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能宽先生病逝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尚有6人健在2016.05.30

 宛平2008 2016-05-30

  2016年5月27日12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金属物理学家陈能宽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根据公开统计,陈能宽去世,目前获得这一殊荣健在的老前辈只有6人,分别是于敏、王希季、孙家栋、任新民、周光召、程开甲。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或追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这些国之栋梁,需要我们这些后辈铭记!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

于敏

于敏,生于1926年08月16日,著名核物理学家。天津市宁河县(原河北省宁河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转入理学院学习理论物理。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1965年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中物院前身),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

于敏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在氢弹研制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发挥了理论研究设计的开拓者、领军人的关键作用,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发展做出了显著成就。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三项。1984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1994年荣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国杰出科学家”奖。

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王希季

王希季

王希季,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中共党员,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65年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

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作为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出立足国内技术和工业基础而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制方案。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关键,使卫星增大了功能,延长了寿命,使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仅有的掌握此项高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1982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和1990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航天工程的“总总师” 孙家栋

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4月出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

翻开孙家栋的履历,一颗颗璀璨的中国“星”熠熠发光——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他担任工程总师;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他再次挑起工程总设计师重任……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应用等几大系统构成,每个系统都设有总师。而孙家栋为人正直,顾全大局,善于综合,敢于决策,被人们尊称为“总总师”。

求学时,孙家栋希望成为一名空军军人,到部队不久他就被选派到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回国后,孙家栋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研制工作。

学了7年飞机,搞了9年导弹,1967年,38岁的孙家栋被任命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此后数十年,孙家栋与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