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转)谈子午流注,溯干支渊源

 简兮 2016-05-29

 中医学子午流注理论体系与古代中国天文学理论体系相辅相成,如果脱离了古代中国天文学,中医学子午流注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子午流注”学说的大致内容

子午流注理论基础在五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分析“子午流注”学说的内容,追溯干支四柱渊源,可知,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独特性、科学性决定了中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独特性、科学性,同时也决定了中华传统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有别于现代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独特性、科学性。

“子午流注”学说狭义地讲,是针灸按时取穴治病的诊疗理论;广义地讲,是依据人体气血运行规律与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相互感应原理,来指导养生与诊断治疗,比如按照“子午流注”理论根据发病时段判断发病原因;按照“子午流注”理论选择服药时间;按照“子午流注”理论选择针灸或者按摩时间,等等中医时辰治疗学术理论。在这里,仅举针刺按时取穴治疗为例。

(一)子午、日月、方位、阴阳,流注的释义

“子午”,有时辰、月日、时段、阴阳、方位等含义。

“时辰”,是指一日一夜十二个时辰,子时为23:时至1时;午时为上午11时至13时。

“月”,是指用十二支所纪一岁十二个月,子为十一月,是冬至节气所在,代表一年的冬季;午为五月,是夏至节气所在,代表一年的夏季。

“日”,是指用干支60一周所纪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每一天。

“阴阳”是指:子、午这两个数将日夜平分为两个点,子为夜半,为阴气到达极点,阳气开始上升。即子时为阴气极盛之时,阴气极盛而生阳气,故半夜子时也是一阳初生之时;午为日中,为阳气到达极点,阴气开始下降,即午时为阳气极盛之时,阳气极盛而生阴气,故午时也是一阴初生之时。

“方位”,是指子时是太阳下中天的时刻----北,午时是太阳上中天的时刻----南。

《灵枢·卫气行》指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房、昴为纬,虚、张为经。”这里的“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不是指地平面的经纬,而是指地球的经纬。也就是说一岁的十二月,一日的十二时辰,都是依据将地球赤道大圆等分为十二条经线来划分的。是以北极为中心,在北极的正上方俯视地球,将整个地球赤道等分为四的东、南、西、北。

“流注”,是流行、输注的意思。“子午流注”将人体气血循环比作水在经脉中,随十二时辰阴气阳气消长规律川流不息地灌注。人体各种功能随之发生周期变化,针刺也应当依气血衰旺的周期变化规律循经取穴,施以补泻手法以调理脏腑经络气血正常运行,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特殊针法。

(二)十二正经与十二支直接对应

子午流注以经络学说为主体,特点是以“时”为主,《内经.灵枢.营气》认为:“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于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复始,是为天地之纪也……”营气是营养全身之气,在内营养五脏六腑,在外润泽筋骨皮毛。人体营气由食入的谷气所化生,运行于经脉之中,按十二支所纪的十二时辰流行灌注,一日一夜流遍十二正经一周,此为天地之气运行规律所系。十二正经如同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结尾。其开始由胃化生,依次传入各经,寅(时)流注于肺经、卯(时)流注于大肠经、辰(时)流注于胃经、巳(时)流注于脾经、午(时)流注于心经、未(时)流注于小肠经、申(时)流注于膀胱经、酉(时)流注于肾经、戌(时)流注于心包经、亥(时)流注于三焦经、子(时)流注于胆经、丑(时)流注于肝经(见表1)。

表1 十二支所纪一日十二时辰与十二正经对应表

十二支

17-19

十二经

大肠

小肠

膀胱

心包

三焦

现代时

23-1

1-3

3-5

5-7

7-9

9-11

11-13

13-15

15-17

19-21

21-23

气血流行灌注周而复始,象海洋潮汐,有涨有落,流行注入各经都有一定的时间。古人将气血流注某经比喻为海水涨潮,离开某经比喻为海水退潮。比如,巳时(上午9-11点)是气血流行灌注到足太阴脾经脉的时段,如果人体的脾部有疾患,就在巳时(上午9-11点)进行治疗----针刺或者服药,相对于其他时段来讲则疗效要显著得多。根据发病时段判断发病原因;按照“子午流注”理论选择服药时间;按照“子午流注”理论选择针灸或者按摩时间,等等治疗实践,也基本上是依据十二正经对应十二支的流注规律。

