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界你可能不知道的10个冷知识,颠覆你的世界观

 弓乙 2016-05-31
味觉地图并不存在?中国对转基因标识管控最严?在美国瘦肉精合法?……这个世界太纷乱,我们还怎么能 too simple!在这里,我们邀请你一起学习 10 个跌破眼镜的冷知识。告别 naive 的人生,从今天开始!

1
“味觉地图”
其实并不存在

“舌尖对甜味敏感,舌侧面对咸味敏感,舌根对苦味敏感”…..这种 “小知识” 可能你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但,事实真相是,这种 “味觉地图” 的说法来自对学术文献的错误翻译。现在早就已经被严谨的实验研究推翻了!
 
目前的研究表明,舌头不同部位对于不同味觉的敏感性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如果“味觉地图”真画出来,应该是这样的:
馨馨
也就是说,几乎完全没有区别。
对,我们被教科书骗了十几年...
QC菌

2
世界上最毒物质
居然被用作去皱纹和美容

世界上最毒的物质是肉毒梭菌分泌的肉毒毒素,一毫克的量够毒死 2000 多人……1 克的量差不多可以毒死两百万人了。肉毒梭菌是严格厌氧的细菌,只能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长繁殖。所以,它们一般比较容易污染罐头、真空包装食品等严格隔绝空气的食品。是最“凶险”的食物致病菌之一。

电子显微镜下的肉毒梭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

为了对付肉毒梭菌,肉制品罐头通常需要添加亚硝酸盐。这种物质可以特异性抑制肉毒梭菌的生长繁殖。
 
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会导致人患 “肉毒症” 神经麻痹而死。而正因为这种毒素麻痹肌肉的特性,在极其微量注射的情况下,会有去除皱纹的效果,所以它在美容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顶着 “世界最强毒素” 的霸气之名,然而被用到了美容界造福人类,总有一种反差萌的感觉….
QC菌

3
反式脂肪酸
中出了一个叛徒

关注营养与健康的小伙伴们,反式脂肪酸大家不可能不了解。FDA 在 2015 年的时候已经把反式脂肪酸从合法添加剂中剔除。由于人体不能正常代谢这种脂肪,所以它很容易在身体里累积,扰乱脂肪代谢平衡,从而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高血脂的发病率。可以说,珍爱生命,拒绝反式脂肪。
但是,反式脂肪酸中出了一个叛徒。这个叛徒名叫 “异油酸”。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反式脂肪酸,它跟其他 “不干好事” 的反式脂肪酸完全不同,它可以降低人类血液里面的 LDL 和总胆固醇量,可以减少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发病率,甚至可以抑制一些致癌物质的活性….
由于这个反式脂肪酸太标新立异,人们在计算 “反式脂肪酸” 总量的时候,往往不会把它计算在内,以维持反式脂肪酸一贯的负面形象。

4
世界上有种味道
只有 “超级味觉者” 才能尝到

“超级味觉者”(Supertaster)是隐藏在世界各地的超能力者,他们的超能力有些时候自己都不会发觉,有可能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就是这种超能力的拥有者!
 
这种超能力产生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透彻,很可能和基因有关。但有证据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此能力。产生此能力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于味觉比普通人敏感很多。这种过于敏感的味觉也导致了他们有时候会比较挑食,有些时候会强烈喜爱或讨厌某些食物。

这张表显示了一些超级味觉者共同的饮食偏好。

读者中有超级味觉者吗?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感官科学研究中,有时候要考虑超级味觉者对于实验的影响,这就需要判定来参加实验的被试者们是不是超级味觉者。通常用来判定的物质有 PROP(丙硫氧嘧啶)PTC(苯硫脲) 这两种化合物,普通味觉者会觉得它们根本没有味道,但超级味觉者会觉得它们苦得难以忍受!
我本人就做过 PROP 品尝实验,很遗憾,并不是超级味觉者。
QC菌

5
甜品加很多糖还不甜?
有可能是 “降甜香精” 的作用

“降甜香精”,顾名思义,就是降低食品甜味的一种添加剂。添加了这种物质的食品即使加很多糖,甜味也不至于过重,甚至尝不出来太多甜味。
馨馨
那就不要加那么多糖呗,加那么多糖,再用这种香精去除甜味,不是多此一举嘛?

