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志伟:解读徽州古牌坊

 新用户7391BFGL 2021-12-15

解读徽州古牌坊

安徽黄山 江志伟

  在遍布“梦幻黄山,礼仪徽州”黄山市的“徽州古建筑”中,被誉作“东方凯旋门”的“徽州古牌坊”,是最为众多徽州访客所热烈关注并投以浓厚兴趣的景观,尤其是在此“研学游”正风生水起的时候。这就难怪在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徽州古牌坊”竟然就占了2位,它们就是驰名古今中外的“许国牌坊”与“棠樾牌坊群”。非常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徽州古牌坊的仰视者,面对那一座座高高耸立着的古牌坊时,心中都会涌现出那么多那么多的问题来,此时的“权威解答”,就比什么都重要。基于此,我们特将一些询问较多、较普遍的问题答客解读如下,以增知添趣:

  问:“徽州古牌坊”这种特殊的徽州古建筑样式,当年是怎么出现的?

  答:“徽州古牌坊”与我国其他地方的古牌坊一样,也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建造牌坊的主要目的,还是“传世显荣”,还是为了使牌坊上寄寓的故事,能够一代接一代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使后来的人只要提起这座牌坊,就连妇女和孩子都能说出这段令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来。

  问:“徽州古牌坊”有哪些类型?

  答:徽州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八脚牌坊(许国牌坊),有构造简朴低小的全国最小的双孝节坊,有集里坊、门坊和功名坊三位一体的贞白里门坊,有旌表“徽州府属孝贞节烈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口”的全国罕见的孝贞节烈坊,还有全国唯一的徽州区潜口民宅博物馆中的以画代字龙凤板石牌坊,歙县昌溪“吴公支祠”木牌坊等等。

  “徽州古牌坊”的类型,从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功德牌坊(功名坊),为某人记功记德。二类是贞洁道德牌坊(贞节坊、孝行坊、义字坊、寿字坊、道德坊、百岁坊),多表彰节妇、烈女、孝子、人瑞等。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状元坊、恩荣坊),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恩荣坊代表着封建王朝对功成名就人士的认可和表彰,是用石头雕刻成的勋章,是达官显贵光宗耀祖思想的物化表现形式。四类是标志坊(门坊、里坊),作为村落、世族、墓庐的标志,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从建筑材质来说,既有木质的,也有砖砌的,但是最多的还是能够历久弥坚的石质牌坊;从形制来说,既有冲天柱式的,也有楼檐式的。

  问:“牌楼”与“牌坊”有些什么不同?

  答:“牌楼”,指做装饰用的建筑物,多建于街市要冲或名胜之处,由两个或四个并列的柱子构成,上面有檐。

  “牌坊”,指的是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用于宣扬封建礼教所谓的忠孝节义的人物。

  对于一般的游客来说,有个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凡是有檐的,基本都是“牌楼”;而无檐的,则基本是“牌坊”。另外,还有一个辨别牌坊朝代的方法,那就是:明代牌坊的基本格局是“楼檐式”,而清代牌坊的基本格局为“冲天柱式”。

  问:“徽州古牌坊”有哪些建筑特点?

  答:“徽州古牌坊”的建筑特点主要有这么几点:

  第一,“徽州古牌坊”不仅在单体造型上不断探索发展,而且在总体布置上也匠心独运,除用作围合广场空间、强调建筑群中轴线外,在一些人才荟萃的古老乡镇,还出现了牌坊群。

  第二,“徽州古牌坊”的细部做法颇具时代和地方特征,这主要体现在斗拱、柱坊、屋顶等部位。“徽州古牌坊”皆施斗拱。早期石坊刻意模仿木斗拱形象,然后逐渐简化,形成偷心拱板或昂板,正心置花板的基本模式。

  第三,“徽州古牌坊”的柱子,明中叶以前皆方柱抹角,显示出从正八角柱演变而来的痕迹。明万历以后,抹角逐渐缩小,至清代几乎一式方柱。柱子的支托,明代早期石坊采用雕日月卷象鼻格浆腿支托柱子;明中叶才出现以圆雕狮子代替靠背石,但蹲狮形体不利于支撑柱子,所以石坊每面石狮必须至少采用一对作倒立状(俗称“倒爬狮”),使尾部达到一定高度以维持石坊稳定,或采用一对蹲狮和一对靠背狮;明末靠背狮开始简化,一般石坊仅用素板。