(三)运用阴阳五行配合五输穴的取穴方法

子午流注针刺方法,是运用阴阳五行干支配合脏腑,推算经气流注的盛衰开合,主要选取六十六个穴位,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为基础,按时取穴。每条经脉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其流注顺序是按照“出、溜、注、入、行”的次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运行。“井”如泉之出,“荥”如细水之流,“输”如水之注,“经”如水之畅流,“合”如水之汇聚(参见表2《阴经五输表》、表3《阳经六输表》。

表2阴经五输表

五输配五行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心包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表3阳经六输表

五输配五行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胆 (木)

窍阴

侠溪

临泣

丘墟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小海

胃 (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足三里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谷

京骨

昆仑

委中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渎

阳池

支沟

天井

子午流注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治疗的疾病也很多,传统医学各科疾病,常见病、多发病表和现代医学的某些慢性病,医源性、药源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等,慢性疲劳和亚健康状态,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疑难病,急慢性病,急慢性疼痛(头痛、腰腿痛、关节痛),妇科疾病(月经病、白带异常、崩漏等),男性疾病,贫血,慢性消化道疾病,老年皮肤瘙痒,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思维涣散,不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小儿厌食,抑郁症,老年痴呆,面瘫,中风后遗症等的保健预防和治疗,减肥,美容和康复指导等,子午流注都可发挥其独到的优势。

子午流注使用“干支四柱”作为纪时方法。时间是其基本条件,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年、月、日、时的干支六十甲子周期推算。一般针灸学专著中都刊载了推算干支的专用表,也刊载了具体穴位与推算出来的干支所纪年、月、日、时直接对应的专用表。患者来医治疾病,只须按当时的干支所纪年、月、日、时取穴进行针刺,或者预约针刺的最佳时间即可。子午流注针法主要有纳干法、纳支法、灵龟八法,其具体内容有关文献阐述甚详,篇幅所限不赘。

二、“子午流注”针法、“干支四柱”与阴阳五行

在子午流注针刺方法中,子午代表人体气血随时辰变化的盛衰消长过程。比如“纳子法“又称”纳支法”,可以既不考虑天干,也不考虑地支,而是将一天分成十二时辰,每一个时辰对应一条经脉,固定不变。其具体分配如下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清代名医徐灵胎先生说:“五脏之病与四时之气相应,故刺穴亦当从时。”意思是五脏发病与四时之气相互感应,所以针刺穴位也应当顺从四时。因为人体气血运行与天地之气周期变化规律是同步的,所以刺灸治疗也应该与之同步,这是提高疗效的基本原理。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十二支所纪的一日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份,是对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的准确标纪,人体气血运行规律与天地之气运行规律同步,所以“子午流注”学说将十二支与十二正经直接对应。《内经》中天人相应、气血流注和候气逢时刺灸、用药的思想,与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

在“子午流注”学说中,阴阳五行渗透其基础理论与实际医疗的方方面面,这一渗透是以十干与阴阳五行息息相通而体现出来的。

“子午流注”学说把“十干”与阴阳五行直接对应,而且分阴、分阳:甲(阳)乙(阴)木、丙(阳)丁(阴)火、戊(阳)己(阴)土、庚(阳)辛(阴)金、壬(阳)癸(阴)水(见表4《天干分类五行表》)。

表4 天干分类五行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甲巳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而且化生后的木火土金水排列顺序也分阴阳(见表5《天干化合五行表》),这种阴阳的划分也体现在干支60一周纪年的阳年、阴年;纪月的阳月阴月;纪日的阳日阴日;纪时的阳时阴时之中。