其实,糖在食品中的作用远远不止 “提供甜味”。在烘焙食品中,糖是很好的塑型剂、稳定剂。这就是为什么打发蛋清的时候需要加糖的道理嘛。除此之外,糖还有利于水分的保持。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都需要糖来提供颜色和口感。有的时候,由于糖价格比较便宜,也会作为食品填充剂来使用。
而且,那些高糖的食品由于渗透压较高,细菌很难存活,所以糖在那些食品里是一种防腐剂一样的存在。
QC菌

6
中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是全球最严格的….

中国对转基因食品实行 “按目录定性的强制标识制度”。只要在那个目录内的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或者用转基因作物加工而成,就必须强制标识。这个目录包含了棉花,油菜,玉米,大豆,番茄等。已经涵盖了市面上几乎所有能见到的转基因食物了。
 
欧盟实行的也是强制标识,但是欧盟是有一个阈值的,只有含有转基因成分 0.9% 以上才用标识。而且一些产品被豁免标注,比如转基因微生物发酵的产物啊,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牲畜啊,这些都在豁免名单里。
 
日本嘛,阈值比欧盟高得多,在 5%。也就是说,只有转基因成分超过 5% 才需要标识。
 
美国是自愿标识制度,一切看厂家心情。非转基因的食品可以自愿标识 “本产品不含转基因成分”,当然也可以不标。转基因不用强制标识,当然,转基因食品也可以标 “亲,本品是转基因食品哦!”

7
其实红糖
是还没有精制的白糖

蔗糖的制作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先将甘蔗榨成汁,澄清,去除杂质后经过浓缩过程让蔗糖自然结晶,没有结晶的浓稠物质称为糖蜜。在精制过程中糖蜜被去除,只有蔗糖保留下来。这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白糖。
 
如果没有去除糖蜜,直接冷却的话,那最后的产物就是蔗糖和糖蜜的混合物——红糖啦。
馨馨
按照这样子看,红糖比白糖少一个步骤,应该算是“半成品”吧,怎么说也要比白糖便宜吧,怎么市面上红糖反而更贵呢?
那是因为,由于生产白糖是一套很成熟的流水线了,现在制糖厂往往是先把白糖生产出来,再和糖蜜混合以后制成红糖!这样生产出来的红糖,风味、质量都会更加稳定。所以其实并不是少了一个步骤,而是多了一个步骤!
QC菌

至于红糖的营养价值,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慢慢道来,请大家期待。

8
在美国
瘦肉精居然是合法的?!

瘦肉精就是一种 β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使猪肉的瘦肉率提高,一般会掺在饲料中使用。瘦肉精总共有40多种,但目前最为大家熟知的是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克伦特罗三种。

中国的法律规定是禁用所有的瘦肉精制品。一旦检测到就是作为非法添加剂,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是,在美国,瘦肉精的一种——莱克多巴胺是一种合法添加剂,只要猪肉内含量不超过限量,即可正常使用。美国的限量标准是 30ppb。
美国甚至还研制了一种新型瘦肉精——齐帕特罗。目前允许牛只身上有 12ppb 的合法残留。
QC菌

9
吃花椒产生的麻感
相当于 50 Hz 的震动棒

这个有趣的研究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者。研究显示,花椒中含有一种叫羟基甲位山椒醇(hydroxy-alpha-sanshool)的物质激活了皮肤下的神经纤维 RA1,这个神经纤维是专门感受中等区间的震动频率(10-80 赫兹)的。
 
实验具体测定了花椒引起的 “震动频率” 感知:将花椒提取物涂在被试的嘴唇上,然后让被试一只手指放在一个可以产生特定频率震颤的小仪器上,被试者自己去判断两者的震颤是否频率相同。
最后的结果是,花椒引起的“麻感”频率约与 50 赫兹震颤频率相当。
QC菌

10
那些甜味剂的发现
都是实验室里 “舔” 出来的

从糖精到阿斯巴甜,从甜蜜素到三氯蔗糖,这些目前广泛使用的甜味剂的发现,都来自当初实验室里作死的研究人员不小心(或者故意)舔到了正在研究的化合物,然后突然发现:
 
“哎呀不对,这个化合物怎么那么甜!”
 
从而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可以说,甜味剂的发现历程,就是科学家们的作死历程。
具体是如何作死的?请期待我们之后的文章吧~(当然,也可以到知乎先睹为快…)
QC菌

看完了这些冷知识之后,你的世界观还在吗?如果你有一些有趣的想法,欢迎与我们分享!

这一篇中的冷知识,我们稍后会做成一个系列,每一个冷知识都会详细展开来,单独做成一篇哦!所以,把这篇文章当成 “冷知识” 系列的预热篇吧。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关注我们接下来的内容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