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理解的研究

 yanyahoo 2016-06-01

按:本文写于2014年11月,主要探讨了研究与实践的关系,研究人的心态(对内的)和研究人的修养(对外的)。2015年底的那篇《2014-2015研究自述》也算这个系列,其中关于研究的方法论算是对上述三方面的一个补充,发在此公众号的第一篇。此外,本文附录还收录短文《读书,写作与思考漫谈



第一部分:研究与实践


研究分很多种,按照研究目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服务于资本市场、服务于人类知识进步、服务于企业发展。研究对象包罗万象,对于服务于企业发展的研究而言,就包括产业研究、战略研究(包括组织)、市场研究、运营研究、技术研究、用户研究、产品研究等等。可见,研究者本身也是有极大区分的,那么谈研究与实践的关系就不能概而论之。我做产业研究通常被认为脱离实践,当我做组织研究时这种声音会少一些,而互联网公司做用户体验研究的人则完全不会有此议论。这说明什么?说明研究和实践不是严格区分的,产品经理是做实践的吧?但我却认为它们的工作主要是研究。

 

理论上,每一个实践环节上都会存在三群人,一群人实践,一群人研究,一群人管理。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达到支撑如此分工的规模,创业者身兼三者,中小企业通常区分了实践者和管理者,而管理者身兼研究的任务,大型企业通常有一群专职的研究者,也就是所谓技术官僚,只具备根据研究提出建议的权力,不具备决策权。但他们掌握了从信息搜集到决策中间的所有环节,在那些受决策影响的人看来仿佛具备了很大的权力,实际上也是如此。大型集团性企业的总部,大多由此类人构成。

 

但是,战略部和市场部(打个比方)的人为何被视为集团中的两群人呢?这不是研究与实践的区别,是处于哪个实践环节上的区别。市场部是市场实践环节上的研究者,它服务于市场决策,战略部是战略实践环节上的研究者,它服务于战略决策。市场决策的频度高,战略决策的频度低,势必影响对两种实践的感知。另一个影响感知的因素是研究服务于决策的水平。不要一味强调实践属性与其他环节的客观差异,还要敢于自我批评,反省一下研究水平、决策支持水平到底到不到位。

 

但从研究的工种上说,市场研究和战略研究确实是两个工种,提升研究水平的路径很不相同,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也很不相同。更高层次来说,资本类研究、企业类研究、学术类研究自然差异更大。这是研究者需要慎重考虑的定位问题。


比如说,我很清楚我必须坚持的定位是企业战略研究。对于我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我认为,运营只能在既定战略框架内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局部改良,战略只能在产业变局下力求企业位势的阶段性最优,产业只能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脉络中证明自己被需要。一个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必然不存在于该问题本身所处的平面上。在认识问题时要从下而上不断追问其本源,筹划解决方案时要从上而下不断明晰其操作。

 

因此,我虽然从职能上看属于企业战略,但研究范畴不得不放在产业甚至更高的层面。我有时会刻意地与细节和实践保持一定距离,一方面是因为精力分配上需要符合定位,另一方面是因为需要保持对整体大画面的感觉。我有时又会刻意地去了解一些细节,但这绝不是说要沉到实践中去了,或去做市场研究了,而是为了服务与我的定位,提升战略研究的质量。谁是手段谁是目的,非常清楚清醒。借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一段话:


在最高层面开展概念性思考试图在情景(通常是变化的)中找出常量(也就是不变的),想明白什么是战略性的和一般性的,而非(简单的)解决问题,并不以决策速度取胜,而是关注在多变量中避免思维混乱。想要(在思维层面)影响别人而非技术层面,想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而非聪明人

 

保持这种定位需要坚持,因为总是有人觉得这种研究没有价值,包括非常善意的朋友和家人也无法理解我到底在做什么。我也不解释,但我明白只是分工的不同,在自己的定位上追求极致就可以了。


我绝无看低细节研究的意思,我经常说“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思是说作宏观研究向上与作微观研究向下都是没有极限的,都值得毕生探索。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泰勒,他去研究工厂流水线上工人的一个个动作,这是微观到无法想象的研究,但它却掀起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革命,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上的影响都是极其宏大的。很多人不会关注这一点,只会关注他的研究给福特带来多少生产率的提升。郭士纳在面临IBM被拆分时坚信:一个能提供整合的解决方案的公司将越来越被未来的客户需要。


这个很宏观的观点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大,还是泰勒那个很微观的研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大,我们不加以评价。但我要表达的观点很清楚,做好你自己选择的定位,其他的非你所能控制。


第二部分:研究心态

 

选择的定位是否正确,只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自己是否愉悦,二是老板是否满意,其他于我如浮云。前者先按下不表。对于后者,我要解释一下。


首先,以老板满意为判断标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因为那是你的客户;