表5 天干化合五行表

甲巳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午流注学科还把五脏五腑十经与十天干阴阳五行、五季直接对应见表6 《 五脏五腑十经与十天干阴阳五行、五季直接对应》。

表6 五脏五腑十经与十天干阴阳五行、五季直接对应

脏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包络

天干

阴阳

五行

五季

夏秋之交

子午流注学科为什么必须使用干支六十甲子周期推算年、月、日、时?为什么要把“十干”与阴阳五行直接对应?为什么对应甲的“木“与对应己的“土”会合化“火”? 干支60一周所纪之年、月、日、时,为什么还要划分为阴年阳年、阴月阳月、阴日阳日、阴时阳时?不运用子午流注方法,为什么也能够有一定疗效?运用子午流注方法,为什么能够增强疗效?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探究“子午流注”学说究竟从何而来才能找到答案!

三、“子午流注”学说的由来

“子午流注”学说源自何时?说法各有不同。古代学者认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刺灸学术思想可以追溯到《内经》以前。

金·阎明广先生在其所著《子午流注针经》《序》中说:“非得《难》、《素》不传之妙,孰能至此哉?”如果不是得到了《难经》、《素问》所没有流传下来的奥妙医理,哪一个人(的医术造诣)能够达到如此高超的水平呢?

阎先生还在此书卷上《流注经络井荥图》中指出:“经气内干五脏,外应支节,针刺之道,经脉为始。若识经脉,则知行气部分,脉之长短,血气多少,行之逆顺。祛逐有过,补虚泻实,则万举万全。”即经气内联五脏,外络肢节,针刺之道,以经脉为始。如果了解经脉,则知道气血运行部位划分,各条经脉之长短,血气之多少,运行之逆顺。祛邪扶正有限度,补虚泻实才能万无一失。

阎先生在《流注指微针赋》中说:“夫流注者,为刺法之深源,作针术之大要。是故流者行也;注者,住也。盖流者要知经脉之行流也,注者谓十二经脉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也。夫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阖。夫开者针之必除其病,阖者刺之难愈其疾,可不明兹乎?”[2]即子午流注针法及其学说,是针灸疗法的深远源头,是操作针术的要领。流是指流行;注,是指注入。“流”要知道经脉的流行走向,“注”是指气血在十二经脉各自到达本经脉之时,全都有虚实邪正之气,注入所囊括的穴位。注入时称为“开”,离开时称为“阖”。“开”时针刺容易除掉病患,“阖”时针刺难以除掉病患。做医生必须明白这一点。即按照气血在经脉流行的开阖时辰合理施治,就能达到祛除疾病的神奇疗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3]即知晓气血运行规律的,不会有毫发之差池,不知晓气血运行规律的,就会象箭扣在弦上,无法及时准确地射出一样。实施针刺必须掌握气血运行规律,知晓气血往来顺逆盛衰机制,把握针刺的准确时间。这段话是转引自古代针灸医著《小针》,由此可见按时刺灸的思想在《内经》成书以前早已有之。

天体运转、气候变化等与经气运行、气血盛衰息息相关,与刺灸也密不可分,《素问·八证神明论篇》强调用针刺治疗,必须“依据天地之气运行规律,应与日月星辰运行度数相合。”

“针刺的方法,一定要测候日月星辰盈亏、明晦的变化,还有四时八正之气变化,天地之气平和,人气安定才可以实施针刺。注文解释说:测候日月,是指候太阳之寒暖,月亮之圆缺。与星辰度数相合,是指应该首先知道二十八宿所划分的度数与漏刻度数相合。略而言之,常以日加之於宿上,则知人气在太阳(三阴三阳之太阳),若日行一舍,人气在三阳与阴分。细而言之,从房至毕十四宿,水漏下五十刻,是半日(六个时辰)之度数;从昴至心亦十四宿,水下五十刻(六个时辰),是一日完整之度数。所以从房宿至毕宿为阳,从昴宿至心宿为阴,阳气主宰昼,阴气主宰夜。凡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也。《灵枢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不止,气行亦不止。又说:日行一舍,人气行於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於身三周与十分全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於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於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於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氣行於身十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氣行於身十二周在身與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氣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與十分身之四。然日行二十八舍,人气亦行於身五十周,如此一定要测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者,是指四时正气八节之风,谨慎地测候八节之风气静定,于是才可以刺经脉调虚实。所以历忌云:八个节气的前后各五日,不可刺灸,凶。这是指气未定,故不可灸刺。”[4]

