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质量体系审核现状及设计应用

 郑公书馆298 2016-05-30
各国的质量管理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经验并经过长期的努力后,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ISO/TCl76)正式公布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自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都遵照这个标准。我国的质量审核也开始逐渐正式化和规范化。
一、质量体系审核
质量审核是指对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计划,以及产品进行检验审查,看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并给与客观的评价,对各部门执行质量职能活动的情况提出改进意见。而所谓质量体系审核,是指遵循与质量体系相关的标准和文件,对质量体系的相关活动进行系统地检查,以确保质量体系的相关文件精神能够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充分得到体现与落实。
质量体系审核的分类可以参看下图:
其中,第一方审核的目的是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本身的质量体系,并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为第二及第三方审核做准备,并验证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及运行。第二方审核的目的在于当双方准备建立合作关系的时候,合作方可以初步地客观评价一下供方,当合作关系已经确定并且合同已签时,合作方可以通过第二方审核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运行正常,第三方审核可以进一步确保质量体系符合规定要求并且具有有效性,以保障受审核组织的质量能被顺利注册。在满足法律法规的的要求下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减少重复审核和不必要的开支。
二、质量体系审核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质量审核工作做的不到位,由于质量审核环节过于薄弱,导致了一系列恶劣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对质量体系审核的工作力度。目前,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职工不能够充分理解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审核的要求。没有按一定的周期规律进行内部审核,致使在审核中难以发现根本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做及时处理,最终导致质量审核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使产品投入市场后具有不可预知的风险。具体说来,质量审核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够正确理解质量审核,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
2)不能够很好地实施审核策划以达到降低质量成本的目的;
3)没有及时、系统、规范地分析和处理质量信息,出现较多的错误和遗漏;
4)领导及员工没有充分重视质量审核导致审核工作没有规范化;
5)质量审核缺少必要的统计分析以支持决策的制定。
三、质量审核体系的设计
1.质量审核系统的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2.系统功能设计
质量审核体系可以分为五大功能板块:审核策划功能模块、质量控制功能模块、统计分析功能模块、质量评价功能模块以及系统管理功能模块。
其中审核策划功能模块主要是负责编制内部审核年度计划和编制审核日程安排;质量控制功能模块包括编制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审核发现、编制审核报告、编制不合格报告和纠正错误报告、编制预防措施报告;统计分析功能模块主要是对审查过程的数据进行统计,是寻找质量改进的基本途径。质量评价功能模块是质量评审的重要依托,质量评审是更高层次的质量检查,本软件可以储存评审的所有数据以供管理人员进行参考。系统管理功能模块主要是对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管理,即将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与修改情况存储到数据库。还有对审核人员的管理,建立一支具备高资质高水平的质量审核队伍。
四、结语
质量审核是关乎公司对外信誉的重要工作,需要持对顾客及自身负责的态度进行。目前这一套审核系统被许多公司应用,经过实践验证,其效果客观,具有一定发展前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