  第四,“徽州古牌坊”绝大部分都施以仿木构建筑彩画的雕饰,借助面的凹凸取得光影效果。它源自宋《营造法式》雕作制度中“梁额施起突卷叶华”的做法。石坊雕刻彩画主要集中在上下额枋,明间下额枋是最主要的部位。雕刻内容早期多花卉鱼鸟,中叶几乎都是双狮戏珠,凤穿牡丹、麒麟濯日之类,石坊彩画还施于平板枋及柱子,多做云纹,搭袱和琐文。冲天柱雕云纹、仙鹤。雕刻手法因时代和石材不同而有所变化,明中叶以前雕刻多用高浮雕、圆雕,明末至清,石坊雕刻主要为浅浮雕,间施高浮雕。

  第五,“徽州古牌坊”之所以历经几百年风雨依然不倒不毁,除了当年选用优质石材之外,主要原因在于牌坊建造工艺上采用了“一固二透”的措施。这“固”指的是石柱支撑采用抱柱鼓石或石雕狮子加以美化加固,而梁坊两端则以雀替构件实现稳定加固;这“透”则指的是牌坊上的花板迎风部件,一律施以透雕镂空,即通透泄风,又减轻负荷。如此两招,使得貌似孤然独立、摇摇欲坠的牌坊具备较强的抗震、抗风能力。

  问:每一座“徽州古牌坊”都需经过皇帝的批准才能建造么?“徽州古牌坊”的龙凤榜(或圣旨板)上,刻着的“圣旨”、“恩荣”、“御制”、“诰命”、“敕命”等文字,各有什么讲究?

  答:从牌坊的建制级别来看,由低到高依次为“敕建”、“圣旨”、“恩荣”、“御制”。“敕建”的级别最低,皇帝口批恩准即为敕建;假如皇帝书面批准,则为“圣旨”;若皇帝对有功臣民或显赫事迹主动提出建立牌坊嘉奖则为“恩荣”;上述情形费用都为自筹,只有最高级别的“御制”为公费建造。

  “圣旨”:指的是该座牌坊的建造,是经过了皇帝颁发的圣旨准许的;恩荣(恩榮):受皇帝恩宠的荣耀。特指该座牌坊虽然没有得到皇帝的圣旨,但是却获得了皇帝的恩准;御制(御製):朝廷特赏,帝王所作,表示该座牌坊的建造经费,是朝廷下拨的;诰命:帝王对臣子的命令。特指该座牌坊,是奉皇帝之命而建造的;敕命:特指该座牌坊的建造是有皇帝诏令允许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座徽州古牌坊的建造,一般来说都是要经过朝廷、皇帝的批准、允许之后才能建造的,无论是自筹资金,还是皇宫拨款,皆然。

  问:有没有牌坊上的“龙凤榜”上不是文字的“徽州古牌坊”?

  答:有一座,它就是独一无二的潜口古民宅博物馆中收藏的、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蟾宫折桂坊”。与众不同的是,别的牌坊上“龙凤榜”上的题书,大多是“圣旨”、“恩荣”之类的题字,惟有这座明代方氏宗祠的“蟾宫折桂坊”,牌坊的“龙凤榜”上却没有任何文字,而是两面都有一幅画。“蟾宫折桂坊”“龙凤榜”的正面,雕刻着一个呲牙咧嘴的鬼,手里拿着一支生花妙笔,脚上托着一只方形大斗;其反面则雕刻了一幅“月宫桂树图”。“鬼”、“斗”合起来是“魁”字,表明立牌坊者期望家族子弟中多出文魁星:去蟾宫折桂,入仕做官,光宗耀祖。

  问:“徽州古牌坊”建造时有什么要求或忌讳?比如:能立牌坊的人家,必须是达官贵族或是只要对国家有供奉的亦可建造等。

  答:“徽州古牌坊”建造时的主要要求,就是一定要获得皇帝的批准。“徽州古牌坊”建造时最大的忌讳,就是破土打地基与上主要横梁(额梁)的时辰一定不能出错。“徽州古牌坊”大多为旌表当了大官的里人或纪念忠、孝、节、义的楷模而建造的,因此,能立牌坊的人家,不仅仅只是“达官贵族或是只要对国家有供奉的”,其他的人家如孝子、节妇、烈女、人瑞等,均能够也已经建造了牌坊。

  问:古代建造牌坊时,那些巨大的石头构件是怎么安装上去的?

  答:现在,徽州古建筑公司在修复或建造牌坊时,必需使用12吨大吊车才能完成。可是,早在好几百年之前的明、清时期建造的徽州古牌坊,又是如何将巨型石头构件安装上去的呢?有人说是运用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杆杆原理”起吊吊上去的,有的说是运用“堆土法”建好之后再祛除泥土,学术界目前倾向于后者的人比较多些。

  问:现在,徽州还有多少座“徽州古牌坊”存在?