现今学术界大多数学者与古代学者的观点不同,他们认为,“子午流注”按时刺灸思想源于《内经》,而后经《难经》等医书才逐渐完善。到了隋唐时代,已将气血运行与干支相配,到了金元时代子午流注针法已创用,到了明代子午流注针法盛行,到了清末民初子午流注针法走向衰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古老而科学的针法得到了新生和发展,当今其应用更广泛,研究更深入,其科学性、实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

笔者同意以阎明广先生所代表的,“子午流注”按时刺灸思想“源于《内经》以前”的观点,认为成书于五千年以前(其思想起码诞生于六、七千年以前)的《内经》,与干支历法诞生于六、七千年以前[8][9]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这一基点,就很难将“子午流注”学说,进而将干支四柱的科学依据比较完整地揭示出来。

四、依据“科学共同体”(以下简称“科共体”)基本范式、学究式研究方法分析子午流注所发现的问题

尽管子午流注疗效十分显著,但是其有关理论依据“科共体“范式、学究式研究方法,却无法解释清楚这一学说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 一岁的十二个月与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否相通?

《灵枢·卫气行》:“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即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一岁的十二个月,一日的十二个时辰,都是同一原理,二者相通在都是根据二十八宿所标示的周天度数划分出来。

依据“科共体”范式来认识,则根本无法认可以上结论。科共体范式的天文学认为,一岁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时间是365.2422日;一日是地球自转一周,时间是24小时,在空间取向上一大一小,何谈相通?!

(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的归属问题

“木、火、土、金、水”,在远古曾经被用来作为与一年划分五个季节----春、夏、长夏、秋冬直接对应的代名词,十干也曾用于与这五个季节分成的十个月直接对应的月名[10]11]12]。

其根本原因是十干所分纪的十个月,代表了五大行星一回归年内相继出现在北极天空的特定天文星象,以及与之相应的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节的气象[13]。如此说来,将“肺与大肠属金,肾与膀胱属水,肝与胆属木,心与小肠属火,脾与胃属土,心包与相火属水。”与《内经》五脏与四时五行相互感应----人体气血运行与天地之气运行同步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是“天人合一”思想在针刺领域的具体应用。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记载了,先哲们所描述的四时之气在地体之上的循行规律:“今以气候(这里的“气候”是指中华传统科技思想文化所命名的“气候”)验之,及春气西行,秋气东行,冬气南行,夏气北行。以中分校之,自开封至沧海,每一百里秋气晚至一日,春气早发一日。”[14]

这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行而不停的四时之气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它没有局限在中华大地上徘徊,而是从南半球运行到北半球来,又从北半球运行到南半球去了。北半球的夏至正是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的春分正是南半球的秋分,不仅足可以证实这一点,而且足可以证实早在古人制订出二十四节气历法时,就已经认识到四时五行同时并存于整个天地之中了。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历法,是依据古代中国天文学所界定的“天地”这一整体空间背景而制订的。

传统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四时主四方”说,是将地球、天球赤道大圆等分为四,加上正中心共五个方位。十干标识着整个天地十个方位,从十干与四时、五行(五季)的关系可以看出,由四方生出五方、八方、十方。五方是四方加中央,八方是四方加四维,十方是八方加“上”----北极、“下”----南极,这是对地球全方位所作的划分。“中央有相对固定的位置而无固定的方向,八方有方向而无固定位置,中央一立便有八方、十方了”[15]。

