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吾土》胡思然写生作品

 风影墨客 2016-05-30

胡思然,生于昌平,师承著名画家段铁先生,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记录书画院山水画家,作品(燕山揽胜)入选悲鸿精神画展中国美协主办,作品(燕山秋水)入选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作品(虎峪即景图)(山浓欲染衣)分别入选北京美协第十二,十四届新人新作展,作品(欲出山门寻暮钟)获第二届北京市职工艺术节银奖!



  多年前,当我开始在家乡的山水间漫步时,并没有意识到我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意识到我是在穿越一片正在消逝的风景。我背起行囊,跋山涉水,一心只想在故乡的山水间寻找创作的素材,只想通过写生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从而摆脱多年来创作上的种种迷茫与困惑。但我发现,我很快就迷上了那里,爱上了那里,爱上家乡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山水水。它们也许没有名山大川的宏伟壮观,但一样秀丽迷人,让我魂牵梦萦,流连忘返。我重新发现了自我,找到了自我!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因此置身于这片平凡、朴实的乡土景观中感觉如鱼得水。那些不起眼的山坡、田园、农舍,在我看来是那么的亲切,纯朴,而又迷人!我走进一个又一个山村,我走得很远,看得很多,也画得很多。我一遍又一遍地描绘着这些山水草木,田园农舍,小桥流水,暮霭晨曦。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那生机勃勃的农耕画面,以及生活在这片山水之间的村民们。无论是暮色中荷锄晚归的农夫,小溪边洗衣担水的村妇,还是房前屋后散步的小鸡小狗,池塘中自由游弋的白鸭……这一切都透显着一种美,一种平凡、纯朴的美,一种最值得我去赞美和讴歌的美。


  我知道这片土地同样有着自己的历史,有着自己的文化。它们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村民们栖居的家园。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创造着他们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也正是他们让我感到了一种无比亲切的乡土情感,我也正是怀着这份挥之不去的情感画下了这一幅又一幅画作。这份情感,这份牵挂,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乡愁吧。


  如今,这乡愁在我心中变得越来越浓重强烈。因为我发现,这些年来我去过、画过的那些山村,正在发生着种种的变化,有建设,有改造,有破坏,有种种令人惆怅的消失!也许我们走得太快了,都来不及回头看看身后那渐行渐远,变得越来越模糊的家园风景。也许当我们走过千山万水,走过泱泱四季,才发现记忆的重要,才知道生活中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也有它的美好!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行走与漫步,我的观察与描绘,无意中成了一种记录。我在记录中找寻,在找寻中记录。我定格了那朴实、温暖的乡土景观,找寻着那渐去渐远的宁静与淳朴,呈现了我们内心深处那看不见、摸不着、挥不去的乡愁。


  这是记录,是找寻,也是一份眷恋,一份属于一位农民之子个人的、私密的故园之恋。

文章作者:徐国雄




        眼中山川与胸中丘壑,大凡学过画画的都对'写生'一词再熟悉不过了。大都有过写生的经历,我也是如此,记得有些年我对写生乐此不疲,到名山大川去,登人不易登之山,探人所不能至之险,总梦想有一天能找到与人不同的构图角度从而大展宏图。但寻觅多年也没找到。迷茫中品读宋,元遗存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我心中一直.心仪的气象万千的山水巨作没有那一幅是在写生中得來的。因为在自然之中没有那个角度是可以一览画中山水丘壑的,再读画论更感叹前輩古人的高妙之处。原来他们的山水根本不是山川物象的某一个角度的写照,而是对山川物象整体的表达。是精神,是容入了画家个人強烈的个人审美情感的似人化了表达。要进入到这样的境界对画家來说需要有造型的功力,要有对一山,一树,一石,一水,按画面创作需要而乎之欲出的表达功夫,这些需要在自然中写生中得來。而更重要的画面的构成却需要画家的苦心经,这时是要脱离眼睛的束服放飞心灵的想象。在这点上我们的先资为我们贡献了三远法的构图方式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众多架构山川的方式。使我们得以放飞胸中丘壑,让我们的心灵在精神的家园中上下翻飞自由驰骋奠定了架构的基础,宗上所述中国的山水应该不是对景写生那样的对山川物象的客观描写,应该是对山川物象感悟了之后的帶有画家特定情感的胸中丘壑的艺术化的山川再造。

2015年5月16晨段铁于近山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