  答:歙县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且还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牌坊之乡”。据说当年牌坊最多时以歙县为府的古徽州就拥有牌坊上千座,现在也还有118座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古牌坊”与“古祠堂”、“古民居”并称为“古徽三绝”,所谓“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筑牌坊以传世显荣”,其中的“许国牌坊”和“棠樾牌坊群”,均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问:“徽州古牌坊”在社会学家的眼里有着怎样的况味?

  答:20世纪三十年代,一位叫作曾铁忱的社会学家,曾在他的《清代之旌表制度》一书中动情地写道:“旅行中国社会的观光者,差不多在游踪所到的城邑乡村或郊外墓门之前,总可以看见一种旌表的牌坊或牌楼,在市声鼎沸中或苍烟落照中矗立着,这些都是古色古香的前代遗物。这些古色古香的遗物,有的因为年代太荒远了,石柱或已倾倒在碧草黄沙之中,在风露中微喘着,有草虫在其下低唱着不知名的曲调,顿使旅人们油然生思古的幽情,微感到人世沧桑之悲绪;有的仍然巍然独秀,在夕阳里发挥无限的光辉,无形中流露着一幕悲壮热烈的史实,使人临风悼意,使人起舞低昂;有的则又华美如新,它那壮丽的雕刻和古意的构图,在在都表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美术的轮廓,又绩大,又伟严,如同鹤立鸡群似的,又如同鲁殿灵光似的,岸然痴立在镇市乡村生活的迷惘里”。

  问:八脚牌坊(又名许国牌坊)的情况如何?

  答:被誉作“东方凯旋门”的八脚牌坊,又名许国牌坊,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徽歙县城内。这是一座全部采用青色茶园巨石仿木构造建筑的石牌坊,因其有8根粗达半米见方的巨石顶天立地,故俗称“八脚牌坊”;同时,这又是一座由明神宗特批建造于1584年的、记载许国“协忠运筹,茂著劳绩”功绩的功德坊。八脚牌坊气势恢宏,举世无双,是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坊;同时,它也是歙县古城的地标性古建筑之一,更是国家级“非遗”徽州石雕技艺的标本性尤物。

  许国(公元1527一1596年),明代著名政治家。字维桢,明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进士,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三朝元老。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许国传》因此载入《明史》。万历十二年,因“平夷云南”有功,晋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万历“加恩眷酬”恩准他回乡建一个四脚牌坊。于是,许国上沐皇恩,遵旨而行,回到老家歙县,催动府县,兴师动众,鸠集工匠,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八脚牌坊。

  问题由此而来:皇帝准许建的是四脚牌坊,到头来建成的却是八脚牌坊,歙县名人许国岂不犯了欺君之罪?故事便由此而生:原来这许国自诩为朝廷的功臣、家乡的骄傲,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实在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那么,怎样才能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呢?许国灵机一动,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于是,奉旨在家建造牌坊的许国,竟然前后共拖了八个多月才回朝复命,超期四个月。由于超假太多,许国跪在殿上久默无声、久久不起。皇上迷惑,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许国听了,正中下怀,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坊。”皇帝听了哭笑不得,因为皇帝金口一开是不得反悔的。就这样,许国所建的八脚牌坊,也就如此这般地“合法化”了。

  八脚牌坊建于1584年,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成“口”字形组合而成,八柱落地,八脚落地,世所罕见,蔚为壮观。八脚牌坊占地近80平方米,高11.4米,长11.5米,宽6.77米,全部采用坚硬的青色茶园石制作构件,仿照木结构打眼造榫连接,质地坚硬,粗壮厚实,八脚落地,稳如钟鼎,徽派石雕,美轮美奂:石柱、梁柱、匾额、斗拱、雀替,都饰以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雕刻, 飞翔的彩凤、奔腾的走兽、威武的雄狮,加之诸多云腾浪涌图案,让人觉得这座许国牌坊,简直就是一座小型的徽派石雕艺术的展览馆,无处不闪烁着古歙县石匠那大国工匠精神的光芒。当然,最为显眼并抢人眼球的,还是八脚牌坊主横梁上 的那一行出自明代大书画家、江南四大才子董其昌之手笔的馆阁体大字:“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这就是许国的的全部头衔:“少保”,是太保的副级,属皇帝的高级顾问;“太子太保”,是辅导太子的老师;“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文化部长和外交部长;“武英殿”,是皇宫内许国办公的地方;“大学士”,则是内阁成员的称号。也就是说,歙县人许国在京城的官阶,已经达到晋升少保、授武英殿大学士,成了仅次于首辅的内阁第二重臣;所以,他才能获得明神宗的颁旨特许,在家乡歙县建造这座八脚牌坊(功德坊)。