其次,让老板满意的方式有很多,或者说老板满意你的方面有多种可能性,但这里强调的是在你的价值定位上的表现让老板满意。比如你自己定位是做战略研究的,但你偏偏在协调管理方面让领导满意,这也不算通过检验;


第三,让老板满意是让自己愉悦的物质基础,如果老板不满意你可能失业,正如客户不满意你的企业可能倒闭,那无论如何,不管你情怀再Bigger也无法通第一个标准的检验。


可能还存在第三个评判标准,那就是大众的评价。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研究为大众所认可,当然是好的,如果不被认可,其实也无所谓,不必媚俗。

 

这里涉及几个微妙的关系,如果老板是否满意取决于大众对你的认可怎么办?我为什么对券商研究敬而远之,部分是因为这一点,在那个岗位上你很难不媚俗,不是绝对不行,是很难。自然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自己是否愉悦取决于大众对你的认可怎么办?这只能说明你不适合做研究,适合当明星。


做研究一定要有强大的内心吗?至少我觉得是的,当然,这属于研究个人风格的问题,下面来讲这个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你自己愉悦但老板不满意怎么办?我的答案是寻找新的老板。我为何时常在各种媒体上传播我的思想,不是为了取悦大众,而是为了筛选“我的愉悦能让他满意”的潜在老板或客户。从一开始就不要有任何取悦他人的想法,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这不一定高效却一定有效,否则你可能永远无法摆脱老板满意和自己愉悦矛盾的状态。

 

我一向觉得做研究的的研究风格与做人风格应该是高度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在研究中愉悦。


人就是人,终归尘土,何事不幻电,何人不泡影,无非移步换景。研究就是研究,自得其乐,何论务虚实,何论有无用,无非管窥一斑。做纯粹的人和纯粹的研究


人生的乐趣就是各种经历,研究也是一种经历,你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和选择旅行的目的地和路线没啥本质的区别,高兴就好,千万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是我说第一条标准。“自娱自乐,好在无伤大雅”说的是你自己研究自己的,科学、系统、优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是对研究付出最好的回报,乐趣在过程中已经兑现,如果有人愿意付工资给你,然后你还能自己享受研究的乐趣,那就是极大的造化了。不要想着去反驳别人、逼着别人接纳,也别对影响力抱有过高的期望(降低期望是保持愉悦的秘诀);“后知后觉,但求努力赶上”其实是把身段放低,让那些喜欢辩论的人不要找上我,我会主动去汲取新营养,争取让自己的研究更具包容性。


第三部分:研究修养

 

这一点似乎相当奇怪,一般来说研究者难道不应该捍卫自己的观点吗?为捍卫真理而奋斗?甚至去当真理警察?谈到这里就涉及了问题的核心。关于做人,我说过


人生一世,最紧要是有平常心,自信心和同理心。平常心因为我们懂欲速则不达,自信心因为我们懂三千弱水我取一瓢,同理心因为我们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也总结过所谓的研究观“承认世界的多样性以及事物的多面性,君子和而不同;承认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可知性,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承认人的渺小,要明白通过分析所得的世界仅仅是真实世界管窥一斑”。人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和我们所研究的这个世界是同一个世界。

 

我认为无论是我们个人还是我们的研究,对于这个世界都是很渺小的。世界很大,不是说不可知,是说它的复杂和广袤超出我们的想象,要敬畏;我们很小,不是妄自菲薄,是说当我们把力所能及的一点点力量贡献出来时就可以心安理得了。既然这样,我很怀疑这世界上是否存在可被人们所掌握的真理,也怀疑那些看起来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是否必要。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是虚假的,但是,那些指出其虚假一面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的。一件事情有争议,十之四五是利益作祟,十之三四是价值观差异,仅有十之一二是对事情本身真相的追求。要把握那十之一二的真理,非得具备顶尖的智慧不可。我自问做不到,大部分情况下弃圣绝智难得糊涂。

 

那么,我们做研究的意义何在呢?对我个人而言,有一条很重要的认识——企业研究的目的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供启发。记住,研究者不是决策者,是决策支持者。再高明的研究建议也只能是决策参考而非决策本身。如果你的决策建议被采纳,那恭喜你中奖了,如果不被采纳,也没关系,因为它有可能已经给决策者以启发。这不是研究者能够控制的,决策结果大都依赖于决策者个人的成长背景、风险偏好、决策风格等等非理性因素。甚至可以说,被采纳是偶然的,不被采纳是必然的。如果你对存在感的要求太强,可能不适合做研究,适合做管理。我其实很讨厌那些为了被采纳而一味迎合的研究建议,因为它太符合决策者的味道了,以至于没有启发意义——那被采纳的东西,真的能算是你的研究成果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容忍别人也给决策者以启发呢?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事物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但你何知这并非事物的本相?你阐述你的研究逻辑就好,千万不要通过攻击别人来反证你自己的高明。甚至于,我们做研究的要尤其注意从意见相左者汲取其合理因素、找到共同立场,而千万不要急着去反对,尤其是没有任何细节的反对和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反对。有细节的反对可以接受却并没必要急着回应,因为它存在启发的可能。


