无私就头疼。这些人精明而不高明,有战术眼光而缺乏战略眼光。

  

  北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说:“圣人谦下,不与人争先,而人自然尊之;圣人不争,不与物为敌,而物莫能害之。”高明高尚高尚的人选择天下为公,不为自己争一点小名小利,比如雷锋,他生前是很大公无私的人,可是他却成了名人,历经沧桑,至今他的名字还被我们铭记。这叫做主观为人,客观为己,也叫有所不为而后有为。为出名而出名的人有几个是真正出名的?

  

  商业社会,竞争激烈,企业要靠赚取利润生存,但是成功企业家中也有这样大智若愚的人,他们原来只是为了一个的理想而奋斗,但上帝给予了丰厚的奖赏。这样的例子很多,Bill Gates原来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结果他成为世界首富;Wikipedia,最大的网上免费百科全书,尽依靠客户的捐赠来运作,但很成功。不是说这些创业者多么无私,而是说他们的私心更加高明,因为大众总是会趋向支持对社会有利而又无私的人。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做人,不能过于现实主义,势利,精明,而要有些理想主义,有真正为社会福祉工作的眼光,才能有更大的回报。

  

  有点理想的人,谁不想名利双收?而仅仅为了私欲的人往往得不到,真正得到的是有为社会,为大众而工作的更高理想的人,因为他们有大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