  功德坊下说功德,古城争夸许阁老。许国的历史功绩,史载的有三桩:其一,在出使朝鲜“拒收援例所奉馈礼”中,以其清正廉洁,为朝廷树立了良好的外交形象;其二,神宗继位,许国任太子的师傅。他学识渊博,人品端正,为太子树立了楷模,另外对太子的过失直言不讳,对太子的优点也不吝啬表扬,因而得到皇帝的信任和褒奖;其三,在1584年云南边乱时期,许国协助平定边乱有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八脚牌坊有“三绝”之说,这就是:第一绝,绝在如此形制的组合牌坊在华夏大地上绝无仅有;第二绝,绝在一般纪念性牌坊均是坊主逝世后的建造之物,唯独这八脚牌坊是在坊主许国生前亲自建造的,这在数千年封建社会史和中国牌坊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第三绝,绝在才子书法,力透石背,接榫固石,通体锦纹。除此之外,历经风雨沧桑四百三十四年,整座石坊竟然还是榫接至今毫无错动,坊上雕刻风采依然,足见其建造之精湛,工艺水平之高超,亦堪称一绝。

  问:歙县昌溪“吴公支祠”木牌坊情况如何?

  答:有着“全国第一木牌坊”之称的“吴公支祠”木牌坊,坐落在歙县昌溪村中吴公支祠的大门口处。远远望去,它的外形与石牌坊毫无二致,四柱三楼巍然挺拔,冲天而立;走进细看,才发现全部构件全系巨大柏树木料制成,历经几百年日晒雨淋,居然完好如初,这本身就与“为何偏偏以木代石造牌坊”一样是个大大的谜团。《中国建筑史说明》中专门载有对它的厚评:“造型布局之合理,雕刻技艺之精湛,保护如此完好的木牌坊,全国仅此一处”。据说:原来类似木牌坊全国共有两座,而现在仅存这一座了,难怪北大、清华、东南大学等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们,要千里迢迢、纷至沓来地来访昌溪古村,这“全国唯一”应该是个最大的诱惑。

  问:“中华第一敬老坊”的情况如何?

  答:被誉作“中华敬老第一坊”的“双寿承恩坊”,是徽州古牌坊中的一个特例,这是因为,作为徽州文化的一种物化象征,徽州牌坊大多为旌表当了大官的里人或纪念忠、孝、节、义的楷模而建造的。惟独这“双寿承恩坊”是个奇迹般的例外,它是为敬老祝寿而立的。

  双寿承恩坊坐落在歙县城北20公里的许村镇的村头、高阳桥的东侧,建造时间在明代隆庆年间,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了。牌坊巍然耸立,全石建造,结构为四柱、三间、五楼。牌坊额梁上,雕刻有“双寿承恩”四个大字,苍劲有韵,非常抢眼。徽州古牌坊之所以历经几百年风雨依然不倒不毁,除了当年选用优质石材之外,主要原因在于牌坊建造工艺上采用了“一固二透”的措施。这“固”指的是石柱支撑采用抱柱鼓石或石雕狮子加以美化加固,而梁坊两端则以雀替构件实现稳定加固;这“透”则指的是牌坊上的花板迎风部件,一律施以透雕镂空,即通透泄风,又减轻负荷。如此两招,使得貌似孤然独立、摇摇欲坠的牌坊具备较强的抗震、抗风能力。

  为什么这座牌坊要叫做“双寿承恩坊”呢?许村这里地处“程朱阙里”的古徽州,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这里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加之这里山青水秀、远离战乱,因此幸福安康,寿星多多。当村中第一对积德积寿的老夫妻双双迈过百岁寿龄的时候,人们纷纷建议立坊祝寿,并很快获得皇帝的恩准。牌坊上的“双寿”指的就是这对夫妻“双双”越过“百岁”寿龄,而“承恩” 则指的是祝寿牌坊的建造“承”蒙皇帝的“恩”准。在中国牌坊中,这是唯一一座为老夫妻百岁祝寿而建造的祝寿牌坊。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江志伟,男, 安徽黟县人。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编委,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黄山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连心锁》、《皖南风景线》、《老街与少女》、《黄山松宣言》、《花山谜窟揭谜》、《黄山恐龙之谜》、《算神大位》、《花山谜窟》、《珠坛撷韵》、《算神大位》、《郑寒砚集赏析》、《徽菜飘香》、《走近程大位》、《韩再芬》、《周诒春》等多部,合著的有《黄山与徽文化》(与朱万曙、程亚星合著)等。此外,编有《旅游文学讲义》及其配套教材《旅游文学作品选》各一部。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