用“科共体”范式、学究式研究方法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十干出自人的十个手指”,“甲乙本为十位次数之名”次数及序数[16]的理论来解释,用“科共体”范式的“大气”“天气”、“气候”等话语内涵来分析这些问题,不仅根本无法了解传统科技思想文化的“四方”,是以天极为中心的二十八宿圆形天道,也是对地球赤道大圆的四等分,而且只会误将先哲们所测定的“气候”(春夏秋冬)迁移规律,理解为是中华大地之内的气候规律,比如,认为二十四节历法的制订是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由此错误地认定“以来自四方的风气描述四时的气候特点,这种因四时主四方的观念不甚科学,但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17]更无法弄清楚作为“五种物质元素”的木、火、土、金、水,与“出自人的十个手指”的十天干为什麽要直接对应在一起。

(三)“天干五合”化出的是“气”还是“有形质的物体”?

“天干五合” 的“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是指与十天干各自所代表的特定天文星象,及其位置的相互对应而出现的天地之气“五行”特征。“合”在古代汉语中,是“上下嘴唇相并”的意思,“化”是“造化生成”的意思。

只要我们能够探询到干支所标识的特定星象,是天空中的“特定星象”导致了天地之中的“特定气象”(常规与突变), 即“天干五合”是指各在一个方位的,“甲”所代表的天体位置与“己”所代表的天体位置,遥相互应而化育出来的是具有“土”属性的“气”,而不是“有形质的物体”----土。那麽,“子午流注”按时刺灸、中医学术理论的指导思想----“人体气血运行规律与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相参相应”之科学依据----干支四柱所蕴涵的深刻时空背景就会一目了然。

用“科共体”范式的生物、化学原理则无法正确理解“天干五合”的真正内涵。

(四)五脏五腑按五行分类,用中医学阴阳五行“大之无外,细入无间”,不仅一岁之中有四时之气,一季、一月、一日、一时、一刻、一分、一刹那之中都有四时之气的理论来理解是很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指人体气血运行,与整个天地之中永恒运行着的四时之气息息相通。而干支60一周则是用来标识这时时刻刻的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的。

既然是与四时、昼夜有关,用“科共体”范式的天文学知识,就会很自然地去地球自转及其与五大行星一起绕太阳公转,太阳系绕银河系公转的时空背景中,求证干支四柱的客观性、科学性。比如,《香港中医药论坛》(http://www./bbs/redirect.php?fid=61&tid=7012&goto=nextnewset)《論中國文字文化》说:“什麼是納甲文化?這是自然科學的總稱術語,它不同與其他國家的文字文化。納是歸納的意思,甲是十天干的甲為首,就是太陽系十大行星為天干。所謂十大行星,是以地球為基礎的十大行星,這是國際上最早、最完備的自然科學。”

然而干支四柱却是诞生于与希腊黄道坐标系有着不同着眼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赤道坐标系[18],运用希腊黄道坐标系内容来分析,则根本无法找到干支四柱的空间科学依据。加上干支四柱曾经被作为带有迷信色彩的命相学记时方法----生辰八字,这就不得不令读者质疑子午流注的科学性。

(五)中医学所讲的“气”,与干支60一周历法所标识的“五运六气”密不可分,与“科共体”所认知的构成物质世界的原子、分子、质子,天体质量等,却根本对不上号。“气”理论明显有别于“科共体”范式的基本物质知识范畴。学术界却无视这一差异,比如一些论著在介绍天干地支知识时说:公元前2637年,产生了黄道十二宫历法的首轮,称为甲子。每一甲子为期限60年,由五个分期构成,每分期为十二年。第77轮开始于1924.2.5日,结束于1984.2.1日。在阳历中,昼始于子夜11时,每日24小时分别为由2小时组成的12更。

