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拱桥圆了牧羊河的梦(benmy专栏)

 wenbinglun 2016-05-30

(松华石拱桥)

我对石拱桥总是很着迷,每见石拱桥总是长久驻足,不忍离开。牧羊河上有多座石拱桥,它们成于何年代,由何人所建,大多很难知晓,即便是周边的村民,也茫然不知。这些石拱桥卧波映水,总是显得很圆满,充满美感和张力。有一点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这些石拱桥像一个大家族的成员,总是长得十分相像,换句话来说,它们像有着同一套标准设计和施工图集,真不知道在交通与信息十分不便,甚至没有图纸的古代,造桥工匠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迤者石拱桥)

可惜,没有任何一座石拱桥留下造桥者的名字(有的桥有主建官员的姓名),哪怕是一鳞半爪的印迹也无,许多桥甚至连桥名也没有,历史缺失有关这些伟大的工匠的记载,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小箐石拱桥)

飞架在阿子营乡小箐的牧羊河上的石拱桥是盘龙江源上的第一座大石拱桥,许多年前曾到过这里的箫寒对这座桥记忆深刻,实际上我曾在他的一个帖子里见过这座桥,因此当我在公路边看到它时,觉得很亲切。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残破的桥身上找不到有关它的名字和建造年代的任何标记,这座古老的高拱石桥,如同被人们遗忘了一般,为茂密的野草覆盖,静静地躺卧在牧羊河上,任由风雨摧残,河水侵蚀。

(迤者石拱桥)

牧羊河在迤者村前拐了一个大弯,龙潭湾前,变得宽阔的河面上出现了又一座秀丽的石拱桥,这座石拱桥有一巧夺天工之妙,桥身与当地人称为“天生三道刻”的天然石阶浑然一体相连,一位老人说就连远在京城的皇帝都知道这三道“天阶”,遗憾的是,这一奇迹没有被岁月磨平,却在不久前因人工铺筑水泥路面而埋葬。看来技术进步不一定会给艺术带来福音,匆匆的时代脚步总是存留不住古老的记忆。

(中和石拱桥)

牧羊河上最为耀眼的是中和桥,这座牧羊河上最大的石拱桥已经横跨清流两百年,经修补后现在仍然比较完好,而且保留了建桥年代和官方建桥因由,成为牧羊河桥的仅有特例。伫足中和石拱桥上,看流水清清,绿杨掩映,鹅儿戏水,村妇洗衣,一时有时光倒流的错觉。

(金钟石拱桥)

金钟石拱桥在牧羊河上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是一座双孔石拱桥,牧羊河从金钟山前流过,清浅的河水在河滩的乱石间激起层层细碎浪花,看两岸低缓的山势,我明白了它采用双孔结构的原因,乃是以拱的数量来降低拱的高度,以达到降低桥面高度,让桥面与两岸的路面基本齐平的目的,这也是牧羊河上为数不多的仍然作为公路桥使用的老石拱桥,但已岌岌可危。

(松华石拱桥)

牧羊河上最后一座石拱桥,静静地俯卧在松华乡东南的河面上,牧羊河,在她的身后与冷水河相遇,盘龙江从此开始。而连接松华和滇源间公路的水泥桥从她的身旁飞架而过,荒草掩桥,过往车马飞扬的灰尘落满桥身,但依然难掩她惊鸿一瞥,桥下的流水,依然对着她吟唱,仿佛在述说古老的时光。

(中和石拱桥)

古老石拱桥,牧羊河上,优雅的圆舞。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