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妈妈,但我也需要成长|正安

 为什么73 2016-06-01

>>>>

触疗愈的触碰是母亲的触碰

触疗愈疗法的创始人—马尔科姆瑞奇说:你孩子的未来在你的手中。他形容触疗愈的触碰是母亲的触摸。他说:当你获得邀请,得到允许,带着爱去触碰的时候,改变就会发生。


母亲是天生的疗愈者,父母和孩子也有着天生的同频共振。孩子又是天生的疗愈天使,他们与生俱来通透的感知力和表达方式总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启发。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只有“爱的流动”才能让爱复苏。我们在孩提时所遭受的创伤,往往会启用“看不见”、“听不见”的新机制进行自我保护,这是人类打入潜意识冰封成“内在小孩”的自动化反应。作为父母我要让自己的孩子是那个幸运的小孩,那个身边有爱的小孩,这个小孩的生命可以与母亲的生命在困难时重新连接。


让我们一起走进触疗愈,学会在恰当的时候给自己,给我们的孩子需要的爱,带着尊重的爱,这样的爱可以化解冰冻、疗愈伤痛、重建心灵。




下面这篇文章,有关尊重和成长,有关母爱,在此和大家分享。


本文选自:“养育孩子,成长、疗愈自己——开心,两个孩子母亲的分享”



三岁半女儿带给我的成长

女儿三年半的成长中,经历的不同的“敏感期”(例如:吃手、空间、关系、语言、完美、执拗……)和心灵成长,让我真切体验到一个人性格形成的背后原因。同时也让我更多认识、理解和接纳自己,比如,父母曾经施加于我的控制,我因为了解,就会放下对孩子的控制,让她自由成长,没有成绩的压力、没有才艺的压力、没有“听我话”的压力,让她快乐的玩耍和探索,看到孩子生动鲜活的生命,自己也被疗愈。


第二个孩子的到来:更深一步的拓展了我对生命的认知,精神分析学认为:“了解人性最好的学习,就是带着觉知去观赏一个婴孩的成长”。的确,第二个孩子,从怀孕到出生后的每一天,生命都有新的变化,我学习和体验到许多婴孩身上全然的觉知能力,他不靠头脑,仅靠感觉就知道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比如:在婴孩熟睡状态,把他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会很快醒来。看到婴孩对自己情绪表达的通透,因此,他们的身体是柔软的。婴儿在与人建立联结和沟通时,会有全然的开放、接纳和专注力,这是多么纯粹的沟通能力,作为成人的我多么需要学习。


这些体验让我明白了《圣经》上的一句话:要向孩子学习,天国是他们的。确实,许多心理学大师认为:孩子是唤回人类原生意识能量的老师


同时我正在面临两个孩子在一个家庭中的“竞争”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从而理解家庭成员的不同排序对人的影响。

例如:大女儿会因为老二的到来,而面临人生重大的“竞争”关系,她会从“我不再是父母的中心”的感觉中体验到深深的挫败感、被冷落感等负面情绪。老二会因为生存本能要求获得全然的关注......这时怎么办呢?



这对父母,尤其是母亲提出了挑战,处理不好,两个孩子有可能会有焦虑感、抓狂(自我攻击)、入侵者(相互攻击)、讨好父母、用“坏行为”获得关注等。孩子不靠逻辑(父母讲道理),而靠“行为语言”来处理关系,获得体验。要求父母全然尊重,关注他们的体验,当他们各自获得足够良好的关注时,他们生命就生出了:“和谐”——和谐的自我相处,和谐的与别人相处。这些问题的面对,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同时,我不苛求自己的完美,让我们一起学习成为足够好的妈妈。


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你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有能力,孩子自然会模仿你。成为母亲,养育孩子,让我们彼此滋养、成长。


图文来源:正安文化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