建设性,和启发是同一个意义,也同样容易被忽略。很有一些人,只破坏,不建设,谈起弊病头头是道并以此作为推脱工作的接口,不善于开展实际工作却善于否定别人的意见,把自己打扮成洞若观火的智者、怀才不遇的才子和忍辱负重的义士。一些问题,也许本就并不存在一个天才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但这并不等于问题不能得到改善。如果能够改善0.1%,这就是建设性和启发,但如果拿99.9%来不屑于那0.1%,宁愿停留在0%,却无异于害群之马的行径了。

 

最后,在坚持研究定位、形成研究风格、获得个人愉悦的同时别忘了不断提醒自己,研究的竞争力来自何处?对我而言,本质上,我觉得竞争力来自于我相对恬淡的心境。我认为研究就是寻求能部分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相,而人的内心就仿佛是一面镜子,如果这面镜子能够保持平滑,就能把远方的真相反映得清晰些,如果这面镜子总是波澜起伏,就会丧失反映真相的能力。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主动拒绝一些外部噪音,保持内心的淡定超然,既提升能力,又修炼人生。研究确实可以是一辈子的职业,我觉得挺幸运的

 

坚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人生定位,不符合这个定位的都要抛弃,敢于抛弃,毫不犹豫,毫不妥协!




附 : 读书,写作与思考漫谈




“读书不能代替思考,思考不能代替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述而不作则古,作而不述则浮”。读书、思考和写作,在我看来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系统,如果能够建立起良性循环,你会发现三方面都会得到提升,相得益彰。

 

先说读书和思考的关系


如果只读书不思考,就会陷入知识的海洋不能自拔,看的书虽多但都是杂音,无法形成主旋律。外面讨论什么热闹就跟上去读,结果发现疲于奔命,所得寥寥,反而更迷惘。如果只思考不读书,就会陷入自我放大的畸形,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道理,实则一直在较低的层次或较窄的范畴打转,无法成长。“殆”是比“罔”更严重的后果。做研究的人如果不读书,活在自己的体系里,是很要命的,不过这一点你想必已经克服了。 

 

再说思考和写作的关系


“述而不作”的意思是说,我只记录、阐述古之圣贤的经典,自己去创作是不会的。原意且不探讨,读书而引发思考,我这里比作“述”,自己写文章,我这里比作“作”。如果不自己写东西,你即使读书时有很多观点出来也很难形成系统思考,不系统的就是散点状的,这些散点都是围绕你书分布的,是人家的不是你的,所以我说述而不作则古。也就是建议通过写作来梳理平时阅读形成的观点,逐渐地将书中的启发纳入到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大部分时候,脑袋里觉得很高明的东西,写起来不是那么回事,难以自圆其说,就会逼着你去整合其他的观点。这里的写,其实也包括写PPT。PPT和Word不重要,但都要求内容符合形式逻辑,在写的过程中都会发现仅仅思考所不能发现的问题。作而不述则浮,意思是说如果你不间断地写东西却不去读书和思考,就会发现你成了PPT机器,你的内涵都被掏空了,因为没有输入,写来写去拼的多是文字功夫,这就不是做研究的路子了。

 

 

那么,读书和写作是什么关系呢?


写作过程中会逼着你去读书,这也就解决了学而不思无法形成主旋律的问题。我很多书都是这么读的。有些书本身就与写作/研究主题相关,买来一看能够迅速定位到你所关注的章节,有些书经典的,大家都说好的,我也买,买了之后是通读,比较重视看目录和前言或推荐序,标准是,当我在写作中遇到问题时,我大致知道哪本书涉及过这个主题。


反过来,有时读书的过程中会启发你明确一些新的研究主题,这个主题不等于这本书的主题,而是处于你的经验和这本书的交叉地带,或者你觉得这书言有未尽之处的。读书有助于你了解外界关注点在哪里,从而便于你设计研究议题,但就我的经验而言,完全因读书而起的写作或研究是很少很少的。

 

上面的“读书”一词,是泛指,包括论文、研究报告、评论性文章等等。欧美很多作者,尤其是教授们,通常写书都是基于一篇经典的文章,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把文章找来读读就大抵把握了主旨。对于喜欢的作者,我也会注意跟踪它的研究进展,通常以论文形式。读书还有一个技巧,就是注重看引文。好的文章或书籍,通常引用的参考文献也是好的,按图索骥事半功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