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豆花

 夜半钟声潇潇雨 2016-05-31
●扁豆花史话
别名:南豆花。
来源:豆科植物扁豆的花。
采收加工:7~8月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解暑化湿,和中健脾。
人们通常认为扁豆是一味不错的药材兼食材,而事实上,扁豆花具有和扁豆相似的药用价值,而且素雅清新,更加养眼。扁豆花以白色的药用价值比较高。成书于北宋的《本草图经》最早将扁豆花列入药典,并对其药用价值做了明确表述:“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炊和服”。明代的《本草纲目》则做了更全面的阐述:“焙研服,治崩带;作馄饨食,治泻痢;擂水饮,解中一切药毒垂死。功同扁豆”。医学实践还证明,扁豆花对于脾胃也是非常有益的。
●扁豆花的养生经
〔解暑化湿〕
炎炎夏日,再加上工作的劳累,很容易引起中暑。扁豆花入口甘甜,清热降火,在胸闷头晕的暑热时节,喝上一杯洁白清香的扁豆花茶,既解渴,又消暑,还能清除体内沉积过重的湿气,让你轻轻松松,欢度夏日。
〔和中健脾〕
扁豆花入脾、胃二经,口味甘甜,性平微温,最是养胃健脾。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人的脾胃功能一旦出现问题,身体其他器官都会受到牵连,造成挑食、厌食、消瘦等不良后果。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平时多吃些扁豆花大米粥,可以有效调理脾胃,让身体快速恢复元气。
〔调经止带〕
许多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的女性,或多或少都带有气虚或血虚的问题。扁豆花药性温和,可以通过调理脾胃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生化气血的能力,让身体主动补气补血,恢复月经正常。扁豆花还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对于生殖器官感染引起的白带增多等异常现象,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解毒消肿〕
《本草纲目》中对于扁豆花的解毒功效,有过这样的描述:“解中一切药毒垂死。”可见,扁豆花的解毒能力还是很独到的,特别是在急、重性中毒的情况下,可以用扁豆花(或扁豆)救急保命。生活中夏季常见的食物中毒,用扁豆花就十分有效。另外,扁豆花还具备消肿的功效。对于跌打伤形成的瘀青、红肿,敷上一点捣烂的扁豆花,既能杀菌消肿,还具备一定清凉镇痛的功效。
〔止吐止泻〕
食物中毒、饮食不洁、胃肠炎症等,很容易造成呕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病症。扁豆花清热解毒,温胃止吐,对于肠道感染也有辅助疗效,而且无毒,可以大量食用。在夏季胃肠问题多发的季节,经常性地喝一点扁豆花汤、扁豆花粥之类的食品,对于预防胃肠疾病也是十分有益的。
〔利肾利尿〕
扁豆花不单益于消化系统,对于泌尿系统也是十分有益的。久坐、工作疲劳加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很容易引发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小便短赤频数、尿不尽、尿痛、糖尿病甚至慢性肾炎等。而且,这些病症并非一日之寒,西药可解一时之急,却不能长期服用。常食扁豆花制作的相关食品,对于改善泌尿系统功能,增强抗病抗菌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经济实惠,无毒副作用。
●扁豆花的养生方
扁豆花茶:扁豆花9朵,白糖9克,清晨用开水泡服。此茶可治疗疟疾。
扁豆花汁:取盛开的扁豆花蔓大量,捣绞成汁。灌服。本方用于解食物中毒。
扁豆花炒米粥:白扁豆花(不要用紫色的)适量,焙干为末。炒米煮粥,加入扁豆花末,空腹食用。此粥主治妇女白带过多。
清络饮:鲜扁豆花1朵,鲜荷叶边、鲜金银花、西瓜翠衣、丝瓜皮、鲜竹叶心各8克。所有材料加水2杯,煮取1杯。每日2次。此饮用于治疗中暑后的各种轻度不适症状。
新加香薷饮:香薷、厚朴、连翘各8克,金银花、鲜扁豆花各12克。所有材料加水5杯,煮取2杯。此饮用于治疗暑温,形似伤寒,右脉洪大,左手反小,面赤口渴,但汗不出者。先服1杯,如果出汗了,就不用再服了;不出汗再服;如果药饮喝完了还不出汗,可以继续制作,继续饮用。
泻痢馄饨:扁豆花(取正在盛开的扁豆花)适量,小猪里脊1条,葱1根,胡椒7粒,酱油适量。扁豆花不用清洗,择干净后直接用热水焯一下;再配上小猪里脊肉、葱、胡椒,与酱油一起做成肉馅;然后用汆扁豆花的水和面,包成小馄饨,烤熟了吃。此款馄饨可以治疗各种泻痢。
扁槿花煎剂:白扁豆花、木槿花各20克,焦山楂10克,炒山药15克,鸡内金6克。所有材料加水500毫升,煎煮至300毫升后滤出药液,再加300毫升水,煎至150毫升;合并两次所得药液,浓缩至300毫升。此剂用于治疗小儿腹泻,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
扁豆花煎蛋:扁豆花30克,鸡蛋2个,盐适量。将鸡蛋打入碗中,下扁豆花和食盐拌匀,铁锅烧热后加植物油,倒入鸡蛋炒熟后即可食用。这道菜和中理下气,用于缓解暑湿下痢、腹痛、上吐下泻等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