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谷精珠、佛顶珠、羊壳珠、金箍棒、满天星、谷精子。 来源: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白药谷精草、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等带花茎的干燥头状花序。 采收加工:9~10月采收,将花茎拔出,除杂后晒干。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热,明目退翳。 ●谷精草花史话 谷精草生长在湿润阴凉的环境中,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均有分布。唐代的《本草拾遗》首次以谷精草之名将其载入药典。《本草纲目》对这一名称的解释是:“谷田余气所生,故曰谷精”。谷精草花是谷精草具备药用价值的部位,由于这种草生长在湿热的地方,所以具备很强的除湿散热的功能。明代云南人兰茂在他的《滇南本草》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谷精草的明目功效,并指出其治疗白内障的功效。 ●谷精草花的养颜经 〔清热明目〕 女人美不美,一双眼睛是关键。拥有一双水汪汪、亮晶晶的大眼睛是每一个女人的愿望。谷精草由于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所以本身具有很强的疏风散热功效,可以清肝火、散热毒、明双目。用谷精草花配合其他明目或养颜的药材做面膜,在滋润面部肌肤的同时明亮自己的双眼,无疑是一款一举两得的美容良方。 ●谷精草花的养生经 〔祛风散热〕 风热之证是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春夏季节,热毒益盛,风邪肆虐,稍不注意,便会染上热证。风毒入头,常常造成偏头痛、头痛或者眉痛,十分折磨人。这时候,可以鼻吸一些谷精草花粉末,祛风散热的效果非常直接;或者喝一杯谷精草花茶,既能解渴,又清热解毒,可以快速缓解头风症状。 热毒如果侵入口腔,就容易造成咽喉肿痛甚至麻痹、牙齿风痛,影响正常的饮食。这个时候,可以及时口含或者内服一些谷精草花粉末,散热去痛,效果显著。 〔明目退翳〕 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既光鲜又脆弱。过度用眼、营养不良、风热之毒入侵等因素,都会给眼睛带来很大的伤害,造成眼睛酸涩、红肿、视物不清、夜盲等。事实上,这些伤害根源于热毒的积聚。谷精草善于去热毒,清肝火,以达到明目的效果。对于重度的眼睛问题,如白内障等,亦可用谷精草花配合其他明目的药材加以调理。 〔止血止遗〕 谷精草花的散热功效,不但可以明目退翳,还能止住虚热上身引起的表皮出血症状,比如鼻出血。谷精草花不但清热,而且解毒。许多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用谷精草花都可以治愈,特别是一些慢性的顽固性泌尿系统疾病,比如白浊、白淋难愈。 〔止吐止泻〕 谷精草花入肝、胃二经,不但清热解毒,而且和中,特别是对于小儿夏季中暑后的上吐下泻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中暑症状,及时给孩子喝一杯谷精草花茶,既清热解毒,又能止吐止泻,安全又有效。 ●谷精草花的养颜方 沐浴方:谷精草30克,茵陈25克,决明子40克,桑枝36克,白菊花43克,木瓜28克,桑叶38克,青皮47克。将所有药材水煎后加水做成浴汤沐浴。此方据传是慈禧太后常用的沐浴药方,可以清湿热、祛风、利头目,具有防治皮肤疾病的功效。 ●谷精草花的养生方 四圣散:谷精草花30克,井泉石6克,焙干的豆豉17克,焙干的苔藓15克。将四味药材研磨成细末。每服6克,空腹,以水调服。此散主治风毒引发的眼睛红肿。 风谷明目散:谷精草花、防风各5克,研成细末,用米汤调服。 谷精去痛膏:谷精草花30克,研为细末,与适量白面调成面膏,敷于痛处。面干后可以更换面膏。此膏主要用于治疗偏正头痛。 三味清脑烟:谷精草花6克,地龙9克,乳香3克。将三味药材研为细末。每服1.5克,放入烟袋中作烟草抽,熏左右鼻。 谷精草面汤:将谷精草花捣成末,每次取6克,用热面汤调服。 草石消暑汤:谷精草全草30~60克,鱼首石9~15克,水煎内服,每日服2次,连服数次即可。此方主治小儿中暑后上吐下泻之症。 谷精草煎猪髓:谷精草、猪骨髓各30克,用酒煎服,每日1次,直到病愈。这道菜主治一切遗症、白浊白淋难愈等。 珍珠草猪肝汤:鲜珍珠草(谷精草)60克,猪肝90克,干枣15克,生姜5克,食盐3克。鲜珍珠草洗净,切碎;大枣洗净,生姜去皮洗净,切片。鲜猪肝洗净,切片,用水焯去血腥。把全部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煮1小时后,加盐调味即可。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明目的功效,对于肝炎有辅助疗效。 谷精地白汤:谷精草15克,高天青地白20克,水煎服。本方主治积疳。 谷精明目汤:谷精草20克,荠菜18克,紫金牛15克,水煎服。本方主治目赤肿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