这些论述所解释的空间物质存在方式是:太阳,半径为69.6万公里;质量为1.989×1033克;太阳大气的化学组成按质量计,氢约占71﹪,氦约占26.5﹪,其他元素占2.5﹪。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金星和火星,同地球比较相似,质量、大小、密度都相差不大。只是水星没有大气,金星却覆盖着浓密的云层。它们的密度都比较小。这些行星叫类木行星。此外太阳系的成员中还有2000多颗小行星,主要分部在木星的轨道之间。除了水星和金星,太阳系的行星周围都有卫星绕它们旋转。作为行星的卫星比较少,地球只有一个卫星——月球。外行星的卫星比较多,已确认的木星有十三颗卫星。慧星——扫帚星流星体由石块或铁块组成[19]。

首先,将甲子的首轮说成是诞生于黄道十二宫历法,就是一个天大的谬误!其次,有关这些天体本身及其作用的知识,与传统科技思想文化知识则风马牛无法相及。连传统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这一学科的门都没能进得去,仅凭生搬硬套能够探得真宝吗?!自然只会说来说去,也无法说出干支60一周纪年、月、日、时的历法,与太阳系这一空间的天体,究竟有什麽规律性的内在联系。

(六)用易学释义的八卦符号:少阳、厥阴、阳明、太阴、少阴、太阳来前缀脏腑经络,其科学内涵是什麽?就更是“科共体”范式、学究式研究无法解答的问题。

(七)人体分为五脏五腑十经,又分为六脏六腑十二经,用中医学的“经脉如环无端”来理解,不外乎是前者将这一“圆环”用十等分,后者用十二等分。用“科共体”的解剖实物学说来解释,恐怕仅从划分的“十”与“十二”不相等而言,就会被认做是随意“想象的理论”。

(八)不依据子午流注按时辰取穴治疗,很多病例的效果也很好,按时辰取穴治疗效果就更好,其内在规律是什麽?这种差异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干支所代表的“特定星象”不明确,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五、“子午流注”、“干支四柱”、“阴阳五行八卦”与历日、二十四节气

正如张其成先生主编的《易学大辞典》所说:“干支的原始意义及排列序位,指生物的生、长、化、收、藏,用以代表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壮大、消亡、更生的整个过程。今人认为干支既是数量、矢量、也是具有周期性质的时空生物向量,是一个具有独立性质的集合系统,蕴涵深刻的时空背景,体现古天文学的相对性和一致性。”[20]但是,干支所蕴涵的深刻时空背景,在希腊黄道坐标系、埃及地平坐标系的相关知识中,却是永远也不会找到的!

根据“子午流注”、“干支四柱”与“阴阳五行八卦”密不可分,“阴阳五行八卦”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主要节气息息相通,有出土实物、文献记载为证,阴阳五行与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都诞生于羲黄时期[21]。 十干纪十日、十二支纪十二月这两套历法、二十四节气历法及其与阴阳五行相通的关系,体现出作为传统科学思想文化的阴阳五行,是既包容着天,又包容着地的天地之气五种根本属性。五时、十干纪十日、十二支纪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则是以天地之气的根本属性为基础,对天地之气运行的分时段考察与标记[22]。

学术界也有学者认为,干支历法与现行阴历、阳历并不一致,尽管他们知道,“四柱排列中所用的年月划分也是严格以节气为标准的,而不是通常农历或公历的年月划分,这是起四柱的基本原则,使得四柱排列不受历法变更的影响而保持其准确性,更重要的是以回归年为纪年标志,符合四季寒暑变化的节律。”但是,却无法意识到远古时代的二十四节气不是“太阳历”,而是以天为阳,以地为阴的“天地阴阳合历”(见后文分析)。

古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既不与地平坐标系的二十四个方位角直接对应,也不是依据黄道360度划分出来。如果依据地平坐标系来分析二十四节气,就会认为二十四节气历法所标识的是中华大地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依黄道坐标系来分析二十四节气,就会局限于太阳系,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这个小系统中去认识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空间背景恰恰不局限于中华大地和太阳系,而是在囊括了所有能对地体起招引作用的天体所释放的引力,及其在这引力包容之中的地体自身(也包括地体自身所释放的引力)。准确地说,与“子午流注”、“干支四柱”、“阴阳五行八卦”息息相通的二十四节气,其时空背景只能在古代中国天文学的赤道坐标系(浑天系)中才能展示出来。

