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病,你是信百度,还是信网红? 魏则西事件之后,很多人在百度上搜索求医信息都会谨慎小心了。不信百度,信网红?难道网红也能看病? 这里说的网红,指的是医疗网红,或者说“网红医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普通人都可能成为网红,原本很严肃的医疗行业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网红医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一、传道授业:从“一对一”走向“一对多” 其实,在前互联网时代,“网红医生”也有存在,那就是民间口耳相传的名医、神医。他们由于神奇的医术而声名远播,被广泛赞誉。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医生可以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曝光制造名誉,从而为人所知。 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患者与医生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医生成为网红之后,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服务,对广大患者或爱好者进行预防、科普教育等,实现更大的影响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曲黎敏,原本只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副教授,因为在山东教育电视台讲解“《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而声誉鹊起,讲座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长盛不衰,成为热爱养生的中老年人的热搜对象。出名后,她继续到电视台、著名高校举办讲座,还出版了《从头到脚说健康》等多部专著。 徐文兵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医生,在北京创办了中医学堂。2008年,受著名主持人梁冬之邀,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引起众多听众极大反响。多年以后,仍有很多网友搜索其音频文件。徐文兵还走入多家电视台担任嘉宾,还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更多在网友面前曝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医生网红,要经得起广大网友的考验,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曾经的“神医”,“中国医疗网红第一人”张悟本,就是一个反面教材。2010年2月,张悟本做客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知名度迅速提高。一时间,“中医食疗第一人”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可惜,红得快,跌得也快,仅仅三个月之后,张悟本就被质疑、被揭穿老底,落得个一地鸡毛,也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二、内容创业:医生网红的长久之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微博、写文章是医生成为网红的主要方式。 在医院、诊所等自己的地盘内,患者天生就对医生有着信任感、依赖感。在互联网上,医生如何能建立自己的品,获得患者的信任?这就需要医生坚实的根底,而且医生要敢于传播知识和理念,用自己的所学影响广大网友。 网红医生急诊女超人于莺,原本是大型医院的执业医师,在微博刚兴起的时候,她就进驻社交媒体,写文章、发微博,科普医药常识,获得了大量的关注。2011年10月7日,于莺开通微博,目前,于莺的微博粉丝超过307万,堪称医疗大V届无可争议的一姐。2013年,于莺放弃原先的急诊工作,开了淘宝店,又开了私人诊所。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 龚晓明是一位妇产科医生,2006年他创建了“中国妇产科网”,很多人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他。微博刚兴起的时候,他就开设了微博,自己写一些妇科知识的科普文章。如今微博粉丝达84万。微信流行起来后,龚晓明又注册了公众号,转载量也很高。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谭先杰,在同事的鼓动下开通了新浪微博和博客,将科普文章搬运过来,人气很快上升。再后来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用于发布科普文章。他将自己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近100篇医学科普文章集结成册,出版了《子宫情事》一书,语言通俗,引人入胜,吸引了更多关注。 内容创业,既要专业原创,又要追随时事热点,医生网红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于莺的粉丝从1000上升到20万只用了3个小时,原因就在于她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起网友共鸣。2012年底,龚晓明发了一条“宫颈糜烂不是病”的科普微博,被转发了3万多次。 然而,短时间内粉丝飙升只是个案,大多数医生是靠常年的专业性才红起来的。于刚从2004年开始经营,10多年后才做出了自己的眼科品牌。贾大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个人品牌,做节目、上报纸,终于成为医疗网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