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人也有可爱的过错

 liuhuirong 2019-01-26

《论语》感悟(一二五)

文/王营

原文: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6.28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上天也会谴责我!上天也会谴责我!”

感悟:本章记载的是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情的看法。南子,宋国人,卫灵公的夫人,生得十分俏丽,风情万种,据说曾先后跟几个人通奸,名声很不好。《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卫国时,南子派人对孔子说:“天下的君子凡看得起我们卫国,并且想和我老公做兄弟的就一定要来见我,我现在愿意见你。”孔子辞谢那个使者后,思量再三,还是去见了南子。很显然,这件事有违孔子所倡导的礼制,也违背了孔子反对女子参政的主张。回来后,子路心中很不高兴,质问孔子,孔子指天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孔子去见南子,虽然逾礼,但确属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时他正在卫国讲学,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见不行,他怕子路把事情想歪,所以指天发誓。本章人物描写鲜活生动,虽然没有写子路怎样质问孔子,但一句“子路不说”,使我们好象看到了子路对老师责备的神情,显示了子路敢爱敢恨的性格。最妙的是“夫子矢之曰”,将夫子边指天、边发誓的神态刻画的活灵活现。透过本章,我们看到,孔子并非如道学家们所描绘的那样,整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脾气,也有缺点,《论语》中记载他虽然“即之也温”,但也常常骂学生,而且还喜欢背后偷偷地骂,如“小人哉,樊须也”,他还经常爱和学生开各种小玩笑,和正常人一样,他也喜欢漂亮女人,所以“子见南子”,虽然如他所言,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也确如他所说的那样:“好德如好色”。

更为可贵的是,透过本章,使我们感受到孔子师徒间讨论问题的那种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气氛,学生可以批评老师,老师可以进行自我辩解,丝毫也闻不出一点“师道尊严”的味道。西人亚里斯多德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他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上面这句话。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日常教学中,作为一名老师,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都不可自以为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重视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老师也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某些问题上,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要从讲台上走下来真心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从而真正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