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牌坊

 RK588 2016-05-30

走进徽州,最使感到突兀和震撼的景致,是蓝天下寂寞站立的牌坊。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构成徽州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徽州牌坊种类很多,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等。其实在北京也有牌坊,但全国其他地区,却怎么也没有如此数量众多、建造华美的牌坊。

徽州牌坊很多,一座座牌坊,用徽州山里特有的花岗岩和青岗岩精雕细琢堆砌而成。有的孤孤零零,突兀地架在村口街旁路边,有的相拥成群,在山野里耸立,一路比肩而去。

徽州的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大致可分为三类:标志坊、功德坊、科举成就坊。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以及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渊远流长、密不可分的关系。据说,徽州原有牌坊1000多座,经过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战乱损毁,现今尚存百余座。歙县的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可谓是徽州牌坊的代表作。


徽州牌坊,是宋明理学化石,是用来旌表功德、标耀荣耀的。特定的社会背景,酿造出特殊的人文现象。古代牌坊,俗称牌楼,是划分自然空间的标志性建筑。以石制为主,仿木结构。起初只有单排立柱,后来才逐步发展为四柱、六柱,甚至八柱,是一种门洞式的建筑,故有四柱冲天式,八柱式,口字式等造型。听导游讲,徽州的牌楼有四种等级,依次为御赐、恩荣、圣旨、敕建,从内容看牌坊又分为忠、孝、节、义坊。

中国牌坊的历史,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功能是作为街坊村落中的“门”而存在,称为“衡门”。据考是从古代指路的华表演变而来。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又作为里坊的标志性建筑而存在。隋唐时,称为“乌头门”、“棂星门”。但那时,均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唐六典》规定,六品以上官员府第,才允许建“乌头门”。宋代称其为“阀阅”,已有了旌表门第的意思。宋后,由于政治的因素和工艺技术的发展,牌坊成为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门类。明清时,徽州人文荟萃,居高官者甚多,加之徽商财力雄厚,树牌立坊日益鼎盛,使这一地区的造坊工艺,变得愈来愈为精美考究。徽州牌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题名坊,是作为桥梁、墓道、祠堂、里坊、衙署门前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一类是旌表坊,是直接用来褒扬功名政绩,彰表贞烈节孝人物。据专家考查统计,徽州现存宋代以来的古牌坊,有一百一十余座,其中属全国重点保护的一座,省级保护的六座。牌坊褒扬功名,旌表节烈、倡导民风的功用,是随着徽州社会封建文化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看到牌坊,仿佛在与古人对话,而周围全是静静的马头墙。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石坊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如引规模宏大、呈八脚结构的牌坊举世无双。

许国石坊建于明朝万历年十二年(公元1584年)。坊主许国是歙县县城人,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的进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


歙县棠樾牌坊群

徽州牌坊为中华之最,而棠樾牌坊又为徽州之最。棠樾一连七座石质牌坊,由村首络绎而列,第一座石坊是慈孝里坊,建于明初;第七座石坊为乐善好施坊,建于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期间相距四百余年。除了上述两座牌坊,还有汪氏节孝坊。吴氏节孝坊,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和骢步亭等。程朱理学决定着立态的关系,并按“忠、孝、节、义、节、孝、忠”的顺序排列。石坊的石料均取自于浙江省淳安的茶园镇,又称状元石。颜色微青,石质坚硬,不易雕琢,更难风化。其建筑内格大致分为两种,一组是卷草式牌楼,一组为四柱冲天式牌坊。卷草式牌楼颇为伤感;而冲天式牌楼气派挺拔,有威武雄壮之势。在封建社会,建坊必须有皇命。于是,建坊成为当时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据有关资料,历史上棠樾一共有十座牌坊,其中三座均在民国前后倒塌,今不见踪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