六、干支四柱的渊源在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之中

说到古代中国天文学----浑天系,读者会觉得它太深奥且距离我们太久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随着近现代西方天文科学知识的渗入,学术界的很多学者,多是用西方天文科学知识,来解释古代中国天文科学内容,人为地把这些知识高深化、抽象化、繁琐化、张冠李戴化了。

比如浑天系中所提到的“天极”、“二十八宿”、“北斗”等,“天极”就是现代人所讲的“北极”与“南极”的两端向天空直线延伸;“二十八宿”就是与地球赤道相平行的圆形天道;“北斗”,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勺星”----学名“北斗星”。只是在中学课本上,所能够读到的有关北斗星知识却是:“我们所熟悉的北斗七星,现在看起来排列得象勺子的形状。但是,在十万年以前和十万年以后,形状却跟现在不一样,这是因为北斗七星各成员运动的方向、速度不同所造成的。”[23]见图1

图1 十万年前与十万年后北斗七星图形的变化图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有十万年的寿命,故无法亲身经历北斗七星整体形状的变更,这些只能从天文数据的测算中得知。而能够掌握这些测算知识和测算方法的人却是少数。这样介绍北斗星,虽然并无过错,但是从认识古代中国天文科学的角度而言,则毫不沾边。中学课本依据现代科学理论所解释的北斗星,与古代中国天文学所解释的北斗星,是名称相同,实际内涵并不相同。就现代科学理论所解释的北斗星内涵而言,似乎它的变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多大关系。因此有关北斗星的知识显得太冷僻、太偏远,也太缺乏吸引力了。而就古代中国天文科学的内容来说,北斗星的内涵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却是相当密切,也是相当直观和引人入胜的。

中国传统科学独特的认知方法与知识内容中的北斗星,是非常容易认知的。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在晴朗的夜空,面朝正北,先找出北极星。如果是春分时节,就朝正东看,象个大勺子一样的北斗星,其斗柄直指正东;如果是夏至时节,斗柄直指正南;秋分时节,斗柄直指正西;冬至时节,斗柄直指正北;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时节,斗柄分别指向东北、东南、西南、西北。人们非常熟悉的阴阳五行八卦图、二十四节气、用于划分二十四节气的代表周天大圆二十八宿,就是与斗柄旋转所指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见图2

图2 《斗柄指向八方配先天八卦卦时示意图》(注意:古代的识图方法是上南下北。图中心的圆点代北极,左下方七个圆点代表北斗七星。)

圆圆的天穹就象个大大的表盘,北极星就象表盘的轴心,而斗柄就象表盘上的指针,为人们标示一回归年的四季更替。观测北斗徊转以定四时,就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与中医学术理论、中国传统科技思想文化有直接关系的“天文”。

天文就是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天空分布运行的现象。“文”是“纹”字的古写,意指错落有致的天上星星图象。星星图象就是指某一特定组合形状的恒星,用假想的线条联结起来,用某一事物或某一动物的名称予以命名。比如北斗星,就是因为七颗星之间用假想的线条联结起来,象个盛饭用的大勺子,故被命名为北斗星。又因为这个大勺子绕北极星做周年旋转,在一回归年内,从冬至开始,斗柄由直指正北转向直指正东、正南、正西,到第二年的冬至,整整徊转一周天。这就是一回归年内出现在天上的北斗星,以及北斗星斗柄所指向的星象----二十八宿的图象。二十八宿是与地球赤道相平行的二十八组特定组合形状的恒星。根据这些恒星被命名的“动物”和“事物”所在的方位和运行速度、明晦变化来探索天地自然规律,并制订出历法,就是古代中国天文学。

古代中国天文学与西方天文学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决定了中国传统科学(包括中医学)与西方科学(包括现代医学)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差异。如果因循以往用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与古代中国天文学息息相通的传统科学思想文化内容,必然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探询中医学子午流注的科学依据,进而追溯干支四柱的渊源,必须充分注意到古代中国天文学的独特性,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中国传统科技思想文化的独特性。

