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发动作都不会,你只配在游泳池丢脸!

 成功属于俊 2016-06-01

有些小伙伴在游泳时
总觉得一个人游的不是很爽
于是左右观望寻找和自已一样的人
经过一番搜索终于锁定目标
双方快速达成共识
比赛也似乎成了无法逃脱的命运
然而最后却是你惨败收场
真是大写的尴尬
虽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但是这句话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谁输谁知道
想过没有为什么和你实力相当的人
游起来却比你快
答案可能就在出发的那一瞬间
在分秒必争的游泳比赛中
学会出发技巧是重中之重
出发台出发技术一般划分为预备姿势、起跳、腾空和入水、滑行和开始游泳四个阶段。从方式上来看可以划分为抓台式出发技术和摆臂式出发技术,今天我们重点讲一下抓台式出发技术的四个阶段。
预备姿势
 
站在出发台上,两脚分开与髋同宽,脚趾扣住出发台的前沿,膝关节屈成130°-150°角,上体前驱,胸部贴近大腿,臀部抬高,体重均衡落地在两前脚掌上;两臂放松伸直,两手抓住出发台面前沿;颈部自然放松,眼看下方水面。
预备姿势时的两脚分开,可以使登台动作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垂直作用于骨盆,有效地推动身体蹬离台面。双脚不宜并得太紧,也不宜分得太开,否则,蹬台动作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将出现侧向分量,影响向前蹬跳的速度。
起跳
 
起跳是出发的关键环节,应当做得快而有力。抓台式出发起跳时两臂的快速提拉是引起身体前倒、重心迁移的直接原因。
确定出发时,两臂屈肘向上提拉,上体贴紧大腿,身体重心迅速迁移使重心垂线超出台面,膝关节进一步弯曲约成90°角,自我感觉就像是要栽到水里一样。紧接着,两手松开,略抬头,两臂迅速向前摆动,两脚用力蹬伸,身体迅速展开。在蹬离台面的一瞬间,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完全伸直,腿与水平面构成15°-20°的起跳角。
腾空和入水
展体式
 
两脚蹬离出发台后,身体伸展,两脚并拢,两臂前摆至前下方时制动,身体保持一定紧张度。由于起跳时身体重心位于台面对身体反作用力的作用线的下方,这就形成了一个转轨,使身体在腾空后沿抛物线运动的过程中绕髋部的横轴前翻,上体向下倾斜,两腿继续上摆,由头高于脚的姿势翻成头低于脚的姿势。随后,两臂充分伸直并拢,头稍低夹在两臂之间,身体按手指、臂、头、躯干、腿的顺序插入水中,入水角(入水时身体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20°。
洞式
 
洞式入水技术的特点是起跳角较大,为35°-40°;腾空较高,腾空至最高点时收腹、提臀、折体;身体腾空至最高点时手臂即指向前下方入水点;入水时身体迅速依次展开,两手上下重叠,头夹于两臂之间,手、头、躯干和腿依次从水面同一位置像钻洞一样插入水中,入水角为30°-40°;入水后身体略成反弓形向前上方滑行,注意用手臂控制滑行的深度,避免入水过深的错误。由于技术复杂,初学者不宜联系,也不宜在游泳池浅水区练习。)
滑行和开始游泳
 
入水后,身体应保持适度紧张成流线型姿势,利用起跳所获得的速度在水中向前滑行,注意用手臂和头控制滑行的深度与方向。一旦入水过深,则手臂应适当上翘并略抬头,以使滑行路线接近水面。
 
当滑行速度略降低接近正常游速时,即开始衔接正常游泳动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