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邂逅艳后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

 三槐世家馆 2016-05-30
 “子见南子”,孔子邂逅风流艳后南子,期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和绯闻,对于这些枝末细节,文人墨客有很细致的描述。
孔子邂逅艳后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
    如《  孔子邂逅风流艳后卫夫人南子 》所述,孔子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后,有一天卫灵公和南子同坐一辆车,招摇过市。市人听说南子夫人来了,都拥簇向前,要一睹南子的颜色。当时,孔子坐在随后的第二辆车上,周围十分冷清。孔子当时十分感慨,感到他这么一个大学者还远不如一个美女那样受民众欢迎,一种被冷落甚至屈辱之情油然而生,他叹了一口气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对卫灵公很失望,对卫国也很失望,于是不久以后就离开卫国到曹国去了。
    其实,孔子还不够豁达,想不开,学者和女明星有什么可比性呢?有学问的人往往比没学问的商人穷,女明星的“粉丝”不知要比大学者的崇拜者多多少倍,直到今天仍旧是这样,“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呀!
     不论怎么说,这一“至礼”与“至淫”发生碰撞的事件引起了后人的注意,“子见南子”一事在两千多年后仍有余波。20世纪前期,文学家林语堂写了一个剧本《子见南子》,(写于1928年,原先发表在北新书局的《奔流》杂志上,后收入他的《大荒集》。)把这件事完全文学化、戏剧化了,许多情节来源于推理,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现代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想法。
孔子邂逅艳后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
    先看林语堂对南子出场,以及与孔子见面的描写
    南子出来在锦帘后就座,隐约可见一副粉白的小脸,头上留着高高的卷形髻发,额前留髦,两旁垂鬓,鬓下一对重叠耳环,身穿蓝绣服,备极富丽。宦者在旁侍立。
    孔丘连忙趋前伏地北面稽颡,咯咯的响。同时弥子出立于帘外右旁。
    南子自帷中再拜还礼,环珮玉声璆然。
    以上描写,南子被林语堂写得雍容华贵,备极富丽,但是孔子却似乎被他写得太窝囊了些。
    接着,林语堂又写了几个细节:
     南子向孔子赠一对玉璧,讨论玉的颜色以及白璧、琼玉、琅玕、翡翠等问题,数人一起观璧。孔子从南子手中接过玉璧时,不慎玉璧坠地而坏。南子准备日后再送一对给孔子。
孔子邂逅艳后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
    林语堂写了南子向孔子讨教学问:
    南子与孔子讨论卫国的风土民情、政治问题。南子还想创立一个“六艺研究社 ,邀请孔子演讲三代的诗书礼乐,南子负责茶点一切。上课形式不仅演讲,还可以习射、习琴、舞剑、跑马,礼、乐、射、御、书、数都来。特别的是,南子还强调要男女共同学习交流。然后南子与孔子讨论“饮食衣冠”、“饮食、男女”的问题。南子认为:饮食男女,就是人生的真义,就是生命之河的活源。得着这河源滚滚不绝的灌溉,然后人生能畅茂向荣。男女关系是人生之至情,至情动,然后发为诗歌,有诗歌然后有文学。南子还邀请孔子以后一起兜风,听卫国的山歌。
    下面是南子弹奏音乐的情节
    南子请守候在外边的子路进入。南子弹月琴,已有醉意。子路赞同南子设立学社。南子斜躺椅上,手执月琴,形骸略为放浪,弹起“桑中”的调子,嘴里喃喃,潇洒而凄楚。她为孔子献上自己制作的新曲,且自低声浅唱,作为见面礼。
孔子邂逅艳后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
    南子又组织了歌舞表演,孔子颇为欣赏
    歌妓服装妖艳夺目,随曲舞蹈,时和时止。孔子和子路都目不暇顾,心神向往,但又呈一种悒郁不安之状。后来南子从与歌女唱和到与歌女合舞,将孔子、子路、弥子包围起来。孔子称赞,想不到乐舞有好到这样的!孔子还说:行年五十六,到今日才明白艺术与认识人生。是的,这才是真正的诗,真正的礼,真正的乐,别种的雅颂及别种的揖攘都是无谓的,虚饰的。南子对于孔子的赞扬,面有喜色,然后由帘后退出。
    孔子和弟子们考虑去留问题
    子路认为孔子会留下,孔子坚决地说“不 。孔子认为不是南子不知礼,而是南子有南子的礼,不是你们所能懂的。孔子在思考:如果听南子的话,受南子的感化,她的礼,她的乐……男女无别,一切解放,自然……(瞬目间现狂喜之色)……
    啊!(如发现新世界)……不,(面忽苍老黯淡而庄严)不!我走了!离开卫,非离开卫不可。
     过月余孔子去卫。过三年反(返)卫一次。既去卫,适晋,不果,又反(返)卫一次。
     以上情节,也许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也许就是以今人之心来揣摩古人了。
    最后还要提的是林语堂这个剧本发表后,引出了一场轩然大波。当时曲阜第二师范学校排演了林语堂这个剧本,引起了一场大纷争。当时孔氏60户族人联名向教育部控告该校校长宋还吾侮辱了孔子,教育部发训令,饬山东教育厅查明核办,报纸上也引发了讨论,后来这个校长被逼丢了位子。
孔子邂逅艳后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
    鲁迅对这件事还专门写了不少感想:(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选集》第6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五六年前,曾经因为公演了《子见南子》这剧本,引起过问题,在那个剧本里,有孔夫子登场,以圣人而论,固然不免略有欠稳重和呆头呆脑的地方,然而作为一个人,倒是可爱的好人物。但是圣裔们非常愤慨,把问题一直闹到官厅里去了。因为公演的地点,恰巧是孔夫子的故乡,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尼和苏格拉第都自愧弗如的特权阶级。然而,那也许又正是使那里的非圣裔的青年们,不禁特地要演《子见南子》的原因罢。
     嘻,“子见南子”影响之大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