干支四柱的渊源不是在希腊黄道坐标系,不是在地平坐标系,而是在赤道坐标系。遗憾的是,科学系统的古代中国天文科学理论,尤其是干支历法所依据的具体天文星象记录,并没有完整地以文字为载体系统地保留至今,致使学术界在对古代中国天文科学许多问题的分析,比如对干支历法科学性的认定等,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这些困难不仅困扰着对古代中国天文学科学性的研究,也同样阻碍着对中医学术理论、中华传统科学文化的研究与探讨。如果说在三十年以前,也就是说在1979年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天文学史整理小组开始编写《中国天文学史》时,《最古老的天文星图》[24]、“十六根骨笛”[25]还没有出土、民俗学还没有整理出“彝族十月历”,以及其他传统科学文化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出现,无论是“科共体”还是学究式的研究,说干支四柱的科学依据无法稽考,都是有情可原的。但是随着这些成果已经面世,如果再墨守成规,用中学西范、中学西化来认识、整理我们的中医学、中华传统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就无法说得过去了!

参考文献

[1] 北京中医学院编写《经络学说简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年版

[2]金·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李鼎,李磊校订,上海:中医药学院出版社,1986:1页;25页;27页

[3] 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室.难经译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 2页

[4]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上下)[M].上海:商务馆,1931,145-146“法天則地,合以天光。注文:謂合日月星辰之行度。”“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注文:候日月者,謂候日之寒溫,月之空滿也。星辰者,謂先知二十八宿之分,應水漏刻者也。略而言之,常以日加之於宿上,則知人氣在太陽,若日行一舍,人氣在三陽與陰分矣,細而言之,從房至畢十四宿,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從昴至心亦十四宿,水下五十刻,終日之度也。是故從房至畢者為陽,從昴至心者為陰,陽主晝,陰主夜也。凡日行一舍,故水下三刻與七分刻之四也。《靈樞經》曰: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不止,氣行亦爾。又曰:日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氣行於身三周與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氣行於身九周。然日行二十八舍,人氣亦行於身五十周,與十分身之四。由是故必候日月星辰也。四時八正之氣者,謂四時正氣八節之風,來朝於太一者也。謹候其氣之所在而刺之,氣定乃刺之者,謂八節之風氣靜定,乃可以刺經脈調虛實也。故曆忌云:八節前後各五日,不可刺灸,凶。是則謂氣未定,故不可灸刺也。”

[8];[21]蒋南华·光辉灿烂的古代历法·贵州社会科学·2001.1:79-85

[9]蒋南华·炎黄五帝生活年代考·上、下·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期;5期

[10]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自然科学史研究(京),1986、97——112

[11]陈久金·天干十日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8:119-127

[12]阿苏大岭·关于小凉山彝族十月太阳历的调查及其初步分析·自然科学史研究(京)·1984、261—265

[13] 张其成·易学大词典·北京·华夏社、1992:539

[14];[15]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下册,上海:商务馆,1954:338;395:注文

[15]周蓉·干支符号所代表的时空观·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9.7:43

[16]郭沫若·释干支·甲骨文字研究·大东书局,1931年

[17]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191-197页)。

[18] 张建芳·《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 2004年2期(12月)《中西文化研究》

[19] 南京大学《天文学词典》编写组·天文学词典·北京:科技社,1989:52;76

[20]张其成·《易学大辞典》·北京:华夏社,1992:555

[22] 《中医科学性的准思考》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根

[23]高级中学课本·上·(必修)北京:人民教育社,1995:4

[24]冯时·远古文明的绝响:记中国最古老的天文星图·百科知识·1997.4:52

[25]冯时·候气法勾沉·百科知识·1997·5:48


浑天说引出了宇宙之词

 

《文子·自然》:“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二字连用,始见于《庄子·齐物论》曰:“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